Originally posted by DDS at 2005-3-3 21:25:3 v9 n1 i! O2 r! }
小弟在憲令部時常聽參謀們老是抱怨
% L/ R; D' M9 G& q三字開頭的營比較爛
6 w9 E: I: n: ^# E# E' M因為三字開頭的營是由傘兵轉憲兵的
) h/ w6 G2 m) _. f. |% l$ {不是正統憲兵(各位大大別生氣 我只是把當年聽到的話倒帶重播而已)/ z7 u4 H! H9 T; K: [
原本解嚴前憲兵只有兩萬人% j( h$ | D! B. X* C
為了應付解嚴後可能發生的社會突發事件
! t5 O6 s5 c6 M3 A: a" u" Y憲兵突然擴編到三萬八千人
% S8 j# o& h& @2 Y z( I* c9 L就是把一些空特改編為憲兵( b' M2 d! d; _; ~
(至於三字頭的營真的都是空特的轉來的嗎?小弟也沒有再考證): e" r( z* t4 ^% W4 F& g; W
當然這些營本來也有空特的優良傳統4 N. |# @: B7 f3 A; h( y
突然被轉編為憲兵
5 m9 }2 l- P/ p {當然會適應不良
; u4 Q3 ?/ K7 P6 J' T! M因為我退伍後在社會上也愈過傘兵入伍憲兵退伍的學長! c+ R$ m; H: B" ]: ^4 A
可以感到他還是比較以當傘兵為榮
$ N% U7 S+ b( V6 W1 K: K現在小弟比較好奇的是
, t# V+ \3 _" a; J6 v那三字頭的營和兩字頭的營, @3 w1 k* \4 x& S1 [% x% _
在軍風上真的有所不同嗎?
7 H7 J3 V7 s5 ?+ I嗯~這樣的說法並非空穴來風,小弟也是轉述一些說法,希望來此的友軍弟兄不要介意。當時實施靖安專案時確實來自憲兵系統的抵制,因為不光僅是部隊轉編而已,所有的軍、士官幹部僅接受短期訓,一夜之間改穿憲兵服。. j0 ~# i/ X- W! {7 P4 U
1 Y% ]/ T# C$ w7 `, q, p78年直潭連案時,當時的中國時報就有把憲兵關於這方面的沿革簡單的說明了一下..說明當時傘轉憲被抵制的情形。. p" F" h$ j2 S- o( }& R6 X
以今天來看:3開頭營和2開頭營軍風當然不會有不同!但在那時專案起始,兩大系統的軍風當然明顯不同,而且相互較勁!!# @% B& r, ` J7 x
而今日,別說一般義務憲兵了,就連職業憲兵軍官如不對憲兵歷史沿革有興趣者,根本不會知道有這樣的脈落可循~
% }% \$ n W0 T( S& W+ N4 n9 z7 h2 _% c/ B+ M+ l* k# R$ O2 D+ x& |
而3開頭營並非全係特戰改編,如333當時是因332踢華統而新成編;69年3月靖安二號只整編至3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