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中華民國國軍部隊番號級部隊臂章簡介-陸軍篇

[複製連結]
老潘 發表於 2007-7-6 22:46: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頭擊大教官 發表:
5 e/ L' _$ V* g* u4 `....而該師所屬三個旅也與有榮焉,分別用『喜峰』,『古北』來命名,另一個忘了名字了,不知有誰知道?..
0 @- d+ x! {+ y3 ?# s
報告教官,小弟的疑問很大一個呦~~~:- `  b+ J) s! C: h/ f
師直屬旅時代,應沒有旅代號有別於師代號的情形? 師屬旅名稱就是部隊名了。會有旅代號出來是當時精實案生效時,全台新生十四個聯兵旅,也就是從原步兵師生成的機動打擊旅,才有獨立的部隊名。200R會用古北,是因為其34長城師指揮機構還在! 298R會用埔傳,因為當時33埔光師指揮機構還在,其他的,26虎嘯師指揮機構也還在,當然不能用,所以就變成虎翼R與勇虎R,還有很多很多,(族繁不及備載)。  沒有師指揮機構的當然就能用了,如mp338學長的老東家官田203師不見了,變成了103R,理所當然就繼承了原203師所用的"實踐部隊",不需要再另取部隊名。3 R! p" j; R6 _0 t. L: l' }$ e# ]
小弟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識別證",師屬旅的識別證上面的代號都是師代號,印像中沒有再為師所轄的旅部再做一款識別證(代號)的情形。% @, V& p5 q- |1 S$ v
原帖由 攝像師夏卡 發表:3 ^1 X. S( r9 H- g
......猛然想到一點。既然單位徽章掛於左手臂。那階級呢?( b9 C1 \- |/ n( w5 L: w
尤其當年士官與士兵都是手臂階級章。那該如何佩掛?配在右手嗎?

8 I# ?& _- C$ O+ V( Z( H) X夏卡攝錄師 :2 ?: g, d; D7 n+ D
教官不在,助教服其勞~~。4 A! B% ~8 }- z2 ^3 R2 j- n. j8 p

) x% ^1 ~) F, s" f: q因為部隊團體章取消了。   民國58年8月1日起,士官兵階級臂章改置左臂;一同施行者尚有:軍校生之"軍校/學生章"同年10月1日改置左衣領,學生年級章改配左臂。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7-7-7 14:58:0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老潘 於 2007-7-6 22:46 發表  J% Y6 K8 b( G$ j. c

& n* a  ^0 h1 s, J報告教官,小弟的疑問很大一個呦~~~:
9 T5 J* c8 N$ \$ b師直屬旅時代,應沒有旅代號有別於師代號的情形? 師屬旅名稱就是部隊名了。會有旅代號出來是當時精實案生效時,全台新生十四個聯兵旅,也就是從原步兵師生成的機動打擊旅,才有獨立的部隊名。200R會用古北,是因為其34長城師指揮機構還在! 298R會用埔傳,因為當時33埔光師指揮機構還在,其他的,26虎嘯師指揮機構也還在,當然不能用,所以就變成虎翼R與勇虎R,還有很多很多,(族繁不及備載)。  沒有師指揮機構的當然就能用了,如mp338學長的老東家官田203師不見了,變成了103R,理所當然就繼承了原203師所用的"實踐部隊",不需要再另取部隊名。小弟會有這個疑問是因為"識別證",師屬旅的識別證上面的代號都是師代號,印像中沒有再為師所轄的旅部再做一款識別證(代號)的情形。 ...

