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t3 j7 {% r6 U: m. E* \+ t * F. v# X% Y: m& |! u9 X0 q, \ [6 bguangxi兄﹕# R4 R- K2 W* b. ?% S
, D _; F% h& Z真正的歷史是什麼﹐其實我們也無法太得知。在那個台灣軍事戒嚴的年代﹐軍隊的許多事情是保密的﹐除非有參與其事的當事人後來現身說法﹐要不然我們也只能從街頭巷議或有限的資訊去推敲。9 x2 i. A6 l3 S+ S; A
# P& _, j, e. f) B
我想央視播出的節目﹐也不會是全然無據﹐只是這個依據有多少﹐可能見人見智。 - q+ A6 ~$ V3 [, f. r M/ p+ _! D
這件事對大多數的台灣人而言﹐的確是未曾聽說過﹐也因此﹐大部份大家的著墨都在於從現有的資訊來作判斷﹐並非質疑您空口說白話。對大部份人而言﹐大家都非歷史學家﹐也都非當事人﹐大家的資訊來源大多為解密的官方報導﹐或從坊間有限的出版品。0 e: X9 g& n" h; z6 ^0 {7 c
7 c9 x1 I, a. H
有疑點的歷史﹐或許只是未有足夠證據支持其存在﹐而讓存疑的人信服﹐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其曾發生過的可能性。現有的資料與傳言有出入﹐也無法完全說明其不存在。或許是某方面的誤傳﹐或許是某方面的認知不同。舉例來說﹐台灣的海軍沒有唐總司令﹐但是或許是副司令﹐艦隊司令﹐指揮官。 + R$ R$ j- m% G9 C# Y9 x; K8 [$ Z$ R. `. s* ^* N' w
我想對歷史比較客觀的判斷方式是﹐多看多聽多考據﹐然後小心的判斷。全然接受有時是難免容易流於片面和不夠嚴謹。不過這樣講也太嚴肅了﹐對於還有疑議的歷史﹐以輕鬆的心態當成歷史故事聽聽﹐以後有機會在考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