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8 Y: s4 _' u) p8 o3 C J
9 h9 u% g/ [( E! {這張照片個人無意中取得,也放了好久,照片中的主角人物起初我也不知道是誰,但時間一久我就有想要知道的感覺。
, F% W, t; P! ]7 y! q/ W因之前上網查過,但沒有相關隻字片語,後來又過了幾年,論壇臉書上出現了不少老學長,我才想到拿出來投石問路一下。
4 n6 C& _- S1 L' d9 M( w要PO上之前我自己想說,再查一下好了,結果查到幾則消息。
) }' h9 Y# `3 K7 s( B對岸說網站內容說是蕭山令之子。
+ x$ T$ |7 O- o1 J# f/ Y這下子我覺得非同小可,蕭山令是我前憲兵副司令,中華門一役乃我後輩憲兵之典範。3 {% Y" [( d! l: e& u
蕭烈士之後代可不能亂套,所以只有先找出相關的關連性。: t3 V' a' K/ h( J' a# `* i- _4 \
首先蕭雨三少校的資料在對岸多數爲轉貼,內容大同小異。
! ^+ `% Z0 Z! Z. p% I0 z/ }內容主要是對蕭山令烈士的高度評價,然後才略說其家世背景。
: T6 }1 |7 K( _% |- J" i. o: L" ]6 A
據簫運春講訴,祖父蕭山令共四兒兩女,大兒子簫雨三1949年去了台灣;. d- z) V, m9 t: I
兩個女兒分別在湖北和江西,從事教育行業;
8 [4 H. v9 S0 ^3 | 其他兩個兒子則音訊全無。
* h X" L7 ?$ P2 r6 J. E% ]: O( Z 簫運春的父親,是蕭山令最小的兒子,名叫簫時若。6 C- b' Y" f/ m9 ~$ k5 H
蕭烈士犧牲時蕭時若才七歲。
9 }( ^- g2 k+ t: i4 s5 x, v8 X( K7 [/ u t. y* a$ c! c8 n
百度內容則說:
8 m* J: _& c9 M: y1 |' a: {/ a8 n 萧山令,字铁侬。1892年6月出生于湖南益阳。, p% c& ~- [6 x) @
1911年,在他刚满19岁时,父亲为她择张麓仙的女儿张惠兰为妻子。
, L" }) ?& \" L, V4 b; q* M+ I& F 萧山令共四子二女。
: Q: ~) F+ b* d9 ^ 长子振军、次子恢廓为原配张氏所生。- U2 k) S% D- b9 `% N' U! A
第三子雨山、第四子时若为二房姚氏所生。
9 X, f8 _7 V9 d8 w9 X: {. | 二女是文青、丹青。9 g8 c2 D! B; _# f; ?! B$ Z
2 x. L- V5 `3 f" n {
這有兩個重點:
$ | c4 ]6 p* x6 u1. 兩則都有提到蕭雨三。5 P( s0 v5 Y/ Y( A
2. 一則提到,大兒子簫雨三1949年去了台灣
1 d1 B/ s5 T( G
- _+ K$ w) [6 Q$ r4 N2 m蕭雨三少校是否來了台灣?' t. ?7 k' [! W$ j- \+ r# m( }
如果來了台灣,是不是照片中的蕭雨三少校,我想還是先確認在台灣這段。: _" g+ I0 N5 ]7 Q, e/ {5 c
在台灣的資料不難找,在史政館找到了兩則蕭雨三少校的獎勵有關,我將查詢資料剪輯下來,因這事不需要呈現內文。$ [2 d1 K. \) [9 x3 d7 H
4 ] j2 F, O/ e5 o
( K3 o( o; u6 [
) J" B. k0 ~! q$ Z

+ [/ g2 ?) `2 w6 L# P! F, H1 b% T; n# n, R( v) c3 g
蕭雨三少校確實在憲兵單位服役,且於民國四十三年五月廿日留下了營升紀念照片。
& P8 C: J: V) c! h$ ~" E: D且在日後成爲憲兵201團中校副團長。: A1 a* P) n; W, |. U# ^/ B
! U+ j% p7 j( w4 t) J+ U而蕭雨三少校也經陳雲長官詢及憲兵前輩證實爲蕭山令烈士之子:
4 f: x2 w' I; T" H/ l0 Q- Q3 {# a; ^
陳雲長官:% v, i0 _7 b/ P* O, L4 D: ]
