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44年元月18日7時58分,+ M7 N: A0 H2 h% z
中共集結陸軍3萬餘人、艦艇150餘艘、飛機200餘架次,7 l G' Q5 S3 Y6 y
三軍聯合大舉進犯孤懸海門和大陳島間的一江山,
N& [. F- {1 b( C2 k, t並以絕對優勢兵力強行登陸,在60餘小時的激戰過程中,6 M6 Y' Q- m# q l
這個面積約1.2平方公里的小島上,人海、火海蜂擁,戰況慘烈。* h, @9 b1 F% ^+ l3 X* z6 v
' {! @0 J. D/ F守軍司令王生明將軍率領所屬官兵拚死迎擊,2 @& ?6 z; P, Y' b; b& r' {/ i
共軍人海、火海連撲3天;20日拂曉,共軍再增援500餘人做第3次總攻擊,3 `* e" C" C3 [
至下午4時許,距一江山陣地僅50公尺,王生明率殘餘傷患衝鋒肉搏,
3 Z% z t: `9 ~6 e/ v8 ?# t2 z直至彈盡援絕,引爆手榴彈自盡,以身殉國。
* `- D1 `8 o4 X5 M0 z中共在這場戰役首萵艦峇T軍聯合作戰模式,
3 L# c( S6 Z$ L9 C) w對一江山展開大規模攻擊,並採汽油彈戰術,
8 T P3 K; B% t7 T先用火攻,再用砲打,炸過以後再投彈,
' f# J4 t. {- B/ s: S歷經61小時12分鐘的激戰,雙方死傷將近5千人,0 U$ k- x0 P8 O7 H6 E$ }+ i7 B
戰況十分慘烈。一江山其實只是寸草不生的大岩石,) [) X8 d5 v, C3 Q4 B
僅1.2平方公里的小島中間被海水一分為二,因此稱為一江山。3 _; J/ A9 z, z6 J
戰役第一天,共軍對此彈丸之地發射5萬1千餘發砲彈,
4 q& E% I6 _' K! ^並投下500磅炸彈500餘枚,平均每平方公尺落彈達17發之多,
% A! Y- m' `: l( q# ^2 Y: ^再加上3萬比1千的攻守兵力,從這些數字看來,8 _/ a, g- _2 O6 K
一江山守軍必定將戰力發揮至極限,才有如此輝煌的戰果。! H" I% N- i( q5 s" n2 r
一江山雖是不毛小島,作戰規模也不大,但留給後代的經驗教訓卻意義深遠。4 Y% }2 g+ z" n7 ~: D0 g5 ^
I! U! S% D2 O3 e* e7 N4 C- V
一、島嶼防衛作戰須爭取制空、制海權
5 R( D# [% ^, d1 a$ B, A3 N. q1 b海島防衛在本質上為陸、海、空三軍聯合的守勢作戰,
5 D+ ]5 C! \2 F0 m守軍若能擁有制空、制海權,攻者在集中裝載及海上航行時,
9 H, f `2 v. g9 O& s6 _9 R. K必將遭受防者的先期攻擊或攔截,戰力嚴重折損而缺乏勝算,: u1 {# D* `1 [3 r! G
甚至可能無法發起作戰;反之,若攻者能掌握海、空優勢,
7 ~1 W8 B4 J1 H7 k9 W7 V9 R則海島地面守軍將陷於孤立,情況極為不利。
2 R" V8 E7 m- x3 S r3 d _: F/ c: b$ ^
一江山戰役,共軍因擁有局部空優,享有行動自由,
% Q B8 n2 z: r先以海、空聯合攻擊削弱我海軍實力,奪得大陳附近制海權,
/ C X6 h3 }, b8 C o復集中絕對優勢兩棲進攻兵力進犯一江山。. C" B9 v: }$ A
戰鬥關鍵時刻,又藉空優之便,出動機群輪炸大陳,. K/ F/ [# g& K$ ^6 z5 C
斷我海上增援,孤立戰場,使國軍無從挽回一江山的陷落。
- G' ^3 E# a# q$ P$ q$ ^所以,不論是從理論或是實際經驗的角度觀察,
; k5 Y+ [- a9 t. l島嶼防衛作戰想要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全力爭取制空、制海權,
b; E; Y" O* L6 `8 L這也正是國軍建軍規畫一直以制空、制海、國土防衛為先後順序的原因。. l* p3 x5 @3 D4 H9 P4 \" T2 h' v
5 {2 }+ T* C1 @' A* O二、島嶼防禦端賴官兵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 * N; ?6 r2 S8 d# {1 B9 a( ]; L
