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军服调整情况 * H/ Z. f q& t, n, J1 m一、军服调整改革的必要性 3 b+ }: a9 ~) p( h(一)军服调整改革是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客观需要。 - N H5 j; R2 F5 c2 X- j胡主席指出: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是军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需求。军服是一个国家和军队外在形象的重要体现,是军队和军人的重要识别标志,也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时期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军先后对军服进行了十余次调整改革。比较大的有四次:1950年,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全军配发了军衔服装;1965年,我军取消军衔制,全军改戴解放帽,佩带红五星和红领章;1988年,我军恢复实行军衔制,全军配发了87式服装。另外,为了适应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驻军的需要,1997年和1999年还分别为驻港、驻澳部队配发了97式服装。纵观我军军服每次调整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发反映了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形势,促进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较好地保障了官兵作战训练和工作生活需要。当前,我军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加强、协调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需要对现军服的品种、样式颜色、用料和功能等进行调整改进,使之更好地体现军队建设和发展的新面貌,适应加紧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新要求。' l s% H% l7 }# e F1 N- L
(二)军服调整改革反映了广大官兵对全面提升穿着和防护水平的愿望.. e' J8 v4 Z$ Q) \) Q' t. X: G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衣着和审美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近年来,我国 5 j" @5 m) n+ I+ e2 o公安、海关、民航、税务、工商等行业服装都进行了全面改革,服装的颜色、样式、用料和服饰逐步规范化。我军现行的87式服装装备部队已经20年,97式服装在驻港澳部队试穿也近10年。现行的军服与城镇居民衣着水平和国内行业制服质量差别比较明显,与世界发达国家军服存在较大差距。普遍认为:一是制式没有理顺。内地部队穿着87式服装,驻港澳部队穿着97式服装,两种服装制式长期并存,不利于对外展现国家和军队形象,二是样式比较落后。驻港澳部队、驻外武官礼服样式比较落后,官兵常服上衣腰身、裤子立裆较肥大,大衣、棉衣、绒衣较臃肿笨重,穿着不够精神。三是颜色不够协调。陆军常服的棕绿色偏暖,海军常服上衣与裤子颜色不一致,三军服装颜色整体上不够协调。四是品种不够配套。军官没有配发礼服、内衣、袜子等品种,官兵没有适合外穿的毛衣,作战部队没有配发作战靴。五是部分材料质量不高,防护功能不强。广大官兵热切期盼全面提升穿着和防护水平,更好地展现我军威武文明之师良好形象。. f& u2 b. ~+ E3 M$ y3 P' F1 X
(三)军服调整改革面临着建军80周年和建国60周年的有利时机。 + K$ H* }8 y" J5 Q! e2007年,我军建军80周年;2009年,我国建国60周年。选择这一时间更换我军服装,有 8 l9 q# T) a1 P2 \着特别的政治意义,将使我军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显示国威军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部队战斗力。同时,按照反“台独”应急作战的时间节点,2008年前将全面做好应急作战准备,届时换发新式作战防护服装有利于提高单兵防护能力,更好地满足部队作战训练需要。" f' J- N3 v1 f% ?, K. [
(四)军服调整改革是《二0一0年前军队后勤建设规划纲要》和《“十一五”时期军队后勤建设计划》提出的任务要求。根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的要求,中央军委批准的《二0一0年军队后勤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2010年前,为军官配发礼服、新式春秋常服、服饰、体能训练服、新式大衣等,为不同类型部队分别配发新型迷彩作战服、防寒服、特种工作服、单兵携行具等”,这是组织军服调整的基本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