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60~67年服務於憲兵司令部情報處,近七年擔任參謀期間處長分別是,王0甫上校(中將副司令退)、石0上校(警總檢管處少將處長退、校友會長)、陳0儒上校、馮0修上校(201指揮官、國安局中部少將督察)、方0存上校及王0甫上校(204指揮官回任)等六任五位處長。1 a$ ?1 ?" T( @& o! x7 Y, L% x
在那個年代除非外調,上校在憲兵裡晉升少將缺額極少,僅201、202指揮官和警務處長三個缺,203、204指揮官還是上校指揮官階。情報處長職務是部內外派佔少將缺優先人選;因此,檯面上下明爭暗鬥撥濤洶湧,陳0儒、方0存兩位處長,任期都不滿六個月先後黯然退伍,這些情況看在眼裡自然是膽顫心驚,也是筆者不願意搶先佔中校缺原因之一。4 p; X; X; C, F9 E, z
司令部的參謀不談官階大小,只受科長、副處長和處長督導、考核和管轄,同處或其他各幕僚單位參謀各有職掌,彼此間只能相互尊重、協調,他處(科)長也不能以官階施壓,這就是所謂「參謀無大小」;長期的幕僚給筆者個人一個深刻的感受,能幹的幕僚(筆者除外)好用,業務主管業績考量不肯放,因此中斷經歷發展有限,最後只能走專業一途;不堪大用幕僚盡量往外放,結果卻是學經歷俱全升遷無礙。' R/ x6 o! s3 G0 c
當個「業務」幕僚其實很簡單,把份內業務辦妥就夠了,該上班上班、該下班下班,年資夠了外放當部隊主官歷練,或混時間等待屆齡退伍;筆者因為剛結婚不久就調高司參謀,圖安逸無意再下部隊受苦,硬把自己搞成「計畫」參謀,用意很單純,只想短期之內沒有人可隨意接下我的業務,至於能否升遷則非所考慮因素。結果「改編調查組」、「革新情報裝備」及「組織退伍憲兵」的構思,在長官的支持下我做到了,也因此在情報處近七年參謀日子裡,出了不少非品德汙點的皮漏,都能安然無恙的度過。 5 g5 @8 a. R0 t. ^# K' a+ g0 _有太多屬於個人甘苦談的故事,容筆者不以時間序慢慢回憶撰述,也許零碎卻是真實無掩飾,退伍都廿年說出來應是無妨,本篇權當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