除軍事實力及部署上的因素,官兵是否有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
# J' t* a2 Y) C4 i0 |更是島嶼防禦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 K. }7 t, G; d, x3 t
島嶼防禦本質上為缺乏海、空支援及以弱敵強的獨立作戰,, D7 @/ \5 ^5 k. t2 V
守軍官兵心理上極易陷入孤立而恐懼的不平衡狀態,. `; B+ e% |3 b7 c) @8 ]" p
欲使任務成功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使官兵了解3 y. B' z& G& q& d1 n
「退此一步即無死所」及「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 s) k( M3 A! o# n1 u5 h( ^
堅定有我無敵信心,鼓舞高昂戰志,5 R- f' V8 M5 M7 @: E
激勵與陣地共存亡的決心,才能有成功希望。+ W+ B- N- f2 }4 a. v0 r
海島攻防,雙方皆屬背水一戰,防者固然退此一步即無死所,
0 ^0 `6 G0 e# O" d q; K兩棲進犯之敵,不但補給與增援不易,
0 L, n3 k5 @7 k: Y* M# K2 k且受海上運動顛簸所造成的疲憊與心理恐懼影響,
8 A6 q" u" u2 [" h% m, z( T精神也同樣處於脆弱狀態,「勝利通常屬於能首先挫敗敵人士氣的一方」,* z; t. b2 O, }' d( \4 S
「精神力為物質力的必備條件,務須先處理好精神力」。
0 l' c: g, @. f因此,島嶼防禦特別應激勵「同島一命、自力更生、堅持到底、死裡求生」
}# E8 P% c% C8 L9 I的信念。在部隊處於極大危險時,戰場恐懼的想法總是最強的。
* M6 Q& b( F& u0 F然而,從一江山作戰結果觀察,我守備部隊千餘人,4 a; F& }$ [. k; J- _
在面對敵人持續海、空轟擊及5倍以上強大兵力進攻的極不利狀況下,. E' ` K: k1 E9 x2 f R
沒有任何一人畏戰,更沒有任何一人投降事敵,
$ q* Y. W% A$ f. ?2 F4 ^$ H不單是守軍司令王生明負傷不退,堅持到彈藥用盡才自戕殉國,
' k+ s: e- }# t0 p2 x全體官兵更團結一致孤軍奮戰3日之久,直到壯烈成仁而後已;
- h% n# \7 v& i5 c5 \一江山先烈們如此頑強的抗敵意志,堪為國人學習典範。
+ `6 Q9 H& R" N: i. n6 Z- P6 E* ]: O
三、扭轉中共犯臺意圖; x6 g- h' Q- X: C
這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慘烈戰役是共軍與國軍的地面決戰,
% g$ c3 t" G+ q中共陸海空三軍首次聯合作戰,先後準備3年、偵察3年,並延後3次," R8 x% F- P F' }( R# J
直到民國44年1月才發動攻擊,卻遭一江山全體守軍寧死不退的強烈抵抗,) f, L/ J0 p+ l' f6 K
且因一江山烈士堅強固守,使中共犯臺圖謀,不得不重新估量,1 ]0 F% k- c6 `: C9 a
因而維持臺海半世紀的穩定。當年蔣緯國將軍就曾指出,# r& t) V$ o) G1 v$ R/ L
一江山戰役是兩岸對峙五十年的關鍵,
3 J1 t7 W& m2 J+ C, L7 \' g在歷史、文化和心理方面都具有不可磨滅的價值。
3 R# H4 ^( I$ N# D @時值一江山戰役五十週年紀念,回顧當年戰況,, `( H4 U1 O/ W1 R9 W6 ]
國人除再次緬懷先烈報國赤忱外,) O; i; [/ F7 T5 v
更應記取抗敵意志決定戰爭勝負的歷史教訓。
8 B% Z4 Y/ f( N, ]' c3 U4 w! R' V/ b" _& |8 r
8 C3 V# ~" s: }8 g7 M2 y
一江山戰役大事紀 * x' z9 r5 ^4 ^
5 o3 F8 a7 K0 @6 C/ p' v; h
民國43年11月1日中共米格15型戰鬥機10餘架次,2 N1 }) h2 C t- A" |, d z
掩護轟炸機TU2、TU4等13架次,: v" d8 }4 H1 I
