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討論] 懦夫,砲擊驚嚇,和戰鬥疲勞

[複製連結]
SmokeyLT 發表於 2015-7-6 13:35: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20593|回覆: 10
我們都知道,一次世界大戰在歐戰的部分是一場慘酷的壕溝戰。戰場的畫面是,東西陣營的雙方挖出數百公里長的壕溝互相對峙,任何爬出壕溝的進攻都會遭到無情的機槍掃射和迫擊砲彈,傷亡慘烈使得軍隊不得不躲在壕溝中。可是這壕溝也不是完全安全的,雙方都用大口徑的曲射武器,狠狠的朝著對方的陣線砲擊,甚至發射毒氣彈。就算不是毒氣,這些砲彈爆炸的威力,還有幸運剛好射進壕溝炸得血肉橫飛的畫面,此起彼落的轟然巨響,不但在生理上殺死殺傷了許多士兵,更在心理上重創每個參戰者。有些心理較為脆弱的,常常受不了而臨陣潛逃,而被當作「懦夫」,因而被槍決的人數很多。& Q* s7 b8 i. D
, e2 H/ u- A1 ?
一次大戰進入尾聲,人們逐漸了解了,這些人不是真正的懦夫,很多人本來也很勇敢;但是受到了這樣大的壓力和刺激,心理上崩潰了,在當時發明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醫學名詞,叫做「砲擊驚嚇」,英文原文是shell shock,shell就是砲彈,shock是被嚇壞了的意思。人們開始接受,有很多士兵被戰鬥上的種種血腥暴力和死亡的威脅所擊潰,在心理上完全失去戰鬥的能力,這不是天生的膽怯,而人類也從沒經歷過這樣大規模的戰爭,武器又先進,殺傷力又大,中者非死即重傷。當人們還在研究這方面的醫學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又展開了。
' {8 g# P& G  s0 Z* ]: `6 X: O
7 }) {: q7 |. A& S0 z* ^' H大家有無看過「巴頓將軍」這部電影?片中巴頓將軍去視察戰地醫院,他對於傷者表達他的敬意,可是看到一個沒什麼傷病的士兵也在醫院裡待著,他馬上發飆,除了責罵軍醫為何讓這樣的廢物待在醫院裡,同時也狂飆這個病人,說他是個懦夫,不敢作戰,要他馬上滾出醫院回單位去報到。9 K" g" K: \( w" H2 ~7 P! A
/ Z* {$ D! f% I  o, f+ ^
這個病人的病,電影裡解釋說他是個「戰鬥疲勞」(Battle Fatigue 也是二戰才發明的新字眼)的士兵,其實二戰的戰鬥疲勞就相當於一戰的砲擊驚嚇。他嚇到不能作戰,可是巴頓卻罵他是個懦夫。
+ B% h' H$ x' t  o+ Q2 a5 n# o8 C0 y
這件事情被艾森豪知道了。艾森豪本來就不喜歡巴頓,所以給巴頓一個難堪的命令:命令他對他所有的屬下(美軍第七軍),公開道歉。巴頓不情願,但只有照作了。
8 D$ ~4 K8 E# H5 r& e3 a
% f) K7 \5 U9 ^' D4 @
2 ^+ R: G  i5 l5 `; f這件事情讓我有兩個感想,第一件事情就是我最近看影集(不知為何迷上了這個英國劇Downton Abbey),裡面的廚子帕德摩爾女士,她的外甥就是因為被人家當作是「懦夫」而在前線被槍決的。事後,帕德摩爾女士央求,因為在家鄉大家都認為她外甥是懦夫,所以家鄉的紀念碑不准刻他的名字。可是帕德摩爾女士說,她的外甥一開戰就自願從軍,並沒有死撐不肯去當兵,難道這樣會是懦夫的表現?現在大家都知道有「砲擊驚嚇」這種症狀,難道不能替她外甥平反?所以她央求大宅的主人家,是否在大宅所在地的紀念碑上,可以刻上她外甥的名字。
& z5 W8 }$ S* l) u
9 i7 ?7 x, a& e+ ?可是大宅的主人家拒絕了。一方面軍方有名單,被軍法處決的人是不會被刻上去的。二方面還是有人覺得,為何大多數人都能不怕艱險,成功的完成使命(或者犧牲性命),可是有些人卻要逃走當懦夫?懦夫怎能享有和英勇陣亡的將士一樣的榮譽?
: P( I; d$ X, F( l
9 h* j/ u+ b5 R# X7 U& s+ U不知道若是各位學長,這樣的難題會怎樣解決?2 p- F: W: t. N
' W9 ]3 I1 j+ u0 y3 x% h% i, X
第二個感想就是,要怎樣避免戰鬥疲勞?英文有一個詞很傳神,叫作Battle-hardened Troops,中文簡翻為受過戰鬥洗禮的部隊。但我覺得這個Battle-hardened,不只是洗禮,而是讓人變「硬」,心腸變硬,忍耐度變硬,對什麼可怕的東西都司空見慣,沒有什麼砲擊或者機關槍能夠擾亂他的神經。這種部隊,絕不會有逃兵,絕不會有懦夫。因為他們習慣了,被操練到爐火純青了,是真正的軍人了。
& I, y$ t7 D  a( P0 n% `/ y6 y$ n) b3 _. v8 g
要怎樣訓練出Battle-hardened的部隊?很簡單,平時就要不斷的操練,操練,流血,流汗,不要當個寶貝似的,天下哪裡不死人,就是要往死裡操過,碰到生死交關的戰鬥才不會嚇到半死。練兵,就該這樣練,而不是像台灣當前這樣,軟弱,敷衍,保護過度。等到真的發生戰爭,把這些細皮嫩肉的媽寶們送上戰場,恐怕每個都馬上變成戰鬥疲勞。那還打什麼仗?
$ N& J8 K/ v8 Y4 H
8 M$ M0 d+ W) j% E& e一點點感想。

