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影片分享-1999年國軍鼓號繽紛嘉年華表演~1812曲

[複製連結]
kevin360 發表於 2008-5-25 17:29: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7884|回覆: 9
近日在You Tabe網站找到由陸軍退伍的禮砲連弟兄提供,當年(1999年)8月29日由國防部舉辦鼓號繽紛嘉年華會,其中表演之一的各軍種軍樂隊所吹湊的1812曲.(影片來源應該是當年莒光園地節目錄下來)

參加表演軍樂隊有7個各軍種軍樂隊一起演湊,及一個陸軍禮砲連所擔任禮砲射擊任務,擔任指揮家由當年在台灣交響樂團指揮總監-侯宇彪先生.當年小弟雖然並沒有參與這個表演盛會(小弟已退伍),但有參與團練及預校任務.尤其是侯先生是負責團練教練,對每位參與學員吹湊音質要求更高,讓每位學員在緊張環境下都與配合.影片內容除了軍樂隊所吹湊震撼曲子外,還有觀看現場嘉賓及民眾被砲聲震撼而被驚嚇.二話不說,請各位學長們欣賞當年演湊這部影片..

1812 鼓號繽紛嘉年華

http://tw.youtube.com/watch?v=Kj04ElSuTTI&feature=related

至於1812曲來源可參考由本站Chris huang兄所提供分享【分享】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的故事 專題.

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 ... ght=1812&page=1

[ 本帖最後由 kevin360 於 2008-5-25 17:4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5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jerry_yo + 1 給你加分
jojonick + 5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影片!!
陳峰青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影片!!

檢視全部評分

vtecwu 發表於 2008-5-25 19:56:42 | 顯示全部樓層
同學
正式演出那天我有去現場的說
那次休假完回部隊就準備領退伍令了
不過我是下午才去的,我不知道早上就有了
因為那個時候我所能得到的訊息都是說在下午
不過下午場算是草草就結束了
因為下午場的開場是1812(1812在上午場應該是壓軸吧)
1812快演奏完時,開始變天,演奏完換下個表演單位表演
這個表演單位才表演沒多久就開始下大雨啦
然後大家就趕緊躲雨去啦

後來電視上好像也有播過一次的樣子
不知道除了YouTube上的之外,還有沒有辦法弄到現場錄影的版本
陳峰青 發表於 2008-5-25 20:45:33 | 顯示全部樓層
感受很不一樣

只前聽交響樂團演奏就己經很震撼了

看了學弟所分享的有不一樣的感受

應該是因為是由國軍7個種軍樂隊所組成的

而且重點是【軍人】

...................................
 樓主| kevin360 發表於 2008-5-25 23:44:3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vtecwu 於 2008-5-25 19:56 發表
同學
正式演出那天我有去現場的說
那次休假完回部隊就準備領退伍令了
不過我是下午才去的,我不知道早上就有了
因為那個時候我所能得到的訊息都是說在下午
不過下午場算是草草就結束了
因為下午場的開場是1812 ...


港梯仔
當年表演節目程序我沒印象,基本上只有一場1812曲的表演節目.
不過會產生2次1812曲表演,是因為當年副總統連戰先生本來是安排上午前來觀禮的,
要表演前幾分鐘才得知,連戰先生改在下午前來觀禮,上午表演還是照常舉行.
而你所看的影片是下午那場演出是要獻給連先生觀賞用的.
當然!下午那場的確是有縮短時間演出.就你所說的,沒多久就下起雨...
這是我同袍弟兄告訴偶的.....

[ 本帖最後由 kevin360 於 2008-5-25 23:58 編輯 ]
s93320331 發表於 2008-5-26 00:32:0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kevin360 的帖子

我是有"1812序曲-杜拉第-明尼亞波利+西點軍校禮炮隊1958錄音"的MP3,
我之前在高中樂團是吹長號,
對管樂也是有很深厚的感情,

看影片中團的編制很大,
連管鐘都有,真是太棒拉,
超愛管鐘的聲音,
不過還是很難相信,炮聲是如何跟樂曲結合?
除了練習再練習培養默契比較合理的做法外?
難道放禮炮時砲手會看指揮數拍子?
還是計時?
到底是用什麼方法哩?
npb_lions_18 發表於 2008-5-26 10:54:43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完影片真的是全身起雞皮疙瘩,那個大排面踢的如此整齊,真的是看了好感動,不知道當時的學長準備了多少,花費了多少苦心,1991年我還是國小生,根本不知道啥是國慶閱兵,更不用說踢正步,好久都沒有看到如此大的國慶閱兵,更沒有在我了解正步的奧妙之後看過如此震撼的正步排面,希望往後的國慶閱兵能夠再有如此的盛況,學弟我一定到現場報到!
chrishuang 發表於 2008-5-29 20:43:2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kevin360 的帖子

感謝 Kevin360學長分享的這段由三軍管樂隊所演奏的 Tchaikovsky - 1812 overture
看的出來當年三軍管樂隊用了極大的心力練習這首序曲
尤其是由侯宇彪教授指導練習,包括可能為了因應管樂隊的樂器編制而對樂曲有作小幅度的修改
雖然與實際的管弦樂團有所差異(畢竟管樂隊的樂器編制與管弦樂團不同)
加上可能由於錄音技巧不是很好,因此全曲感覺雜音大了一些
但是以這首曲子的所訴求的熱鬧繽紛來說,可以說百分百達到目的
而且我想當年參與演出的弟兄,可能到現在還念念不忘這場盛會


這首Tchaikovsky - 1812 overture 可以說在這次的演奏會中
賦予了另一個新的感覺與國軍弟兄的驕傲
希望未來國防部如有可能再集合一次三軍管樂隊再次轟炸民眾與樂迷的耳朵

只是這個希望恐怕很渺茫
 樓主| kevin360 發表於 2008-5-29 23:05:5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5哨 s93320331 的帖子

砲聲如何跟樂曲結合?
這個問題,應該禮砲旁有位軍官負責發砲命令,禮砲兵才發射禮砲.
訓練發號命令軍官,應先聽取原聲帶,熟記曲段,再經與侯教授指導後,戴上耳機聽取演奏.該到演奏哪段曲子就發號發砲命令.
我想應該沒有會看指揮數拍子?(距離太遠),也沒有計時(有些曲段被刪,無法準確時間),才發砲命令.
況且當時侯教授指揮拍數有時會變慢!

[ 本帖最後由 kevin360 於 2008-5-29 23:16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s93320331 + 1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kevin360 發表於 2008-5-29 23:48:4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7哨 chrishuang 的帖子

感謝Chris兄的抬愛.
雖然當年缺少了弦樂樂器,比不上交響樂團完美聲樂,但也在侯教授嚴厲的指導之下,及受現場嘉賓與民眾大力掌聲,才順利完美演出.讓當年參與盛會國軍弟兄有難忘的回憶.至於有是否機會再次舉辦?那就看國防部官員心情囉!有些官員對管樂表演興趣缺缺,小弟不在重述.....
s93320331 發表於 2008-5-30 00:26:44 | 顯示全部樓層
對樂曲改編有時候有必要,

通常是為了音樂性在缺少樂器又借不到的情況下,

才會出此下策,我們學校最常見,以鐵琴代替管鐘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也想現場聽一次1812,

還有一首我也想Where Never Lark or Eagle Flew

我長號高音吹得很辛苦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6-10 13:04 , Processed in 0.05324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