8 _* p! u$ E2 G, w! f2 k8 _報告那個潘總耶~ . F1 p+ I1 S4 a2 S& b1 M2 X
您說的沒有錯,確實是如此,因為我少打了幾個字,所以我已經補上了,並用紅字圈起來了,
7 J0 a1 R7 [5 y; t5 V% {4 ]- S陸軍的師代號都有一個固定代號,至於旅並不是沒有部隊代號,事實上是有的,只是獲得"旅代號"並不容易。 0 @" e) k" G; r8 E* g
"旅代號"是要有特殊戰功,由上頭首肯的,必須報請層峰核準以『獲得勝利之陣地名賜頒各該部隊』,才會在"師"以下的部隊命名"旅"部隊代號,這是一項特殊榮譽,所以旅代號應該稱為"陣地勝利代號",與直屬的師享有同樣的榮譽地位,所以我才會寫因師的戰功,而旅也『與有榮焉』之意。
3 m6 x8 u1 x0 m  p) p; W4 U2 S就我所知國軍部隊中有兩個師所屬的旅曾獲頒"陣地名代號",34師因『長城戰役』而有了"旅代號",另有84師的『登步之役』,也獲頒"旅代號",詳情我在下帖就來說說84師『登步部隊』吧。& M% H  y( n. K* @7 ]0 z

5 j* m* M; i4 q6 o2 q& g
原帖由 sharka 於 2007-7-6 11:30 發表
! g5 q, ?! b/ V; Z, C% t報告頭擊分隊長5 p5 a% L9 J8 _& e$ U- j  E" P
看了這麼前人的沙龍照
1 `7 g' ^% s& U2 g& e9 m. a9 i6 C& B$ E猛然想到一點。既然單位徽章掛於左手臂。那階級呢?$ K: G2 h; C6 Y$ S
尤其當年士官與士兵都是手臂階級章。那該如何佩掛?配在右手嗎?

5 ?$ r% L0 N+ J9 p$ p$ d. q: H
8 M$ J6 Y* @6 J( Y( w報告那個夏卡兄,確實是如我們潘總所說滴
! \9 [, G6 W, _$ E# p) d/ i% N& w' G所以我就不要將我們潘老總的"鼓柄打斷"~~請潘老總繼續~~
/ [9 T* A* L! x1 N7 r3 J附一張『精彩』團片給我們夏`卡兄參考~~當年士官兵階級章確實是在右手臂。( X9 n, m" [* M: X
# C/ d0 z  b9 F  s" M
3 S, u, r  x6 b  r6 E% N
6 [! ~/ e0 t: }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7-7 14:59 編輯 ]
軍犬康岳 發表於 2007-7-8 01:06: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61 lswjit 的帖子

lswjit 兄所貼的34師的隊徽,小弟差點就誤認是小弟新訓中心部隊(軍魂)的隊徽了。只是不知道位何這兩個部隊都會用這麼相似的長城來當成隊徽。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7-7-8 02:31:5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軍犬康岳 於 2007-7-8 01:06 發表
9 l" v8 H- p8 i/ E, A/ S! Plswjit 兄所貼的34師的隊徽,小弟差點就誤認是小弟新訓中心部隊(軍魂)的隊徽了。只是不知道位何這兩個部隊都會用這麼相似的長城來當成隊徽。
% {+ E* Y0 P4 `) h
& [4 N1 I4 D1 B$ g3 t7 i, H4 x; B

- u. P3 m& l( ^, a& j/ n+ F  A陸軍隊徽設計都會有一個主題來代表該部的精神或傳承,57師軍魂部隊當然也不例外,34師是在長城古北口的戰役而以用『古北口』來做為隊徽的設計主題。; d, H6 p" F2 n% g& t" ~$ f* o
至於57師軍魂部隊我稍為企紹一下:
$ {! r" y3 ~5 D* u6 t  p
; P# E% U. W! b前身原為五十七師,民國十九年成軍於徐州,曾參與北伐、剿匪、抗戰、戡亂諸役,戰績彪炳。民國三十八年與五一師併編,原番號撤銷。8 e( [! p. K- t1 \3 P
迄民國四十一年卅九師與二一二師於澎湖併編,統中正指示恢復五十七師番號。
; d# N% U) K+ w" v# ^" [4 g1 O民國六十五年復改番號為二五七師。1 }" S' ^2 ?" f/ X
而57師是在戡亂時期,參與魯東孟良崗之役,與敵激戰數日,雖彈盡援絕,仍不投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故以孟良崗為隊徽設計主題,以發揚為國家犧牲奉獻之精
3 h4 @! z) U6 S2 y! C# V神。
' X) ?* ?+ N. Y' w8 J) Q* K雖然都是以『長城』為主題,34師是『古北口』,57師則是『孟良崗』,這之中是有差異的,不能搞錯。
7 _+ \3 P6 w: C' A+ V8 x) C1 ]7 u& C/ W2 s# M- \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7-8 02:34 編輯 ]
老潘 發表於 2007-7-8 20:28: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7-7-8 02:31 發表' J, o; ^9 l! i1 N0 b. Y- e
所以我就不要將我們潘老總的"鼓柄打斷"~~請潘老總繼續~~  ...

