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憲兵戰技四十八式

[複製連結]
MP476 發表於 2005-7-17 19:07: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70117|回覆: 41
憲兵戰技四十八式. }+ `: R$ U: ^
: [  j! ^/ B  J$ G
憲兵戰技四十八式源流
, `7 K7 k( }/ X! l: |# W4 v% S( g9 C, w
憲兵部隊以往在整飭軍紀、協警維護治安、打擊犯罪,皆有輝煌的成果,而這張漂亮的成績單背後,是所有憲兵官兵平日精實苦幹、嚴格操練的結果;憲兵弟兄們除一般的戰鬥操練外,還要接受各種自衛與制敵的近戰技術的特別訓練。; N# O0 U. m4 j
為使我憲兵官兵在勤務及戰鬥中,能保障自身安全,進而克敵制勝,順利完成任務,而由中國傳統武學中研究發展出的憲兵戰技,其中包括有擒拿、奪刀、奪槍、摔角四類,原只有十大式,前司令王中將有鑑於治安日益惡化,??事件頻仍,為能順利達成任務,確保自身安全,強化部隊戰力,特於民國七十九年四月間指示充實憲兵戰技,使之更加完備,至今已發展成四十八式的戰技,同時為了落實四十八式的戰技訓練,憲令部於民國八十年六月起將四十八式戰技列入年度體能戰技測驗項目中。以下即將這四種不同型式的戰技,針對其起源及精神作概略的介紹。
2 y9 G+ W  k! ?9 p1 L/ {! `6 \5 j, e$ N3 A, h$ a2 z* E% Z

( g  m: _2 m  h( h3 Z( J3 N摔角術
8 ]% W' [4 l3 M8 _' q( |5 P! E) U# W2 h9 W
『摔角術』乃徒手角力的枝術,古稱角觝、觳抵,據史載其演進為訓練戰士較力之術;憲兵摔角術始自民國廿一年,憲兵訓練所成立之時,因鑑於此術有助於憲兵執勤之抑強制暴,遂延聘國術界先進專門教授,成為憲兵官兵普遍修習的技術;在臺復校後,經潘文斗先生精心研究增加『背負摔』、『肩負摔』二式,術式運用成效更加卓著。摔角是一種全身激烈且具技巧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時有遭遇不意之襲擊,為求生存必須具有自衛能力,摔角術正是一種攻防迅速,抑強制暴的自衛術,在戰場上亦屬近身格鬥,克敵制勝的戰鬥技術" V5 M8 @& G- R6 E9 ?: h, v/ |

! e" N# e) ?8 o) N) ]# s8 x6 F' S
' c! d7 N! R; }% Q0 x; Q! z' M, A2 q5 P% a1 R9 O
9 T% x6 I( j  B4 m0 q5 }4 O! @
- H5 j- `% K* E
在訓練上,應有淺入深,由易入難,循序漸進,按『摔角術式』、『倒仆方法』、『對練』、『應用實習』等程序實施,方能動作正確避免意外受傷,尤其『基本術式』為摔角初學入門,目的在習練功架、合肘力量,進而領悟移步,故須反覆練習,以充其『氣』,而紮好根基。
  [# z. ^+ E' }2 {, q0 W
# g. g# P' l* t: _6 B2 u
4 [% e9 w4 l+ I7 S1 A! S1 r: T- a( k( V* k8 ~* L3 _) [0 E8 {
摔角術:一、手技摔倒法–《1》肩負摔。《2》背負摔。《3》右(左)蹦摔。《4》右(左)橫步摔。《5》前進捋腿摔;二、腰技摔倒法–《1》上腰後踢。《2》下腰後轉。《3》原地抱腰;三、足技摔倒法–《1》前進踢。《2》後捋推。
& E9 Q- {- O5 m) [
3 {; C( h, v' }8 e5 b- A8 K2 C1 s' D
擒拿術
4 d. y+ ?# `" D; J) y1 W# \  Y0 |* X% r% T( I5 E
『擒拿術』,源出我國『拳術』,是將其中有關擒拿之精華動作摘合成的一種徒手自衛術,初有『分筋術』、『搓骨術』、『黏拿踢法』等名稱,迄民國廿一年中央國術館始將其正式命名為『擒拿術』。: ?# @$ I& ~, L* I, o) q  ^# ^* |# H
擒拿術在消極方面可強身自衛,且解脫反擒之能;在積極方面,旨在克敵制勝,消滅敵人,安定社會。+ w$ j8 {  P: E* b$ @5 e
擒拿術在動作上是運用『反生理』的原理,對人體之局部如指、腕、肘、臂、喉、膝等部位加以控制,使其痛苦失去抵抗力,在方法上講求借力、借勢,注重鬥智而不鬥力,製造機會、運用智慧、出奇制勝,且不限於一定形式,要求迅速變化,隨機應變。& N" P4 d/ J) I" k9 k' |- @
; b4 R6 T: ~# G7 V! a
9 ]9 b2 @4 s1 {9 f; ?5 N9 P
# J9 L0 _# f6 _- B8 U
『擒拿術』包括了中華國術的精髓,發展至今已有廿四式包含人體全身各部位的反制動作,在平時訓練上,應先對人體脆弱部位有所了解,進而加?『力道』的訓練,尤其是手的握力上,要多加鍛鍊。! b& O- g) x1 v, G; p9 Y+ e