評分

參與人數 4貢獻 +6 人氣指數 +4 收起 理由
abb431128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survivor + 3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asun + 3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gigilin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6188 發表於 2015-7-6 13:5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現在的年前人都過的太安逸了,往往遇到事情就無法去面對。就像這次的八仙事件有些人很堅強的面對,但也有少些人無法面對這次的事情,環境不同也早就不一樣的人。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1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SmokeyLT + 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n651club 發表於 2015-7-6 17:38:05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很多小孩都是草莓族或是媽寶....年代不同了...
MP269C570T 發表於 2015-7-7 10:26:41 | 顯示全部樓層
軍人平常嚴格的訓練,就是在磨練臨危涉險時,還能發揮無比的勇氣,跟堅定的信念。& @2 H: {7 J5 H+ R
但在怎麼嚴格的訓練,人的心理因素還是最重要的核心。
1 j/ U1 J& P& h* _小弟的輔導長是政院正期心理系畢業,據輔導長表示,人類到現在還沒完全研究出大腦的功能,以及摸透心理方面。遇到連續性、常態性的炮火壓力,適度的舒緩是有必要的。長期處在緊繃之下,憋久了也很容易出事。
+ y* w. n* W* j3 V1 ~. P/ j: n
) |0 D) Q3 i" v8 e9 R- E難怪越戰期間,前線的美軍經常輪調到台灣、日本鬆一下,也造就了北投溫柔鄉的盛名。
! T6 g0 F$ G8 d$ r3 A3 m4 G美軍歷次戰役後,都有退伍軍人返鄉不適應,心理方面出現疾病。" x7 W! J- a4 M; ?9 N
. o9 [% Y  E/ F8 j3 `7 o: y- S
過去的兩年義務役制度,雖然有少部分黨政、官商關係良好的人,可以不用當兵,或是當輕鬆的兵。但大多數的人還是要當兵,在軍事訓練之外,國家免費培養年輕人,學習群體生活、合群、面對壓力下的調適等。
4 U9 S1 m8 U6 R* F2 k, O未來,沒有義務役制度,改採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 (小弟認為接近過去的國民兵制度)。對下一代的年輕人來講,反倒不見得是件好事情。面對壓力、合群、服從、領導等方面,都會出現沒法和上一代相比的狀況。
: r2 U! {, v+ K+ i: l/ K5 B  o4 r- {) S, ~# S4 p2 f+ P
許多企業內訓,聘請企管大師、心靈導師甚麼的,除了專業技能之外,不就是在強調團隊、壓力嗎?
4 M" `. U/ r6 y沒有嚴格的訓練,是不可能造就勇士的。就連西點軍校,都以培育美國的領導人自居,我們呢?
jimshang 發表於 2015-7-7 12:54:57 | 顯示全部樓層
大概40年前台灣黑白電影的時代,有一部很受歡迎的,描述二次大戰的戰爭影集Combat
3 E0 M4 A+ S  Y0 M  e2 a,由Vic Morrow飾演班長,Rick Jason飾演排長,有一集劇名是The First Day,演出新兵上戰場第一天的情況,其中就有[砲擊驚嚇]的情況,有興趣的學長學弟,可以上youtube看看!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1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SmokeyLT + 1 + 1 很不錯的影集!

