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12
返回清單 發表主題

【討論】二戰德軍山岳獵兵-Gebirgsjaeger

[複製連結]
Infantry 發表於 2005-8-24 11:52:20 | 顯示全部樓層

火力支援 2

高山火絨草徽
0 k4 f) F; @6 v8 P: F! X8 o% U- H2 j' D" F/ c" q
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地利宣戰,使高山地區在德國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前線,德軍阿爾卑斯山兵團(Alpenkorps)亦因此而成立。此一首次為山地作戰成立之大部隊為一師級編制,幾乎曩刮當時德國陸軍的所有兵種。在訓練與裝備均屬上乘的奧地利山地部隊支援下,德軍阿爾卑斯山兵團很快就成為一支受到重視的部隊。
* }0 C/ b; _  c
  H0 m8 B& t/ J- \由於德、奧兩國山地部隊在南蒂羅(Suedtirol,義大利北部之德語區)並肩作戰,奧地利皇儲約瑟夫斐迪南(Joseph Ferdinand) 遂於1915年,授與德軍阿爾卑斯山兵團用以鑲在鋼盔和別在小帽上的高山火絨草金屬徽章(Edelweissbrocken),以象徵兩國山地部隊之休戚與共。因此,高山火絨草(Edelweiss,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alpinum)遂成為奧地利德國山地部隊的共同標誌,直到今日亦然。8 S" L  r) @2 C

8 Q) h" x) s& C3 h- N' m# b以下附圖最左邊的是奧地利的山地步兵。/ }2 s8 i1 S/ ^: K2 g" w
0 ~- T( v' {& b$ _- f  u7 L
[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3 at 08:03 ]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DDS 發表於 2005-9-2 00: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這張照片給小弟一個感想
' E  f  \4 y" D) i5 j* |小弟發現各國軍隊所謂的傳承2 @8 c# f8 _' D! f- l
在服裝上其實表現在"帽子"上
$ ?" m5 b+ b" \  {" q$ l6 N3 ?; U7 _0 C$ f
他們戴的小帽其實和二戰德軍一模一樣
# g2 B& i# N6 g, l8 ]德國雖然投降, 但是德軍的軍魂傳統仍保存!!
! s0 _( Z6 R7 j: P0 ]* s至少看到這小帽就知道) |6 H& j7 T3 {5 I7 G2 h
(題外話, 日軍的小帽至今仍存在於日本消防隊及警察的便帽)7 O  o6 O2 L* u9 W; B+ H" s. `
4 r: Y' f8 q. c9 L5 z8 I( u
即使美軍小帽
  c/ ?: E" R. m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八角帽是其傳統
% W+ d7 L# w% e& X而陸軍現今的小帽
6 W8 x7 l1 _: Y+ [0 I1 V(最早是遊騎兵帽, 亦即我國現在迷彩小帽的形式, 前低後高)
$ ^3 Q) T4 l: C6 S2 k  t各位不知有沒有發現那就是南北戰爭騎兵小帽的翻版' ~) s, U: Q  P! _8 q% N
& d- e. e2 G) y- L- T
軍服會隨著時代演進而趨同(就好像迷彩服已經是全世界部隊的共識)& x2 H# T# g3 ^# _1 f4 v/ ?' W
但是"小帽"卻是一直維持著部隊的傳統" ~1 n7 v9 a$ ]+ Q6 x3 Q% R9 L
8 X+ p4 }" X' d3 E
那我國代表性的小帽呢?
0 [1 f: @- i) ?9 T. \, m6 m% O/ L0 }6 M. Z
[ Last edited by DDS on 2005-9-2 at 19:24 ]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2 03:24:13 | 顯示全部樓層
DDS的觀察角度很有趣,也很敏銳。至少這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傳統的維繫。. S8 ?9 j: C) g5 }* K

6 Q" X/ Z% L1 _! l( @! V! j我國啊,唉,從頭到尾就是沒有自己的特色,所以這或許就是我國的特色,我變我變我變變!: L" `) `1 s6 K  }8 Z

4 v) G6 ?9 w$ T, P% [% z2 E. c其實有脈絡可尋,國軍從國民革命軍-國民黨軍-國防軍,一路下來,都急欲以外國為師,從蘇聯到德國到日本再到美國,學到了什麼?骨子裡大概沒學到什麼,但外型倒是學得很棒。8 A1 I+ ]% b) a6 p$ F% J5 i

