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文章是偶然在網路上找到的, 也經原作者同意轉貼。小弟依編年史排列文章, 若有錯誤還請指正。
4 {5 z2 z! L3 W1 ?5 w1 P! V% H% |9 q, K4 i
0 Q( J9 N) J$ |4 E1936∼1939年: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
7 T; s5 N% L- ~& [) H3 h
" g& P! o: j0 u8 }5 D原本的規劃單位, 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衛生部。位於教育部現址的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09-1939)所轄之衛生部為了擴充研究設施, 在士林找了這塊地增設新據點。但是完工同時中央研究所卻遭裁撤。
+ Y/ }" S8 O. Y7 M5 ~! n4 C) i. {4 y% K3 G' d

# P; T8 p. Y2 \( h4 h2 G' e' t; K; j8 y u8 j
位於教育部現址的總督府中央研究所(1911年攝影), 北側廂房曾在1945年5月31日的台北大空襲受損過, 正面本館建築於1968年拆除改成今日模樣,兩側廂房則於1988年拆除改建為中央聯合辦公大樓。3 V2 z" G. L- \( n4 K( f
! ^. `% Y6 J0 Z! K4 f* K
' S: I8 f4 n9 U( I, s7 A
/ ~/ @6 t' ^ W
! W9 L9 J* w" j1 a! ]
- Y) v4 `* I/ u1939∼1945年:台北帝國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 M* H* P8 x% T: ~6 Z
7 d3 b9 X, G* I/ \; y5 b士林這裡蓋好的同時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遭裁撤, 於是該單位改隸台北帝國大學(今台大), 名稱也改為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 D% L! w5 E' T7 l& b- W8 x1 s( b# v
3 g2 O5 `% \" @! v- H3 ?0 E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為原網站轉貼】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T0 ?! Y7 Z- [& W3 I1 M
9 P9 K$ s- B9 c$ v
+ ^- x5 T) [) ?/ _) i
' q5 E3 z+ W8 q, e1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位於台北州七星郡士林街福德洋山子腳,土地面積有5,750坪,建築群包括本館、培養基室、小動物舍、馬廄、糧庫、採血作業室及瓦斯發生室等,新建工程是由總督官房營繕課負責設計與監造,於1936年11月27日動工興建,至1939年4年4月15日竣工啟用,主要工程分別由中村孝三開設的中村工務店和陳來成承攬,另外還有高進商會承包電氣工程、金吉商會承包水道工程、共益社承包冷凍設備工程,瓦斯設備則由東亞商工承攬安裝。/ a, g$ c6 K! s
9 h) v! A2 k. i' ?; s
熱帶醫學研究所前身為台灣總督府研究所衛生部,台灣總督府研究所成立於1909年4月1日,掌理殖產及衛生上的研究、調查及試驗等相關事宜,首任所長是由台灣醫學校校長高木友枝兼任,下轄化學及衛生學等2部,衛生學部有下列幾個主要研究方向:1.細菌學及原生動物學;2.傳染病的病原、病理、預防法及治療法;3.熱帶地區衛生;4.藥物學及毒物學;5.家畜傳染病及殖產上之細菌;6.水質細菌學;7.其他衛生相關研究。
$ V1 D$ l, U4 H' W0 Z* X$ k" D6 G6 u% u% Y6 ~+ T
而後為了整合全台灣各研究機構,俾利統一運用研究資源,台灣總督府研究所於1921年8月2日擴大編制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首任所長由總督府總務長官賀來佐賀太郎兼任,下轄農業部、林業部、工業部、衛生部及庶務課。衛生部的研究方向有:1.細菌學及原生動物學;2.傳染病、寄生蟲病的病原、病理、預防法及治療法;3.熱帶地區衛生;4.實驗病理學;5.衛生化學;6.血清、痘苗及細菌學預防治療品之製造;7.醫療用品之檢查;8.其他衛生相關研究。
, H. w; x3 y6 Y. s" z* G