檢視全部評分

sharka 發表於 2015-7-7 14:04:14 | 顯示全部樓層
Battle Fatigue 這個現象,在Band of Brother的巴斯通戰役中也曾在E連裡面出現過。! M- ?  l& _' M% x3 w( p
心理狀態再堅強的人,也抵擋不住連日砲擊無援的攻勢。& x/ w: U" I- |+ L
只是當你挺住之後,是否會變成鐵石心腸無血無類的殺人機器呢?這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 {6 ]& {; U7 m* T0 O! Y/ p6 f" s
4 ~4 t. a" v% l- l# U$ x2 }5 y8 F
[ 本帖最後由 sharka 於 2015-7-7 14:06 編輯 ]
 樓主| SmokeyLT 發表於 2015-7-7 21:49:4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6哨 sharka 的帖子

還有Private Albert Blithe 就是D-Day跳傘後到處遊魂,還一度不知道為何而失明的那位先生,他的症狀也算是受到驚嚇,好的領導者會慢慢給予鼓勵,讓他重新面對戰鬥。
sharka 發表於 2015-7-10 10:05:2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mokeyLT 於 2015-7-7 21:49 發表 0 N* y2 E0 n) K2 t/ u5 }2 X, |
還有Private Albert Blithe 就是D-Day跳傘後到處遊魂,還一度不知道為何而失明的那位先生,他的症狀也算是受到驚嚇,好的領導者會慢慢給予鼓勵,讓他重新面對戰鬥。

: j  W( e( d$ Z2 ^2 }# }' X) U; }: W/ M1 |/ Q: F
這位阿兵劇中最後是掛點,其實根據考證並沒有掛掉,反而在二戰結束後與101的教官們來到台灣指導、評估中華民國傘兵的訓練跟演習唷
chrishuang 發表於 2015-7-10 18:04:2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SmokeyLT 的帖子

煙排
9 v5 P/ x8 }4 A+ Q6 n: G* u1 O
! ^3 P) `  |+ ~% H, `或許這部HBO在1998年所拍製的:戰鼓平息(When Trumpets Fade)更能貼切你所說的* V* X0 }) a  r8 ^' Q' [) v3 R3 a
懦夫,砲擊驚嚇,和戰鬥疲勞 現象6 j  I3 y5 K' v7 K: W% ]4 K

1 `7 g# z9 n  q  @: C這部電影故事是敘述紀錄在(突出部之役)之前齊菲格防線的故事) c. Z5 u3 d/ y8 r' ^! j( L. K
故事主人翁二等兵大衛曼寧在一場血戰中,整排只有他這一位菜鳥新兵存活下來
% c5 f% h. Q7 O! X; l. q也因此莫名其妙被升為士官,連長甚至命令他帶領另一班進行另一場攻擊,幾個只比他晚幾周入伍的菜鳥補充兵- K9 s4 r4 P8 v
由于承受不了帶領新兵的壓力,曼寧以精神不適的理由申請退役,- Y' u3 y% S& q: c8 E
然而曼寧的指揮官卻向他提出條件:只要帶兵攻下一座德軍的哨站,他就將曼寧的退役申請呈報上去
' l0 K& C) [  B" s# e8 z! f, j! N但是事實卻是曼寧成功的完成任務後,新任排長受不了壓力自殺後,變成曼寧被升為少尉接任排長領導另一個攻勢- `* ^* ], X" ?7 V
最後曼寧還是躲不過死神而陣亡..................
$ M- y$ J, i0 M' x9 O5 h' D總歸一句話:在殘酷無情的戰爭中,重要的並非是勝利,而是如何自戰場上生還,並應付可能發生的創傷壓力...................8 M6 f( N9 `2 V
, O9 Q4 k& E, U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3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SmokeyLT + 3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薩加諾 發表於 2016-2-16 12:38:2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SmokeyLT 的帖子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現代是以科技為基礎的戰爭,如巡弋飛彈、戰鬥直升機、隱形戰機等武器,都屬於遠距作戰的型態,應該很難再見到陣地戰,所以煙排提到的炮擊驚嚇與戰鬥疲勞,是否還是軍事心理的重要議題,或已經轉變為其他型態的心理傷害?
- x3 ^; a( y4 B% m' J
) K! _9 Z% P, x8 e; Y; s7 f* r如果以現在的年輕人而言,比較會遭遇到的心理創傷應該是網路霸凌吧!如果在美國,還要再加上校園槍擊事件喔!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5-1 18:48 , Processed in 0.040087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