7 r/ s+ K( L+ b! \0 U5 G3 J; O" Z5 H8 o& D7 W! V" R
. m' r* N' {( a: L4 O
擒拿術:一、主動擒拿法–(一)指部:《1》分指。《2》壓指。(二)腕部:《1》腕部大纏。《2》腕部小纏。《3》前壓腕。《4》後擒腕。《5》左翻腕。《6》右提腕。(三)肘部:《1》握手挾肘。《2》拿腕挾肘。《3》接腕壓肘。《4》擒腕鎖肘。《5》制腕壓肘。《6》扭鎖鎖肘。(四)臂部:《1》扭臂法。《2》轉臂法。(五)喉部:《1》前鎖喉。《2》後鎖喉。二、被制反檎法–《1》前髮反檎法。《2》後髮反檎法。《3》領部反檎法。《4》肩部反檎法。《5》前腰反檎法。《6》後腰反檎法。6 E$ U+ h7 ]; J

: h5 e5 v# F* Q: m4 s0 e+ _# V
- E$ r8 P- Y- a2 g7 q# |奪槍術9 K9 z( A6 Y+ m9 t/ Q: l+ S, G

2 L  h+ H  u5 o" L0 _% D『奪槍術』主要在瞬間轉危為安,扭轉頹勢,在訓練時除瞭解其中之技巧,應變方法,更要把握下列三項原則:一、正確判斷情況,對當面之敵詳予分析其弱點,配合環境及時間,衡量對象之體力與精明程度,始可運用。二、奪槍動作在實際運用時,先求安全、次求變化,首先確保『自身或他人身體』的安全,奪槍時動作稍有遲緩、慌張,瞬間即會招致危險。三、鬆弛敵之警戒心理,外表懼怕,內心堅毅,謹慎注意乘隙以進,出其不意奪下敵槍。此外奪槍術之實際運用,乃係敵持槍作威脅時而利用機會將其奪下,絕非敵人射擊時,前去奪槍,徒逞一時血氣之勇。
8 z0 b/ A6 j3 M6 S9 k/ S! L" z5 e0 ]4 A6 {0 Q
: }$ p/ [# y/ A2 y

8 V4 O/ x. X0 Q& b% E7 h5 c4 R* g4 C4 g0 d0 w* z
奪槍術:一、對立奪槍法–《1》對立斷指。《2》對立壓腕。《3》對立扭腕。《4》對立頂肘。二、背立奪槍法–《1》背立繞臂。《2》背立推顎。三、乘人不備奪槍法–《1》乘虛抬肘。《2》乘虛頂肘。+ t! S% j6 G, \/ f1 s& _' ^) f- Z
; k- ?' u3 }4 e2 e* B
2 B3 c, ~, j/ d5 ]. I0 O7 p" `5 T
奪刀術
1 X* X1 a- I& E- `4 ]
" C) d$ r) [8 w0 P4 j5 u『奪刀術』的教練,主要在習得徒手博鬥之場合中,籍靈活的身手,快速的動作技巧,將持刀之敵人施以反制奪取刀械,解除本身危機,順利達成勤務;操練時,尤其要注重『閃躲』方法,掌握敵人之動作,準確的閃躲。另外,果敢精神的培養甚為重要,有膽量面對持刀的敵人,使敵人懾服在大無畏的精神之下。
/ m9 x$ u: Q. i& X" G
  K' B  X& d8 n8 h1 N% e4 `
( k+ O0 B% R& b' y% q+ q! ^/ s
' R  e! W2 }+ B3 X
/ Z2 s9 M7 R# O. \
奪刀術:一、上刺奪刀法–《1》上刺壓腕。《2》上刺鎖肘。《3》上刺捆臂。二、下刺奪刀法–《1》下刺執腕。《2》下刺壓腕。《3》下刺斷腕。7 K1 Q5 `+ i' }3 m$ b! P

