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轉貼文章] 夕照黃埔心

[複製連結]
sharka 發表於 2006-6-2 01:01: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8980|回覆: 12
由精兵悍將轉貼過來
請各位學長向這位長官致敬吧
http://w01.wantclick.com/WbbsHtm ... 504-1.htm?date=2739

「文章作者 AndyLee054 回應文章6 篇   共 56 人閱覽 來源 218.XXX.186.XX
  


這是一篇我寫在blog的文章,在此謹用這篇文章紀念曾為特戰先鋒的先父....

夕照黃埔心

沒有滴下一滴淚水,2004年7月從我接到父親病逝的電話到出殯入殮為止,只因怕家人的情緒潰堤,我只能強忍著自己的情緒,在台北趕夜車直奔屏東的路上,我已下定決心要表現出一個軍人子弟應有的樣子。

父親出身自黃埔十四期,早年參加遠征軍征戰滇西,擔任特務營營長,經歷東北與共軍血戰,來台灣時擔任空降特種部隊大隊長及特戰司令部副參謀長,在三軍聯大時跟郝伯伯同班,如此顯赫的軍事經歷造就他始終如一的死硬軍人脾氣,連帶讓我跟弟妹從小領受了斯巴達般的教育,尤其是身為長子的我,三天兩頭便是挨棍子及擦傷藥的度過兒時記憶。

從來不明白為何父親的脾氣為何這麼大,但是黃埔子弟常有的特點便是表現得非常極端,要不是真的在棒下出孝子,便是表現得極端叛逆,而我正是後者的代表之一,在學校人人怕我,回到家則被吊起來打,到了長大後總算懂事了,但仍一貫的跟父親並沒太多的親情交流,老實說來這輩子跟父親真的沒太多話可談,就連父親老來想說些當年當軍人的故事,我也總是找些藉口躲開。

其實我對父親並不是很瞭解,許多對父親的形象竟是在他過世後整理遺物時才拼湊出較清析的輪廓,他是台灣早年少有的三棲特種作戰軍官,性格強悍而且很少看見他的笑容,只記得他說過:「軍人就是要不茍言笑!」,然而他並沒有如願的升到少將,便以上校官階退了下來,轉到香港擔任情報工作,數年後才輾轉舉家回到台灣,我便是那時才跟著來到台灣重新學國語,後來在父親過世後才從他的舊時下屬鍾伯伯口中得知,他之所以離開軍伍,與當年孫立人案有某種程度的連結,只因他曾是孫將軍的舊部,至於詳情則不得而知了。

身為黃埔子弟從小似乎便有種宿命,在耳濡目染下總是認為該跟其他眷村的同儕一樣去考軍校,國中畢業便跟同學一起將中正預校列為報考的第一志願,無耐我在體檢時就因視力問題被刷下來,回到家還因體檢沒過又挨了一頓打,我為當時與軍校無緣這件事一直耿耿於懷,看著同學從軍校放假回來侃侃而談軍校的點滴,只能投以無限的羨慕眼神。

服役時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竟然被分發到金門戰地擔任野戰步兵,操練非常嚴格,當時局勢還沒解嚴,加上六四天安門事件,部隊的情勢非常緊張,也讓我充份體會了備戰的經驗,放假回台灣時我終於看到父親滿意的眼神,我想在他的眼裡總算看到兒子像個軍人的模樣了,而我在服役期間也努力表現,沒讓他失望過,我沒有靠任何關係背景,也沒有享受任何特殊待遇,反而在當了老兵時才讓長官知道我是黃埔子弟,也因此獲得連上長官及弟兄的敬重,當時我曾差點想簽下自願留營放棄退伍,如今想來真是好笑,只因我想一圓從小就想當個軍人的夢想,還好最後理智戰勝感性。

結婚後我也像其他當過兵的男人一樣,笨得想對內人提當兵時的經歷,女孩子對這些內容剛開始大多是勉強聽聽,最後應該也都是趕快迴避,免得又要承受疲勞轟炸,內人這樣的舉動竟讓我想到年輕時父親對我說「想當年....」的情景,我在這時才深深的體悟父親當時的感受,人總是要笨到失去機會時才懂得珍惜。