' O0 Y& w- f6 u  G  s/ s* r: O) y報告教官,我已經沒"膏"可以擠了,不過頭擊老大既然提到57軍魂師,不然我們來唱歌好不好?! ; ^: u: K. q4 ]6 K9 A/ g
" _0 _) C$ A" E; P  S% _
我只會唱海鵬部隊歌,軍魂部隊歌不會唱...
- S( n  [$ a  s  I5 X" [+ @! d, j1 I" T
從兩個師的部隊歌裡可以大致探究其光榮沿革,如在哪裡起家,打過什麼仗等~
. B6 u; c( n$ D" E$ z+ }) h+ N  @1 }- r) ]# a
[box=white], J: Z  ~' S7 e6 I+ W
軍魂部隊歌:
  A. A0 A4 \: A6 H% [! S第一段:+ g- [7 Z% s& \' k
軍魂軍魂徐州成軍,北伐抗戰威名震;
3 z6 {+ I% Q6 o7 k衛首都,戰長城,常德殲敵建奇勳,孟良谷撼日月,黃埔精神振軍魂。
0 q7 B5 k( o- o2 a1 u& n: v( C6 ?* ~+ Y$ y5 p0 }
第二段:& `  m8 v$ w3 v  Z
軍魂軍魂寶島成軍,臥薪嘗膽戰志昂;
0 `. k7 N4 G3 U1 m2 M) {紀律嚴,訓練精,指日揮戈掃赤氛,渡海峽浮沉舟,還我河山振軍魂。" P: c% L  |7 n$ p5 n! Q; D
* e  `% p& B* M7 X% @% O/ f2 l3 J
  O# z/ Z, o+ l, Y+ m
[/box]- l- \6 c$ F" U
[box=white]$ M- K" v3 g+ [2 x& H% o0 S
海鵬部隊歌:(3/4拍)' j! X! f8 y+ q3 R
第一段:0 `( c8 j3 R5 N/ e9 q  U$ w# a2 b( V
so so do so  do re me me re' s8 l. X; e6 T- G- [
巍 巍 海 鵬,  國 民  革 命  軍+ ]1 m3 A/ n$ C% B" i0 S3 R/ f
% A! Y# ^7 S% G" C) b& ~$ o
do so so   la la so me, so fa! r! H1 V1 n4 S0 `$ Q0 L6 ]
之  精 英 ,武漢建  軍, 領 袖
$ [9 |3 w4 `+ g5 R  `) h  T! h$ b* j. C0 B. f1 N+ `
me do re do do fa fa do do* d+ N6 X" Q' r
親 編 成, 躍  馬 中 原 北 伐
) \/ \6 q7 u+ N2 U+ a& `$ t' R8 X7 u
fa so la la la   si  lala  so fa
' S8 Q3 r0 e( Z5 Z( h7 l' A, o抗戰著英明,   剿 匪  戡 亂- d( o# W* H5 L; x( n% w+ }

, T9 l! W' w5 z8 R4 Bso la so  do do si la so fa do
# }9 {7 i" Q( E; R# y$ W" w匪喪 膽, 古  寧 浴血固國 疆。
* E$ Z0 F$ H  X9 E6 _& X, d: a3 V, `/ q( c7 R, j+ a
0 z8 |6 A9 ?3 n" r
第二段:; M* }. i' o) q7 U8 m$ @5 l! K
so so do so   do re me me re( F% l1 u: |  `! V/ N* @! h! \
凜凜  海  鵬,  三民  主  義  為' w! H" F1 P1 l; O
  l# v3 n  l2 q3 Q3 f
so so  la la so me  so fa me do re# X$ ~8 Q, r& j0 l" [, x, o% [
信仰,  領袖遺  訓,     記       胸膛,
0 {  c# j& k! |+ A4 U: I5 x* k; b! ]9 U# v. I
so so so so so la so so fa me re
9 n1 g! L" @6 U  `5 ^) e* A  寶  島 秣馬厲兵       反  共 為
3 b* \& ^- j% n, Q( d
$ q) b2 a3 [! m6 ^( D3 iso  re me do do, k, s9 }3 d2 R
國   前    鋒 。# u/ L, ]3 D1 r$ J3 x
! U" d+ E8 O+ }