5 A2 W2 V* l! r2 y# ?" O另外我發覺,我國憲兵制服的顏色搭配很棒,大概舉世無雙吧!橄欖綠是自己想出來的嗎?還是也是抄襲某國?希望就此固定。
6 W, R6 O$ M7 Z2 M/ I8 a. @3 Z8 s' ?5 V9 `/ m
[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2 at 19:09 ]
damon 發表於 2005-9-2 08:43:33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Infantry at 2005-8-24 11:52 AM:
  U+ s; b; l# a* h 高山火絨草徽
7 S" A" G# h" l! _' F; _& i4 J" o0 E: E) O
德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因1915年5月義大利向奧地利宣戰,使高山地區在德國歷史上第一次成為前線,德軍阿爾卑斯山兵團(Alpenkorp)亦因此而成立。此一首次為山地作戰成立之大部隊為一師級編制, ...
3 u% m8 h3 f9 j; C
之前HBO的BOB影集中有一段提到德軍山地師,5 u7 l! _& E7 T* G, w- H/ `
陣亡的那名德軍胸前就別了一朵白色的火絨草,
% R9 {1 k# D* l$ z7 m* m這種植物在台灣高山也有生長,# L# @( W- m0 s- W" F) c, N
不知跟歐洲的品種一不一樣?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3 00:02:07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damon at 2005-9-2 08:43 AM:+ |5 h, E3 c# W

% Y1 B6 X! m; N  y  I/ t之前HBO的BOB影集中有一段提到德軍山地師,
. ]) C6 v2 a' A" P# E6 X+ c% l# x陣亡的那名德軍胸前就別了一朵白色的火絨草,
* H- w- w* T0 q; f這種植物在台灣高山也有生長,
1 {4 o* [3 j8 e6 F* a不知跟歐洲的品種一不一樣?
1 r9 m- `. H7 ]6 O% y- w( ?/ s
所以我附上拉丁學名:高山火絨草(Edelweiss,拉丁學名:Leontopodium alpinum)。
+ K4 A) g( A' T6 _5 |! a就請哪位唸植物科系或森林科系的幫幫忙。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3 07:59:25 | 顯示全部樓層

火力支援3

Originally posted by fzkbr at 2005-7-21 11:48 AM:. U4 Q7 A. G% a$ I: f0 B# V
2 x! F& S/ O& l1 L1 g: B

' I6 b, f8 D& |1 w2 r總而言之~
) r* i4 |& A3 j7 Q5 v
. R4 g+ Q& N+ v% f8 hGebirgsjage是德國歷史中的山地部隊,但是影響現代軍事非常深遠,可算是輕裝步兵的發軔。...

; y+ r, @0 e% X7 s& }+ _) Bfzkbr兄這句話應該倒過來,輕裝步兵(Jaeger),才是其他步兵部隊之鼻祖。
1 i/ x; b( j* ~6 C! H! g! T+ W8 G/ s. K4 H! s
以下是德國山地步兵之源起(補充篇)
3 Q" T: v" s& D' x# p6 ?" x. S# g7 L! a# m' V, \4 l! C: z5 k. M, r
歐洲國家成立山地步兵始自義大利1872年的阿爾卑斯山地連,緊接著則是奧匈帝國1878年的山地作戰步兵團,而法國也於1888 年開始訓練阿爾卑斯山地作戰部隊。此三國之山地步兵係以輕裝步兵之編制,主要征召其阿爾卑斯山地住民組成。 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許多山區甚至高山地區成為戰場後,山地部隊之重要性便益行增加。
! E. E5 o' x: @. V" D6 `1 z( F/ L. X" ?+ m& e: b
德國陸軍在這方面起步較晚,而且和受到法國山地步兵的刺激有關。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德軍步兵1914年於佛吉山區(德文:Vogesen/法文:Vosges,位於法國阿爾薩斯和洛林區)吃足了法國山地步兵的苦頭。當時德國陸軍未有正式之山地步兵,僅有為迎接位於佛吉山區之冬季作戰,而於1914年11月21日成軍於慕尼黑之皇家巴伐利亞第一雪橇營(das Koeniglich Bayerische SchneeschuhBtl Nr. 1) ,此乃德國陸軍第一支具有山地味道之部隊,其實只是一支穿著雪橇在山中作戰之步兵部隊而已。但其他步兵部隊很快就群起效尤,而最著名的則是烏騰堡第一雪橇連(die württembergische Schneeschuhkompanie Nr. 1),因為之後擴編的部隊出了一個隆梅爾。) b5 H' G5 E, r: k% [
2 W, f) z- J1 Q
德國陸軍一直到1915年5月因為義大利向奧地利宣戰,才成立真正的山地作戰部隊—阿爾卑斯山兵團(Alpenkorps),並且在戰爭期間迅速茁壯。二次大戰期間,德軍總共擁有11個山地師,但主要不是在高山地區,而是在不易通行地帶作戰,例如北極圈內以及北歐和東歐的荒原。# ^4 k  F! n  ^) d0 U

# [+ Z1 p6 {* M8 L; l4 ^% }/ V[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3 at 08:05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5-1 20:18 , Processed in 0.07738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