父親的告別式前,母親接到父親當年麾下鍾伯伯的電話,他因人在板橋,而身上沒有足夠的盤纏,所以只能打電話來致意,母親便要我在處理完父親的後事之後,帶些錢去看看鍾伯伯,當我到達他的家門前時,我的心早已糾結在一起,他的身體也很不好,頭髮早已雪白,而每個月只有區區一萬多元的生活補助費用,其他不足的部份則要靠拾荒來貼補,而家中從門裡到外都堆滿了撿回來的物品,還發出了陣陣的味道,好不容易挪出了座位空間,鍾伯伯便侃侃的談到當年父親的種種,還幫我補齊了一些散落的記憶片段,告別前我遞上母親要我準備的金錢,想要略盡照顧之意,沒想到八十幾歲的老人家竟能將我的手緊緊握住,強烈的表示拒絕,在他的眼神當中並沒有一絲的哀怨,反而看到了當年一個年輕人從軍報國時的熱情與軍人的傲氣,在言談間他彷彿年輕了,身旁的雜亂貧困對他來說似乎已與他無關,在我的眼中國家虧欠了他們的年輕歲月,讓他們在大時代的滾輪中以煙硝戰火淹沒了他們的狂狷,然而國家對這些老黃埔人給了什麼?在一遍去中國化口號之下,這些舊時代的老黃埔人被扣上個代表舊勢力消退的大帽子,軍人的地位比以前更差了,代表黃埔傳統的精神也在一步步新的措施之下準備一一剷除,我開始慶幸當年沒讓我成為職業軍人,如果我當時真的成為黃埔生,今日的情景將教我情何以堪?此時我才終於瞭解父親當年為何脾氣這麼大的原因了。

我將父親的軍校短刀─「軍人魂」、勳章連同他的骨灰一起奉厝到五指山軍人公墓,車行過墓地,整齊如軍伍列隊的墳塚從五指山上面對台北盆地,彷彿看到這些黃埔魂睨視著塵寰歷歷,過去的煙硝已化作陣陣山嵐迎面而來,凝結了時空,也凝結了我在山下早已看不到的黃埔精神,父親留在這裡是好的,這裡有他當年的戰友,有他過去效忠的軍魂,還有夕照下僅存的黃埔心。

下山臨行前我以軍禮告別父親最後的居所,在歸途上我心中已默默為父親唱起這首快要忘了的歌詞: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
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
預備作奮鬥的先鋒。
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民眾,
攜著手,向前行,
路不遠,莫要驚,
親愛精誠,繼續永守,
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此刻我終於潸然淚下…。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yihjeng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MP269C570T 發表於 2006-6-2 01:21:45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完這篇故事,真的很感動。
沒有這些老兵、老芋仔、外省仔的犧牲奉獻,就沒有現今安逸的生活。

小弟有位朋友擔任退輔會的志工,工作就是定時或是不定時的巡視轄區內的老榮民。

據他說有些老榮民晚景十分悽涼,生活條件不是很好,在台灣沒有親人,又過了娶妻生子的歲數,所以臨老只有自己一個人居住在陋室裡面。

有的老榮民是過世之後,退輔會人員在整理遺物時,才發現有的老榮民身後的財產都不少。依法在沒有親人辦理認領手續之前,退輔會都是這些老榮民死後財產的代管人。往往是生前大陸的親人對這些老榮民不聞不問,死後得知有財產之後馬上就想盡辦法申請過來台灣辦財產的過戶手續。有的比較沒人性的一點,甚至是劈頭就問有多少財產?根本不關心老榮民生前的狀況如何.....。

找得到大陸親人的還好,有的是連大陸親人都沒有,特別是在寒流過後,才被登門拜訪的志工發現老榮民已經病死或是自然老死在家中。這種的晚景更是悽涼,如果身後沒有甚麼財產的話,只能依靠退輔會的經費草草辦個喪事就結束一生。對照這些老榮民為國犧牲奉獻,戎馬一生,結果不是死在戰場上,不是死在敵人手裡,卻是死在政府的冷漠對應上,真是令人不勝噓唏啊
張致華 發表於 2006-6-2 02:01:4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P269C570T 於 2006-6-2 01:21 發表
看完這篇故事,真的很感動。
沒有這些老兵、老芋仔、外省仔的犧牲奉獻,就沒有現今安逸的生活。

小弟有位朋友擔任退輔會的志工,工作就是定時或是不定時的巡視轄區內的老榮民。

據他說有些老榮民晚景十分悽 ...


這些榮民稱為:自謀生活榮民,月領萬把元(榮家登記外宿)也就是總統大選爭議的
榮民就養金
另ㄧ種就是住在榮家,由退輔會供養,過著如軍隊般的生活,準時吃飯睡覺,沒事就哈拉,反正永遠也講不完,你是第幾軍的,如何如何....
很多人都會誤會,老榮民都有終身俸,民國57年以前退的,都沒有終身俸,有終身俸的日子好過,甚至娶妻生子,沒終身俸的,早期退輔會不過是安插退伍將軍的閒缺,重點是包工程(榮民工程處),不是每個榮民都可以進去的,退撫會負責安養就業服務等工作,早年除非榮家外,ㄧ般很少會去照顧到外宿榮民,任憑自生自滅
退輔會對於多數榮民,說真實的照顧很少,早年石門水庫橫貫公路的費用,部分來自
退伍軍人的退伍金扣除,至今...哈..一個子也沒發還,好險戰士授田證可以換錢,不然這筆爛帳,很難算的完
也有很多不是榮民身分的,原因是當年徐蚌會戰失利的軍官,因為部隊都沒了,雖然到
台灣,但是怕被送軍法,只好隱性埋名,過著棲苦的日子,有的則是怕連累老家的親人
逃離部隊,有的因當時政治氣氛脫離軍隊,也是過著隱性埋名過日子,這些人因當年的理由卻失去退輔會的關愛,如果說沒戰功是騙人的,這些人至少都打過抗日戰爭,沒有
功勞也有苦勞吧,也許礙於法令或規則,連823砲戰都可以申請榮民,這些人不能嗎??