, s  s2 b& O/ C) n" {: ~  }[/box]2 g: A7 [. `4 y/ o  T* c

4 {8 ?  T# c7 _! ~7 I. @海鵬部隊歌附錄在趙守棋 著-「海鵬憶錄」(青春出版社)。作者於民國67~69年於117師之服役經歷,涵蓋本島與外島,與幹訓班的血淚史。    當我們頭腦在回朔70年代末期憲兵部隊裡仍有打罵教育時,再看過"海鵬憶錄"後發現是小兒科而已,野戰部隊裡存在的是「毆打教育」,這種觀念的建立在於"毆打"是學習的過程,有毆打不一定學得會; 沒毆打肯定學不會,因此毆打式教育訓練變成國軍部隊的傳承之一,學長打過學弟之後,再繼續變本加厲的毆打學弟,有人問為什麼要毆打式教學,沒人知道?(只是傳承)
) o0 r" u' z, @" |! S) n- `% n8 R7 l
2 U+ ?6 ]& J' w9 |追其根源應是從大陸時期一直沿用的日軍教導制,國軍來台後雖然在40年代即改採美式教育訓練,不過特殊的打罵教育卻很根深蒂固的留在國軍。日本式的打罵教育不是在軍中而已,社會職場裡以機工類挺多,汽修.冷凍.西工等這類的師徒制都是採日本教育 ,以前"學師仔"都免不了要給師父打,80年代以後就鮮少聽說"學師仔"要給師父打的情形,如果今天學徒學功夫還要被打,那麼我看也找不到人來當學徒!
5 p8 Z. X. e' o( k0 e/ z$ ^5 {" u) M: k6 O( Y% W" a. F3 `3 d
書中還有提到同儕間連坐式的處罰:幹訓班結訓測驗, 只是一人因為緊張失常未達理想,竟然整期延訓,當場整期幹訓班全部下跪求饒,從這裡就知道早期國軍的斯巴達教育如何的恐怖,令人印像深刻。
軍犬康岳 發表於 2007-7-8 22:06:5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67 lswjit 的帖子

感謝lswjit  兄的說明,原來以前新訓中心的單位是有此段刻苦銘心、可歌可泣的歷史,我當時是一直很好奇,一個部隊以軍魂為名,這好像還很少聽過以「魂」字作為部隊名的。
 樓主| lswjit 發表於 2007-7-9 15:07: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老潘 於 2007-7-8 20:28 發表
+ U9 |. p  A* b" |" X9 Q
) ^$ O' D2 q, x- V1 @報告教官,我已經沒"膏"可以擠了,不過頭擊老大既然提到57軍魂師,不然我們來唱歌好不好?! " |% S: G- j" y. ]0 }, ]- o% l, l
+ c' h* e6 l: |% P/ D
我只會唱海鵬部隊歌,軍魂部隊歌不會唱...
- C% Y! M! A# P
. n! j' _1 l$ L# b6 p$ h. C從兩個師的部隊歌裡可以大致探究其光榮沿革,如 ...
, p( `9 X$ S- }6 F  D
難得我們潘總"性"起,要來唱軍歌,我也只好和著唱,後面的動作快~ ,潘老總集合唱軍歌了啦~ ) S: r0 k, ?) r. I* e# M( `
唱軍歌之前再來介紹另一具有光榮傳統的部隊,原本想介紹一下『登步部隊』,因為潘總一時興起要唱軍歌 ,但是我找不到『登步部隊』的部隊歌,所以只好臨時插播一下