% O5 @% L5 z7 l2 c" O& Q4 N, L) F( e4 a2 v' r

3 D, m& a" b; n! B: y# W( `  ]) \4 N+ r9 {
& g) z6 c4 ?; M5 @. Y+ w; g
資料來源:中國憲兵
德華 發表於 2005-7-18 14:15:43 | 顯示全部樓層
現在中心縮短成5週應該沒能學到多少式吧
jojonick 發表於 2005-10-5 15:12:32 | 顯示全部樓層
學長為什麼要把教官的臉塗黑呢?不懂.....
: D" _8 h  l2 I不過我還是認的出來,
! G4 \, E3 @6 d# x* H2 k圖中一名教官姓"賴",他是我在中心時15連的連長,
1 |! ^3 l+ O, i人還不錯!
施純佑 發表於 2005-10-5 15:30:34 | 顯示全部樓層
是的,就是這些,每天都在練,但是我們還學柔道,摔的好慘,我的道服還一直掛在衣櫃,我從小學開始是學跆拳道的,沒想到在部隊還要學柔道,說真的,像我沒學過的很容易跟實摔混淆。
LEO 發表於 2005-10-5 16:59:43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這些圖片/ E3 F: V2 u9 O% f- F
真的不好意思,有點給他忘了
六合 發表於 2005-10-5 17:35:22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跆拳道為了性命,咬著牙,我也一定照辦。
MP476 發表於 2005-10-5 19:08:32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jojonick at 2005-10-5 15:12:
& U1 R( N; X. g4 Y: { 學長為什麼要把教官的臉塗黑呢?不懂.....2 r6 D5 B6 v8 D7 N8 C2 ~4 _2 c  {
不過我還是認的出來,% `, B" U  L$ ^2 G/ T) [
圖中一名教官姓"賴",他是我在中心時15連的連長,
( E: y8 X% A: R" T人還不錯!

+ z5 f% m4 i$ o9 X6 d/ s. r照片中的示範教官皆為現役憲特或己退後憲特,為保護當事人避免身份曝光,故所有正面露臉照皆以塗黑處理
 樓主| byronliao 發表於 2005-10-24 00:01:40 | 顯示全部樓層

憲兵戰技四十八式

我是戰技48式末代兵8 J* U8 |; @3 p4 O7 s
結訓前
9 M9 t5 J, _2 X5 g突然要我們改24式
  W$ |" i. p+ x& `! ~7 f' A" v! o它X的.........全亂了) C5 [  ]* u" y  o3 B# p( M4 @- k
467也是第一個進憲校的122期第5士官隊!3 c' \! m& z) g: p6 ~
我們也是第一批受海巡訓.......最後的一批到的新兵, h0 [; ~8 H: g, y  P5 K8 ]

1 k' B3 h1 Q2 L" w[ 本帖最後由 MP476 於 2006-7-15 10:10 編輯 ]
justuse 發表於 2005-10-26 23: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謝謝您的分享 雖然小弟未當兵,不過可以學習到此技藝, 是我的榮幸,謝謝您囉!
寧安 發表於 2005-11-14 23:19:10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MP476 at 2005-7-17 19:07:  S1 G5 s$ @" Y4 x$ k
憲兵戰技四十八式
# ?; M2 Q/ Y4 q' |. k; i) g& ~- O* n+ d7 q0 V; ]2 F
憲兵戰技四十八式源流1 b  N( D2 a# Q, v8 ]9 F9 Z: w+ ]7 L

' \; F$ Z$ r' @- x$ e憲兵部 ...

% k# k# `) y$ y, r9 P6 K
" Y- R. K+ j3 `- l# _>MP476大大; 太經典了, 上了這麼久本網, 終於找到完整的憲兵戰技四十八式; 真是慚愧... 國小時學空手道, 國中時學跆拳道, 當兵時學憲兵戰技四十八式, 真是人生豐富, 雖然下了部隊後還有柔道實摔, 短警棍打擊術, 短警棍反制刺槍術, 進階棍盾攻防, 摔打拿綜合打擊術... 但還是首推當年在憲訓時就是學這四十八式, 最是非常懷念, 退伍久了, 已背不出來四十八式全部, 現在一看到完整篇, 回憶又來了, 真是太精采了, 給您拍拍手!!  
8 z1 e3 }7 m4 I' o3 b! S# d( U' Y- Y; X% @  M: o2 n
( |  @, ]. ?  f! X
) C/ ]$ w$ v9 i% P
$ d. L2 J: b$ C( @3 W4 g

6 w( Z" t& f; U  q- K, n
- e5 S! V5 |6 a* V& q1 j. c- ?0 h, {
) I5 K: O; l& W) C梯次:忠貞445梯次% Q# K) p1 _1 W& Y
單位:憲訓中心>憲兵201指揮部>226營第4連>任務支援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7 c; @7 z6 r0 X" {8 _
駐地:慧敏>梅莊>松園>福山>大直警衛營>七海內衛連>寧安小組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6-14 07:26 , Processed in 0.27024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