j% H- {& c# m z, d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於1939年4月裁撤,原中央研究所衛生部改制為熱帶醫學研究所,附設於台北帝國大學之下,專門從事熱帶之醫學、藥事及衛生之研究、調查、試驗、分析、鑑定及檢定,並舉辦講習、談話及實地指導。熱帶醫學研究所另設有士林支所、台中支所及台南支所,士林支所專攻細菌學的預防治療品等之研究、調查或試驗結果的物料之製造及配付相關事務,至於台中及台南支所則掌理醫事及藥物試驗、檢定及封緘等工作。3 Q9 f5 n/ Q( y5 r% _6 R
) G( Q! O2 _9 s. `
1 V, d8 ?5 G) L$ R: l- G* m0 f3 \6 j! R7 ^8 A

. K4 C) ], Z9 x3 M/ o9 q! s; [- o# }# b/ K$ a/ e, c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正面外觀
$ T8 D! Z9 P/ h1 E( a& G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0 B2 R: r* u# _8 v4 y; w
9 I: A, ~+ n# y( b/ m+ ]- g4 J+ M* L' i
' `4 X+ L- a. {
# b4 G0 a" _& _. `) g
0 d- x/ y K, w
( [# _7 I& h+ u5 ]! Z4 S* b' b0 n2 s! M8 O* n+ d X3 m' X" k
由山坡上俯瞰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N) ~5 T: u7 ~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6 i: }/ h+ o- c( }+ [+ k7 T1 s" l9 ~9 p/ Q( i( ]
1 F4 K/ Q p, J. Y* u) [
. w0 k! W: [1 Q* U; ]3 |0 W
9 k4 @8 D( l, A/ Y8 C
& V$ U3 K9 E' f' T) o6 c
9 o8 ?% n: p9 H6 h% U/ s) C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2樓的ヂフテリー(diphtheria,白喉)第一室內部
/ t% v, q- |2 j& I* A4 r: J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j0 j, j/ n; S3 O ?& |$ i- \5 `
4 L0 m5 {) m- t* K/ @; q! B* O
' ]8 Q7 y* p6 q( z' L: C4 ]+ d2 a8 y9 P- N0 u# C, t4 V
) b7 ~8 J7 O! @6 R5 W- @
1 n% R+ t% B+ ?) E0 n, x3 A7 X
+ L ?* E5 a/ y4 A1 R) ^ z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1樓的蛇毒第一室內部7 L$ ?: V# B% [+ W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4 D1 k0 b5 b! a7 t; @' S
9 j5 o8 s+ Y3 t( f o% _9 ^
) c0 Q+ ?* ?$ L3 |7 h8 h% [9 ^; W" l
& X) X) U2 |+ O. d# _( O7 R; E) o( \/ E" A7 |- A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內配置有事務室、圖書室、應接室(會客室)、技師室、技手室、宿直室(值班室)、機械室、冷藏室、リフト室(升降室)、暗室、毒蛇第一及第二室、破傷風第一及第二室、乾燥血清室、フランキ室(孵卵機室)、培養基室、ヂフテリー(白喉)第一、第二、第三室、流腦第一及第二室、チブス(typhus,斑疹傷寒)室、培養室準備室、溶媒精製室、天秤室兼分析室、アンプール室(注射劑室)、包裝室等。
1 C4 o! Y: d5 Y2 D5 U: ?& X: X+ v! H% f
, Q' t- m5 t6 I0 x ~$ W
) t! f1 v: E- f4 G 9 H0 G0 s. A. I0 ~. s5 Z! P5 L- O
$ f/ a: ?: w# s/ c: e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1樓平面圖- K: D" n$ y$ D5 f, G; n7 W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E: D) L* C; ~5 \1 {' ?
