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主辦人﹐我來寫第一篇吧。希望借此拋磚引玉﹐讓大家踴躍參與。
8 {" |1 F, z, a' e3 Q! n9 W! [( Z, b5 F' l8 H8 y
後憲藝文獬豸獎投稿---回家 e7 P6 V" L8 B
! k" n1 o. q$ `4 l9 I從小﹐我就喜歡暱著母親﹐在我小小的心靈中母親是我的保護神。家中三個小孩﹐父親比較喜歡忠厚老實的哥哥及家中的么兒小妹。我因生性頑皮好動﹐常常弄壞父親的東西﹐因此常惹的父親勃然大怒﹐被父親修理的四處逃竄﹐最後總是母親攔住盛怒中的父親﹐才讓已經哭的聲嘶力竭的我不再挨打。或許是因為父親的嚴厲﹐讓我對父母總是有畏懼心﹐不太向父母表達內心的情感。也或許是排行老二的關係﹐不像老大或是么兒那麼的顯眼﹐在家中比較不受到父母太多的關注。因此在個性上﹐我比較獨立﹐跟家裡的關係也比較疏遠。
8 g: T: u" y W- ?
! A8 O0 W u8 B# D% g7 S從小學開始﹐除了些許比較特殊的情況﹐父母會送我上下學﹐大部份的日子裡﹐都是和哥哥自己排路隊上下學。到了初中﹐念的是一所設備完善的私立中學﹐學校裡面有學生宿舍讓遠道的學生住宿。雖然學校離家只有20多分鐘的路程﹐但是我央求父母讓我去住校。從此之後﹐我就很少回家了。! ^. ` `& d3 j6 |6 p
" t) J" e! M% Q* _5 x高中聯考和大學聯考時﹐父母問我需不需要去陪考﹐那時的我覺得父母的關心﹐反而是種壓力﹐而寧可自己和學校的同學坐學校安排的校車去考場。
o, t i7 H" ?7 [
7 ]4 {4 F! K [大學時﹐剛從聯考的壓力下解脫﹐初次享受到自由沒有壓力的空氣﹐我就像逃離籠子的鳥兒﹐越飛越遠﹐留戀社團﹐活動﹐朋友們的聚會﹐從來沒想到家中的父母。. r+ F9 |3 R7 T# T k9 d! T
! Z9 @# ~9 L1 |
服役時離家半個台灣﹐又剛交了女朋友﹐放了假整日沉暱在兩人的世界裡﹐很少回家﹐那時也沒怎麼想到需要父母。
- X D: h+ f6 Y8 U: V3 h x0 _( H% P- B0 M0 D
退役後負笈美國﹐從此和家隔了半個地球﹐離家越來越遠了﹐那時年輕﹐也不怎麼想家﹐也未曾留意到在離家時的那個清晨﹐父親及母親眼中的落寞和不捨。; c& s/ M$ ^6 M: g4 D; h& B
+ d7 X- \8 Y6 G2 w7 Z
一轉眼﹐研究所畢業﹐工作﹐結婚﹐成家﹐十二年過去了﹐我回地球另一端的家次數越來越少。以前印象中的父母親年輕﹐高大﹐健康。六年前第一次回台灣﹐父親見到我露出難得見到的笑容﹐母親則開心著挽住我的手﹐不停的告訴我家裡的大大小小的變化。
6 Z; q, A) w2 C: Q: w; \8 y C( l. @9 p* _5 y4 n3 w& ^ I( S9 x5 g
我出門想到巷口的商店買些東西﹐媽媽好似怕我迷路似的﹐叨叨的叮嚀我要怎麼走﹐要注意些什麼。
) ^ h# Y2 [4 P* K! |: X6 z* u ^) }2 t# y1 V
”媽﹐我己經很大了﹐這些我都知道﹐你不用再告訴我了”。我心裡有些覺得母親有些嘮叨﹐我這樣告訴媽媽﹐媽媽才不再千叮嚀萬叮嚀。後來想想當時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 Z) T1 S6 k: O) @" V" T: E3 g R0 \4 ?6 {3 j* C4 e7 p* p; ~1 l
出了家門走沒幾步﹐媽媽卻不放心跟了出來﹐要帶我去。牽著媽媽的手﹐走在傍晚的街道上﹐下了班趕著回家的行人和車輛在身旁呼嘯而過﹐媽媽的身影被夕陽拉長﹐在匆忙的人群裡﹐顯的有些消瘦。
% d% X' V- H4 a# t7 L) T& X3 b$ b1 f/ h% b& @
突然間﹐時空好像將我帶回到二十幾年前我初次離家﹐也是在一個風塵樸樸的傍晚﹐媽媽牽著我的手﹐帶著惶恐不安的我到學校辦理住校﹐媽媽離去前也曾如此的叮嚀著我。
c8 i7 V W8 s; C2 p- g9 w
6 G$ Z, a2 T5 N3 {, D2 L4 p望著身旁只到我肩膀的媽媽﹐赫然發現媽媽的鬢髮裡已悄然出現白髮﹐歲月在媽媽身上毫不留情的留下了痕跡﹐才驚覺我親愛的母親已不像從前那麼年輕了。
) `# i+ Z2 c6 \ \8 _: E* x4 c: u8 l6 `/ L0 _% n+ Y* @
雖然我們都己經長大了﹐但是在父母的眼裡﹐我們永遠像小孩一樣﹐永遠是父母放不下心的牽掛。而我居然不了解父母親的心情﹐自以為是的覺得父母的牽掛是多餘的嘮叨﹐在父母面前毫不留情的告訴親愛的父母我已經長大﹐你們已經老了的事實﹐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K/ S. M+ G4 y
9 S" t. f5 L; `& m0 h) C
十多年了﹐當我從自己忙碌的生活中抬起頭﹐再次注意到母親時﹐卻是因為媽媽近幾年身體不太好的緣故。再次的良心發現﹐讓我覺得好難過﹐好心疼﹐覺得自己真是不孝。1 q+ F3 b% s. @' @' {
+ x' A8 F: J4 Y: ?( \6 n: F7 |" N父母在﹐不遠遊﹐而這些年來﹐我卻是那麼迫不及待地想要離開家﹐從沒有想到父母在孩子們長大離家時的落寞﹐和渴望見到孩子們回家的心情。總以為外表嚴肅的父母﹐不是那麼的在意我是不是在他們的身旁。. B/ j4 j; _: O$ X/ b% X6 b
* o! d* y' E7 g9 l( h: J9 e4 A自從出國以來和父母相聚的時間變的好少好少,讓我忽略了這幾年來母親的快速衰老,猛然發覺時卻發現自己什麼也不能為母親做。看到親愛的母親身體及心靈上為病痛所苦﹐而身為子女所能為母親作的事卻是如此的有限﹐心中既徬惶又無助。這是身為人子心中最深也最永遠的痛。
2 Q( Z* ?4 ?5 y" O& w* ]8 h) l/ m' u% I6 M% }
離家這麼久﹐我想回家了。% |/ n& D$ T! {" \& T9 [4 y
6 y) N0 `* l, s0 q1 k* ~ i想回家再去聽聽那已經快忘記了的媽媽關懷的嘮叨。5 L0 L5 t. I! H- L% J' ]
( X( P% C7 t. q/ W想回家再去陪陪媽媽在傍晚時一起在家附近散步。9 Q9 W U& I: E, L# ]" b
! O6 p g$ q$ c2 R4 b* R# c
該回家了。- O0 X, x- Y- m; E2 x9 k) B
' S: |! l. O( ^( m4 \
[ 本帖最後由 kyslin 於 2007-5-3 10:1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