0 y2 F& R  z+ }- j$ X! N2 `% e7 ~8 f+ z
( j2 E3 d6 I- i) w/ X) k9 u陸軍第49師之龍虎部隊
% k0 w3 J( h, h: w) u' `# B- Q& ?3 i: V
這是支具光榮戰史的部隊,光聽部隊名稱,就讓人覺得『不同凡響』,一支部隊同時具有『龍』與『虎』,是何等的威猛,翻開其部隊史,真的是『龍虎部隊』捨我其誰啊。
  t- a+ k4 i2 a; H: v. x前身原為青年軍第201師,原稱「蛟蟒部隊」,民國三十三年於四川壁山成軍。
0 j: v4 a/ J% A/ i三十七年孫立人將軍於台灣鳳山整訓,隸屬第80軍,後派至金門古參加寧頭戰役,以一團至福建馬尾參加戰鬥,師之主力固守金西,戰役結束後,官士兵壯烈犧牲不少,因戰績卓著獲頒榮譽虎旗乙面。
. r2 Z/ Q& V; C4 U" e: [* {+ }1 _四十一年與340併編為49師,340師部隊代號為『龍部隊』,201師因古寧頭戰役獲頒虎旗,併編之後部隊名稱即為『龍虎部隊』,六十五年改番號為249師,七十三年陸精四號案,改編為機械化第249師;迄八十九年六月一日因應精實案於台北林口改編為49師指揮機構。- U! I- M1 {; d+ m& |1 C0 v
  N/ r2 Y3 o' T
下圖是201師參加古寧頭戰役結束後的照片,在國家文化資料館找到,圖中是201師602團的官兵(看起來好像是戰車兵)。
1 i+ z7 V8 ]  o% `
  k( g/ C; \" k0 ]& Y5 Q

2 j8 Y7 V! m' M' p2 @$ S* i! g3 }1 G
' d1 m2 U0 ]8 }# ~0 Q) K  j7 F! [陸軍實施了三屆的國軍臂章,49師是少數幾個師,只用一種款示到底的部隊之一。% ?6 ^- Q- o% _
左邊的原隊徽中央上為青天白日,右為矯龍,左為猛虎,原設計圖稿內容說得相當簡單:1 U8 R/ \% f  y8 N5 x
『就是全體官兵團結一致,以生龍活虎的精神,推動大時代的巨輪前進,為實行三民主義,復興中華民國而勇敢的戰鬥』。* t+ j( D5 ~- O1 d1 m; l7 u& W+ |
簡捷有力的氣勢,毫不拖泥帶水,果然是龍虎精神啊。1 y9 v" j5 x- U/ V/ y4 |8 w
* @% N2 F+ `! b( L4 c
右邊為73年新設計的隊徽,精實後仍繼續延用,隊徽象徵:. U, G/ D% `3 V. r
祥龍獻瑞與猛虎下山,象徵該師如蛟龍猛二般矯勁敏捷,同時代表龍虎部隊本著承先啟後與繼往開來的精神,精實
0 c! J: t7 @$ }7 J' Q戰備,貫徹始終。
" {# R$ }, B0 O: I/ x8 b5 @
0 U8 K- t; M! {1 U& m! C3 C5 f; F

. K1 \) Z# a$ `/ G! t3 I; G
9 {6 Y5 g2 l7 [0 M' i. X) t0 I好了~介紹完畢,以下是龍虎部隊的隊歌
9 `4 |( z  c% U6 |; R
5 x- V( j) ~( c# k& Z) V$ G2 Y龍虎部隊歌" B+ @3 Q  W$ w9 `1 q: Z

- K# K8 A( l  f* J青年從軍日寇降 金馬揚威匪膽喪
& M' p# X, R( J/ p9 u8 @, Y元首賜殊榮 國史把名揚 龍虎部隊戰力強2 E+ @, }5 N0 J5 v6 a
台澎練精兵 金馬歷戰場 龍虎部隊百煉鋼
, c/ U2 @# I( R' ~  _! v  E忠誠踏實彪悍 是我們團隊精神0 {* m  g! Q0 ~  r9 R" h5 @
光復大陸國土 是我們奮鬥方向# \5 _' g2 q$ t* Z3 {- |5 t
橫逆衝擊我不驚 前途艱險要自強* [6 T5 o: j+ _' ^1 u+ W
我們決心如鋼鐵 我們意志多昂揚) H" L6 n4 Y! n+ U; k5 @, ?  p! _
救同胞 滅匪黨 旗開得勝慶重光
7 |, s7 u* k6 `% b