) g, S3 ?1 x \: a7 F6 |6 {一、網路資料大體無誤,蕭雨三確實是蕭山令二房長子。
& t5 o4 {; O, n
' Q- n. n) l7 R7 X9 g7 A+ D! u, A二、民國38年局勢丕變,駐江西憲兵15團團長吳輝生奉命南撤,為穩定地方留下一個營在江西,遭老共圍攻殘餘部隊流竄山區打游擊。
5 y; K- e6 j @0 R! F
6 y' `9 J: @1 X0 m( V' z* E三、團長吳輝生率兩個營及直屬連撤往廣州,途中奉命派一個營壓運武器往滇,這個營不幸被殲於途。
' G# N Y+ ^8 }/ p4 M+ i9 ~7 O1 m8 w
四、大陸即將失陷奉命撤離大陸,兵慌馬亂多數官兵執意入瓊,吳輝生決定經香港轉澎湖至高雄;( t1 U1 J- t3 L& b( J- }
一個完整憲兵團由江西到台灣只剩下兩個連,蕭雨三就是15團來台殘餘部隊之一,當時職務是憲兵15團特務連中尉連長。2 ~6 X _3 `7 F! |
" N# Z3 D+ j8 Z( p6 ^3 B3 m) {% @
陳雲長官及憲兵前輩所述的四點又關係了憲令部由南京撤至廣州再撤至四川成都的整個戰役及編編,卻也與蕭雨三少校來台成爲憲九團連長的過程。 n- H V. ]8 M. J
以下就長官前輩所述來分享給各位學長們。
\% D; @- J" J/ E5 p8 U# t6 J
1 \+ C* S: m$ h根據前憲兵司令黃珍吾中將所作『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由首都轉進台灣經過報告書』中的附件可看見憲令部遷台過程。+ R) B1 [; R% h" _ U
6 x0 ^* j: J% T) [+ Q ( }7 b& {% Y" u
) p: n- `' Q, V# P3 L
(由於網路上有太多擅用他人圖片,說得用得好像屬於自己的,所以我就不貼出全圖,只貼整理過的簡易版。)
* y/ H+ k+ U( a U
. F; c" ~: A2 ^4 x- h$ f因有關蕭雨三中校,所以圖片中顯示出三個單位。
7 }0 Z7 O# c7 X. M3 b# M d( @4 j# `
這三個憲兵團彼此間有相連關。
0 o' e7 h) |% X! i# i) S- i, f) n! Q憲九團,憲十五團,憲二十四團。0 j" o6 l+ b* G
0 @' o# O! |5 s0 r) q& {: F : C! q1 f. C9 D( P6 X
附表一
/ c) w- N6 u0 }: H$ z% H3 ]& a9 v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南京轉進前情形一覽表2 k. a3 [2 ]0 u! }: F& B5 |
這是憲令部要自南京轉進至廣州前的憲兵部隊,報告中說員額有六萬五千人0 b' |8 Z' ^+ W1 ?: R
憲九團-在上海# q' J+ a5 t' x/ b
憲十五團-在江西九江) A- j( [7 U/ r4 Z
憲二十四團-在四川重慶, {3 j. A8 p& ?. A. I
這裡說的是憲兵部隊的所有駐地與任務,所有憲兵部隊這時仍是完整的。6 ?5 s3 O! I' p2 |
: Q5 a1 [9 p3 c8 U& S+ J0 r附表三1 C! C) Q8 J' y% _( D$ j7 ^& P
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由京至穗時期轉進經過及損失概要表& n0 E6 q# M2 t7 J( A; P
憲九團-該團於上海之役配合國軍作戰,迄五月二十四日隨國軍撤退來台。損失官兵約五百人,輜重武器三人之二。(整團快打光了)
! z7 c" M7 z$ b憲十五團-該團於江西轉進時改編以擬補於他團 ,; H" M8 F8 n- Z& X* s* f% I
憲二十四團-該團仍駐重慶原防未動。1 v' m5 _. y0 a8 Q7 e- d
4 W% d- A+ C( [/ d
上述說開始撤退時。且撤且戰且走,憲九團在上海已快打光了。 s# q* l' y1 C4 w, D/ @" ?
