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就造艦技術而言(先不要管武器, 也就是一般稱之為"載台"或"船台")
: q) P. S- ~" y+ ]7 l% w其實已經是軍事專業技術, 一般而言是不隨便會外流的) k( \/ ?( T( f
這就好像我國中船可以造十幾萬噸的油輪, 但是幾千噸的軍艦卻做不出來一樣; {. ~+ W$ l% C; E! ?. u: \! G
c: y1 I) r/ U S: H根據小弟所知(或許已經是常識)
# J4 f) U q" {3 W3 N. h3 C日本海上自衛隊雖然都是自製艦艇1 W% P$ ]; v* A8 `7 }/ g6 y! z+ n7 O
但是由於戰敗, 造軍艦的技術被美國中斷
# w7 ?2 n9 |1 P1 J/ w+ n! f所以在八○年代之前, 海上自衛隊的軍艦雖然都是自製/ x: T7 o P0 T
關於"載台(也就是船身)"的設計其實都是美國提供的
* G" }' f" k+ {7 S( P) a* r所以海上自衛隊船艦到八○年代為止
8 `: D/ Y3 I! F9 w. ]7 }) _3 |船身(載台)設計的技術都掌握在美國手裡
: b' [- ~+ K2 B* P, u船身以外的結構日本都是用商船方式來設計的- ?3 ~ i2 W8 Z1 X p% Z
當然日本自己也累積經驗, L0 B* E/ Z2 X0 s! e
到九○年代終於有比較成熟的造艦技術# v- ]4 X. Y1 K9 F
(不過沒有實際海戰的考驗, 好不好不知道)
, ]4 \, k. }, W
8 h- a+ M2 f+ H( F+ K仔細看看中國這些艦艇3 E/ q1 _5 }- L( C
船身設計都大同小異(就這101套), 八○年代的設計
$ }, w' x9 K' O7 m" `2 M$ E不同的只是船身以上的構造8 m e" |7 o8 F; G
譬如下面這張照片中的"東運615"之類的後勤補給艦# t5 W, b+ I5 H9 y
根本就是普通的商船改裝(因為中國大概吝於花錢來買這種後勤艦種的造艦技術)' v5 ]6 s! G8 o% n4 y

* |: _# b6 B A& b! G7 F& l. t4 B6 {4 a! X* ?' d7 M6 s. G
這也是我國在擁有陽字號驅逐艦隊時曾被列為亞洲海上強權之一的原因0 }8 c: u4 t+ L4 w
因為陽字號驅逐艦畢竟是二戰中的產物
( G5 {0 _1 }/ q+ V9 a經過真正海戰洗禮被確定為存活率很高的艦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