首次入侵大陳島,轟炸島上設施及泊港艦艇。# X9 S- }4 {- U) a
11月7日 國防部長俞大維先生於上午抵達大陳視察駐軍及慰問傷患,
, }+ M; X+ r# h 下午6時乘原艦前往一江山視察防務。
1 p2 G D) Z2 t- F4 I' |. U( ]" K1 | 11月15、18日 國防部長俞大維先生兩度與美軍顧問團7 |# o1 i+ v" c2 C3 l: f
蔡斯團長晤談外島問題。 x9 E3 N! K7 E: R& }
11月20、23、30日國防部長俞大維先生三度與美軍顧問團. e7 c$ D: _5 J
蔡斯團長晤談如何加強外島防務問題。' i- g# S. Z- g, d! D8 P
12月20日外交部長葉公超先生與美國國務卿杜勒斯# i+ Q o& w9 b0 o+ h
在華府簽訂「中美協防草約」。1 ]' Q3 H: x' c0 ^+ s" j6 a/ e' _
12月20日王生明司令帶領我駐一江山官兵代表150餘人刺血簽名,
8 P7 ^2 v( t7 L 宣誓效忠國家。) v6 G3 d/ x" T$ `# H- P
1月1日 一江山司令王生明上校膺選國軍第五屆陸軍戰鬥英雄,: }6 f5 t4 t# }0 K
於臺北接受先總統 蔣公表揚。( ?5 w( i8 g; q3 q
1月3、4日 國防部長俞大維先生兩度與美軍顧問團
$ k0 W6 X7 U( o; _% c 蔡斯團長商談有關海軍換裝、兵員補充、
# g$ y y$ i3 e1 b( I$ S 5吋砲以及外島防衛計畫之檢討。
: s; _) [8 ~: Q( k% g3 o, C; b 1月10日 共軍空襲我大陳島,我在大陳的制空、制海權完全喪失。( F* M6 Z; g. D: Q
1月11日 共軍以海防砲艦於下大陳之竹嶼海面進行搜索,3 \: s. d7 ~! q: u
同時並行空中偵察任務。
. d& I X7 ]2 A" z 1月15日 我軍偵測發現共軍通聯極為頻繁,大戰爆發在即。
# O4 h- e% l) f9 s 1月16日 頭門之共軍機艇2艘向我一江山之向陽礁前進,
8 i: K0 b+ L3 p' ~ 經我砲擊冒煙後退去。/ u7 j& f' Y; x+ b1 K& b: f
1月18日 共軍機群於7時58分開始對一江山及大陳島進行& h& m1 p4 m4 y: r0 ^
連續轟炸等攻擊;8時58分頭門共軍以火砲開始向我
' H9 N. `' n& W4 R6 |9 N r& Z 一江山射擊,同時又由田澳方面駛出共軍艦艇五艘6 m2 h1 L- E, X3 h1 F2 E
加入射擊; 12時10分∼14時35分共軍火砲、% ~5 q e* Q4 m8 t
飛機持續攻擊一江山,一江山已全部為共軍炸彈、
6 x* K0 @/ |/ Y4 b' i* J/ a 火砲所籠罩;14時30分∼16時25分共軍主力分別於+ K" |9 V& N* G
北江山向陽礁至海門礁間登陸,一部在南江山登陸;- O' P9 a) r3 C ~$ Q4 B7 y! O
17時5分∼22時57分一江山守軍進行逆襲及我空軍
( d2 ]) `/ U$ b7 l5 l 巡邏機3架轟炸頭門及一江山之敵軍軍艦。
" C) h4 x# p; g5 u+ R+ G- U( i) a/ s 1月19日 6時31分∼午夜,頭門共軍火砲開始對一江山射擊,
1 \( T( O7 A- T* v7 g 132及95高地兩據點陷落, b0 d( m; @4 \
僅司令王生明上校據守之121高地仍堅強抵抗。2 y) ?) Q( P7 z8 T. ~; G% W4 L6 j
1月20日 24時我一江山守軍於孤立無援之狀況下," g% v% Q& ^% i( s. {8 G
死傷千餘人,與絕對優勢之共軍戰鬥計52小時又44分。' ~$ G% x3 R3 y& m" B, J
2 u+ s. f3 ]* \: A& ?; n0 B資料來源:國軍歷史文物館; L8 T8 p* X0 V0 p( t: `5 F
8 X7 e' }7 t$ a% T( |[ 本文章最後由 陸戰憲調士官長 於 2005-9-29 07:07 PM 編輯修改]
0 h7 I, k( V Y1 |
' t0 ]! O* s& M8 D- {2 j[ 本帖最後由 asun 於 2007-11-20 22:00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