% _  [: \0 C1 [. t預備唱~~~4 |4 R. P8 p7 G3 t  Q8 C, A, U
4 C' e- N+ ~7 B) p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7-9 15:10 編輯 ]
老潘 發表於 2007-7-9 23:40:0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7-7-9 15:07 發表
9 U. [1 y  S* q.............. ...

" S! C$ i/ j0 u1 e# R+ b( e所以說當時要寫部隊歌的人真是不簡單,短短幾字就要把部隊的簡略沿革給寫上,而且還要押韻哩...您說厲不厲害5 R+ B; H: x0 J" D# w; S3 h$ |
[box=white]
* @% z# `. T% O- C4 I7 Q. z3 B8 N青年從軍日寇降 金馬揚威匪膽喪
$ d( M3 {1 t& ?. Q& E, X9 z! ?! l前身是青年軍第201師;金門古參加寧頭戰役8 Z. P: \, i9 `/ t7 P1 S7 q: o
* ?2 \$ e) |: W9 t
元首賜殊榮 國史把名揚 龍虎部隊戰力強
; w+ @  v% `: J* y戰績卓著獲頒榮譽虎旗乙面; 龍部隊+虎旗一面=龍虎部隊& Q; R( d! j4 ?
...................................[/box]* E" r- e: Z+ D- Y4 R

* J: V& }' E8 o8 `$ Q* L. `
' V: z7 R3 ^5 G9 O
% B$ r* x9 U* w' U  |( W; Y7 N報告頭擊老大:
& z; z" Y0 N0 i# ~: c2 _照片中是金門回台的話,軍旗上寫80軍(當時的鳳山軍部),那麼已經快要解編了(41年);201師的601團被併到51師的153團。5 Z( l6 U4 t& q! J9 _
DOOMDAY 發表於 2007-7-10 02:1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7-7-8 02:31 發表
3 t9 x& S1 a( L1 ]* q" R" G
3 J9 g; v" {  w+ b1 f( B* H
* w) f! s0 u! `6 ^" X+ y' ^4 z2 A# g1 \& F6 w! J( C' E
陸軍隊徽設計都會有一個主題來代表該部的精神或傳承,57師軍魂部隊當然也不例外,34師是在長城古北口的戰役而以用『古北口』來做為隊徽的設計主題。' p7 F+ g& b$ ]4 @0 L8 J1 P
至於57師軍魂部隊我稍為企紹一下:
9 O7 z4 m( G2 d+ Z; }
2 h2 {) `4 ^1 F8 _6 i8 I% k前身原為五十七 ...
" _. q+ ^; m3 x, a6 N4 |4 h
0 ?& P+ w- E! P$ |
抱歉問一下, 在孟良崗敗歿的不是張靈甫率領的整編74師(前身為國軍五大主力的74軍)嗎? 怎麼變成57師?
老潘 發表於 2007-7-10 03:37:4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OOMDAY 於 2007-7-10 02:11 發表' U& [& {& ?: ?( Z

. V7 m2 g' }/ {$ R) j$ h2 y* k3 U! {
0 r- Z/ Y5 y1 M2 v1 }抱歉問一下, 在孟良崗敗歿的不是張靈甫率領的整編74師(前身為國軍五大主力的74軍)嗎? 怎麼變成57師?

" B3 y& ~: W1 \# u* C& Q. cDOOMADY學長,您不是已經把答案說出來了嗎?
: Y8 e) Y3 i& a
- b6 i# D2 w3 p" Q4 k/ o74軍轄 : 51師、57師、58師。
! E; x6 l1 v: B7 W' J  ^; |整編74師就是51旅、57旅、58旅(全美械師) ,被圍殲於孟良"崮"(地名)<---這裡要提一下山東山名是"崮",音讀"固",非"崗"。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5-1 17:42 , Processed in 0.959961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