2 Q' i; r+ H# U% o$ \2 }, C6 }. y: A
" N2 {/ Z! w f5 r
* X$ v3 B/ x e; B. s
Q! K* K0 `6 f2 r5 a+ D
& v; P5 U0 r, w- a7 k
; [6 I+ U* j: U& X e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本館2樓平面圖8 d* f0 P1 Z, z7 Z5 o4 V) U' Q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n r& [$ g% f$ w d) q4 d, a* ^
: ]3 X" o' Q# h
1 ^; N2 _/ n3 W+ s* G. \: L* {% e( C! m
4 w7 `8 H z6 | B) m% J
6 ]0 w i: M. q/ A! Z
" e1 R3 T, w4 ^' u% G5 ^
. |; t, G& ?) t p5 [0 Z
; N4 a9 ]; `2 {! ]- t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全區配置圖 L% g+ a0 U* g7 `, U$ a
(圖片來源:台灣建築會誌 第11輯 第3號,1939年)
+ W/ a% a- f q1 o" z) D, R# N1 y, b6 E7 c s9 z
* `8 _% \7 o9 A* F! b/ ^
: I6 D# S7 r1 w+ g! k
7 T+ R+ h8 U/ K( t) y5 s! m% \$ M 3 z/ k7 O' r( K9 x( I% p
) i; X6 R, o0 I9 ~/ \9 u( D+ b
Google Earth 衛星圖,原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的建築只剩本館沒變* w! F; v6 D) `& e& Z1 o# w; o
" s) F* C# H; Z' W X, u" u& R7 Z/ Q, I0 E
9 n9 Y) y/ K) x n5 y" L8 L6 B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熱帶醫學研究所隨台北帝國大學改隸屬於台灣大學,士林支所仍繼續從事於血清疫苗之研究,及生產台灣所需之疫苗。但是在1949年國民黨軍敗逃到台灣後,蔣介石看上隔壁農業研究所士林園藝試驗支所環境清幽,後有劍潭山做為屏障,便強佔該處為住所,連帶周圍地區多處被劃為軍區,軍方硬把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趕走,該處從此成為憲兵營區,改稱梅莊,負責保護蔣介石住所的警衛工作。直到近年台灣精簡兵力,憲兵營才搬離梅莊,已重新裝修規劃為參謀總長官舍之用。% l3 S$ Z3 p# y$ E }2 o
. `! M$ X5 F9 s: t
+ x+ h- ~2 x! x; P! ?" J) G; e- D p; v' U( k/ o/ p1 U
" w. P4 |; e5 r" d7 E# f3 b$ `
! l* Q3 i7 j4 V0 ^+ g
8 B) A5 W5 t! R* D: w& ~5 Z
: b, |. b0 _2 Y( m

% [9 q5 I3 T' A' I
, ~3 G# m! x4 m2 e, c8 ?! d
; U: T h1 R7 t9 x, [
" E0 _0 G% y! G* M% j9 N
( l' E' K; ]1 m( M2 E8 d! q" z/ |# n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大門外觀現況
6 J& [6 q6 X: i- f, d
$ H* e ~0 z, Y; V. n: Z/ T' V
9 s( q2 H7 D6 n, n6 A8 f M4 C轉貼自林小昇之米克斯拼盤1 A; m) Y1 ]( E; `
. X' G9 g& D$ u% z1 @: E5 L3 e0 y% {! d$ O7 \5 s0 f0 n
! ]$ ` z, B* D& E6 {! E, ]5 ~0 \+ S- a
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為原網站之原文轉貼, 以下為老潘的口述歷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 r6 U) ~4 I7 F0 y. U7 I2 }
- X$ J) V4 K" A3 r# y, L# V' D+ O0 n
% t$ ]) K" A6 i8 q. \* Q
% @2 h3 J; v/ A5 u- K9 _* w3 P
1945∼1956年:國立台灣大學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
4 E9 [2 v8 i+ b# j: W, i
, Y( B( U( n2 U6 ~3 s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熱帶醫學研究所隨台北帝國大學改隸屬於台灣大學,士林支所仍繼續從事於血清疫苗之研究,及生產台灣所需之疫苗。
0 `+ J7 g0 d, Z; C7 C S7 X5 C! r/ g$ U& d
( F. L4 E- ?4 c- G% _1 {+ g. K5 W4 y8 w4 N
/ {* F% |/ p4 \# h1 W6 z3 b; a
. @5 V- h4 n8 [* D1956∼1958年:台北衛戍司令部裝甲汽車排