黃埔是革命的發揚地,也是國軍的起源點,對照昔今相比,早期的黃埔以遠颺,現在的黃埔,連校歌都要改,還像黃埔嗎,軍人已經喪失軍魂,黃埔在哭泣,黃埔在凋謝,黃埔
的精神已成口號,往日的黃埔只有在五指山才能看的到
ghh 發表於 2006-6-2 12:39:12 | 顯示全部樓層
来支持一下。伤感。
最近听说在东莞黄江有个荣民死后,没钱火化。他有存款,但因不知道密码。取不了钱。后来他大陆的亲人来了,才解决了问题。
HANDSOMEDOG 發表於 2006-8-7 18:3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P269C570T 於 2006-6-2 01:21 發表
看完這篇故事,真的很感動。
沒有這些老兵、老芋仔、外省仔的犧牲奉獻,就沒有現今安逸的生活。

小弟有位朋友擔任退輔會的志工,工作就是定時或是不定時的巡視轄區內的老榮民。

據他說有些老榮民晚景十分悽 ...

我看完這篇文章,淚水一直在眼眶裡轉,昨天才跟ra在msn聊了很久,講到他父親也講到我父親,說實在我父親離開我已經一年多了,我好想好想他,父親是來自一個很好家庭的公子哥,兒時優渥生活,茶來伸手,飯來張口,但一個內戰,讓他跑了出來,離開富有的家庭。他並不是出身黃埔,因為識字,學歷稍高,憲兵出身的他,讓他混到一個起碼官-------- 陸軍准尉,隨部轉進至台後,沒多久就退了下來,先父不像那位學長的父親,有著卓越的功績,及不平凡的出身,但他們的故事卻是那麼相像,只是我覺得我比那位學長幸福,因為在父親最後生前那幾年,我總是抽空跟他聊聊天,從青島撤退聊到第一次來台灣,再從海南島大病,一支盤林西林針要用一條金條來換講到最後退守到台灣,接受孫立人的整訓,一個又一個故事,他總是說了又說,但是他愛說我愛聽。我謝謝父親用他的一生的故事,給了我終身對他的回憶。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5 收起 理由
ra + 5 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張致華 發表於 2006-8-10 00:37: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harka 於 2006-6-2 01:01 發表
由精兵悍將轉貼過來
請各位學長向這位長官致敬吧
http://w01.wantclick.com/WbbsHtm ... 504-1.htm?date=2739

「文章作者 AndyLee054 回應文章6 篇   共 56 人閱覽 來源 218.XXX.186.XX
  
...


下列網站是大陸網站的<中國黃埔軍校網>
裡面有大陸時期各期的人員名單,及傑出校友的介紹
對黃埔歷史有興趣的,可以進去觀看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oplite%20centor.htm

目前的黃埔
http://www.cma.edu.tw/
小胖 發表於 2006-8-17 17:5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好我叫小胖我是張致華排副的兒子我沒當過憲兵

大家好初次見面我較小胖因為我胖胖胖的我爸是致華的兒子                                                                                    我還認識一位叔叔    他是    +188
小胖 發表於 2006-8-17 18:03:14 | 顯示全部樓層

小胖

對不起上一段寫錯了
我爸是致華]123123123456456456
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123
MP269C570T 發表於 2006-8-17 20:52: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小胖 於 2006-8-17 17:57 發表
大家好初次見面我較小胖因為我胖胖胖的我爸是致華的兒子                                                                                    我還認識一位叔叔    他是    +188


小胖.....
我是哥哥好唄
發哥才是叔叔
社會新鮮人 發表於 2007-9-11 17:58: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1 sharka 的帖子

讓我們大家一起向這一群為國家犧牲奉獻的無名英雄行最敬禮~~~

沒有他們的努力,台灣沒有機會發展經濟奇蹟的

至於現在處心積慮遺忘他們的政客~~~~~~~~

願老天有眼,舉頭三尺有神明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6-14 13:17 , Processed in 0.03411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