憲十五團就如陳雲長所述:
Q- ]7 |! \8 h9 |* N, e吳輝生留下一個營在當地,遭老共圍攻,又派一個營壓運武器往滇,這個營不幸被殲於途。
( ~$ `# ?5 `8 k+ o- ?所以吳輝生手上只剩一個營及直屬連。
r# S# {. y& }# h6 G1 Q
9 R$ b% G. O0 _: f9 _1 u; {7 c所以部隊要改編,請接著看8 |& n3 D. i) W" m
2 j9 R: ~$ M! R8 m附表四) {6 N* W" O( m% L7 f7 C4 D
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由京至穗時期改編概要表7 S4 _, N! E6 l
憲九團-團長由蔡隆仁改爲丁挽瀾(了解憲兵史的學長們應該不陌生)。/ G- e" [/ o% H" a0 Z% @7 ?
該團上海之役損失甚鉅,由憲十五團及憲獨立三營,改編撥補二營調台整訓。; u' M+ E5 w# N' _5 t) Z6 N
憲十五團-憲十五團團長是吳輝生,下方的沙吉夫是新編後的憲十五團團長。 8 V# ?( A7 w4 X5 p) b0 O& J+ F$ l
沙吉夫又是誰?文中寫道:
B" }1 x4 p( {& c1 [* P一,原憲十五團改撥補於九,十二團等團。
0 g- V3 x' L( [. v1 \二,新編憲十五團係由原憲二十四團改編而成。6 S1 Z3 t( [% \6 R- f+ G# i' r
所以沙吉夫由憲二十四團團長,因改編而成爲憲十五團團長。+ p, |' q( b, i! P2 ?
(所以憲二十四團就從憲令部的戰闘序列中除名了。). [8 ^- y; N# q& R+ g# U
, U, i% ^7 N! D a) v% q0 e; u從附表四可以看出吳輝生的憲十五團殘部編與憲獨立三營改編成爲二個營,『調台整訓』編進了憲九團,而來到了高雄。
- z$ t5 c, [4 p1 a4 ~3 O! j我猜測就是在這個時間點,應是吳輝生帶著蕭雨三及憲十五團來台,而使得蕭雨三與憲九團有了連結。; d* L7 W" b9 u: i
就如同陳雲長官所述:『吳輝生決定經香港轉澎湖至高雄』,因廣州離香港最近,搭船來台爲合理路徑。- H3 n1 S9 W! p3 J
# A; g) {) w2 C$ ~" S3 w) E0 I
附表六
( `% z& `, D1 P5 T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由穗至渝時期轉進經過及損失概要表4 Z' D1 b( D6 [7 Q/ ` M: T
憲九團-仍在台北整訓
y! ]$ u8 Z+ Y5 t+ [- W* l憲十五團-仍駐重慶服務。/ v. @* c8 [2 B& t, m [
在重慶的憲十五團已是由憲二十四團改編的,所以原駐地任務不變。
$ K* i1 t0 f8 |: I+ j% n5 L
( r9 R7 f( G% d1 n) a) M5 \附表七% i( s% _( k: O, |9 h ?
+ T( V5 n1 S4 N; {, S8 N4 U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由渝轉進後之經過及損失概要表
1 | T3 w- v6 g$ x; K憲九團-仍在台北整訓- M7 ^& n2 B `: u0 }3 R6 k# G
憲十五團-全部損失。
) D, S- `7 @# c" b# O8 t0 x" b' |) k7 U+ ?# `: l- U8 S- W& h
附表八1 ~" j6 Q/ f# [( n( e6 F8 Z/ q
* y) }! Z+ k. e
憲兵司令部暨所屬單位至台後改編概要表
* G0 v' W: M4 Y& \
4 L5 z& X& k( H- @! O4 o5 I" K7 O
4 f4 q. Q+ U8 |" L9 U
4 e+ w3 s9 @3 p4 ]6 S- i$ k7 F! G; [* ?8 p0 D5 f- A
說到這裡學長們覺得故事是否結束了,我認爲告一段落,蕭山令烈士之子蕭雨三來到台灣,個人認爲應有受到父親過往的同袍或部屬的照顧,個人認爲丁挽瀾長官及吳輝生長官兩位的較有可能,且我判斷,蕭雨三有可能以中校副團長退伍,這是個迷樣又有趣的事,也許就讓他成迷,或許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