8 {8 o5 {* J+ ^1 H! G- t4 y, s9 z' v7 S" y
「梅莊」在戰後移交後屬於台大的校地(檔案上是寫「台灣大學士林校區」),1956年9月,國防部向台大租借,作為「台北衛戍司令部裝甲汽車排」駐地,營舍經整建後,約於1957年開始進駐使用。
% B3 @1 m7 s- | E+ M. l2 Z ^7 _; b8 Z4 ]
8 u/ t# X ]4 S6 b; ^1 u: y5 S7 f
- ^- {9 }0 ]) t
+ w* q" H ~% q6 q) S4 e6 f( P& \- S3 V% _& _ I+ K4 L
1958∼1968年:憲兵裝甲車隊
' p2 U: ?7 z5 ^1 N# q- g: o$ H
7 {; `$ D8 c- G0 _5 Z l+ F1958年7月改隸「憲兵司令部直屬裝甲汽車排」。翌年,再改編為「憲兵裝甲車隊」,從此梅莊一直和憲兵脫不了關係。
) O, | B/ H$ f0 J5 N$ @) ~ z" P% O- K) y8 C4 ?, ]
; ^( y" r5 o5 F6 v
1 a9 q9 d6 R) V$ O S
' e/ o- ?$ I$ X. U: E7 v$ ?) [+ ? n- a6 f: O0 F: e) ~
1968∼1970年:福山警備區士林機動部隊* K& g5 b3 W+ T
5 R$ p2 P- ^0 U) A4 _. l; K, e- C1968年裝甲車隊撤銷,並同時成立福山警備區,擴編三個憲兵營,其中一個營部要帶一個連常駐梅莊為士林機動部隊,接受侍衛室命令,以支援福山地區各駐地據點突發狀況。
5 y: i0 Z2 E4 c) T+ j8 q
) n3 Z+ o' [' x7 x7 y0 j& Z5 G0 o/ U9 z; `7 B: X
3 ?3 z1 v/ F1 w4 ?7 z: U3 v/ T( Y4 Y- [
3 J3 \: C7 }. j- w7 S, f
1970∼1982年:201指揮部
9 X: E) \! O7 P' o5 x1 |9 Z5 A/ r
[9 E( E! C" R) M4 A5 w- n1970年成立201指揮部後,梅莊就一直是201指揮部所在地兼201整訓基地,四個營常保一個營進梅莊整訓。201的禁閉室也設在這裡。201指揮部一直到1982年才遷出梅莊。
+ J5 H/ `) j' M) d) F8 `0 D) r7 [3 u' E8 M& j
% ]5 p2 j* ]9 ?& K
0 G8 U: `. A2 n6 T* t; x
1 k& |% o5 ?9 F0 ]8 W( |1982∼1986年:士林憲兵隊
& K; y' o. n* }: q: S2 ~- f) D6 @5 ^& M( _, @: R+ s# T& H) Q0 V
1982~1986年間,舊士林憲兵隊文林路舊址移交省府(已改建為銀行),士林憲兵隊福林路新址施工期間,以梅莊暫代士林憲兵隊,直至新址完工啟用進駐。/ c+ E9 P8 r+ A
2 t5 }5 ^) s! z) p# G0 z I, \7 @
1 E/ Q* M5 @2 R2 {" _. { L
% }% ?' N! K- t3 R6 b& T. m6 J9 \, G. h" j1 Z2 ?
) |2 |4 ^* U F
1986∼1996年:梅莊憲兵營
! v; n+ m8 n, i' _2 H' a& o( k) f% d1 U5 h. H
由201所屬之憲兵營進駐於此, 負責聯合警衛勤務。! D' X2 t- V0 u" o
6 U# C' M( a+ @) ~& C' Q! f" ?" g$ o, c# y) v, A5 X$ l/ G
4 z+ ?" a. Z1 }8 z; m6 w
+ S% t6 T6 q, w3 Q: {. `2005∼:憲兵228砲兵營
4 V1 n; [8 A2 V7 k
+ o* |6 s& |! ^1 J
3 d* \- K7 c: @而梅莊目前仍是軍事用地,新成立的憲兵228砲兵營帶營部連加一個憲砲連就駐在梅莊。
5 g& ]; v! |5 x$ c/ L+ w5 |3 V9 ?, B. P4 C
& {: n. @/ h L7 L+ N! I
% [/ s0 |0 U4 h' M下面三張照片背景就是熱帶醫學研究所室林支所主建築, 已經有70年以上的歷史了。 T8 Q/ c7 k0 V
5 i/ X+ I( a4 i3 N8 Z" @) J) F

* a" _. U3 X/ V. V1 y9 k3 _: x$ G# h& {6 X% [! B" Z; E

$ Z' _! s7 j, R
7 E2 X1 y& p; q: M. Z0 s$ v7 \1 w ! |3 P7 W# i0 v! @, y5 j o5 D
8 c; O. O5 C- A1 f8 F* W/ B/ k
# R( p+ o% ?& ]7 Q6 b
# C& H/ h( j6 n7 p- I. a. n$ B4 z# b+ B( w( l8 ]
梅莊營區其他照片。
+ r3 m0 a% p0 h, Q. g# U5 l8 S$ f: B2 W5 }3 e7 |' m
$ H- f' i9 |6 u6 v; L
# V( q" i+ p& V: D r% q- W9 T# A9 v# v+ S# i
4 Y# y$ Q/ `& C4 ]9 `
& N% u; C9 m3 v4 a- N$ N; h& V6 t8 |
以上照片出自憲兵砲兵營堅守崗位 讓國人安心過年
+ Y2 `+ g l" x6 O
& a9 G3 I b+ @9 [[ 本帖最後由 DDS 於 2015-10-22 22:4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