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單車] 佳冬、古蹟、水鄉之戀

[複製連結]
憲校正期生 發表於 2009-12-10 08:25: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8085|回覆: 5
今日風和日麗,決定騎訪佳冬鄉,在「八八水災」期間佳冬鄉與林邊一樣都是重災區,災後四個月,重建工作已上軌道,此時騎訪正是時候。
- F0 R# d6 O# {! c: R
7 b& g% U+ N* \; s0 F+ f佳冬鄉原名(茄籐社),拓荒時發現周圍茄苳樹生長茂盛,後人改稱(茄苳腳),日據時代因茄苳與日語的(佳冬)發音相近,也隱含秋收冬藏之意,故命名「佳冬」。
" p+ m' q, V1 U# C- D8 J" t& J
6 \6 ~& Z; I5 V' d% |  s5 ~台灣光復後改隸屏東縣,佳冬鄉現有12村。其中佳冬、六根、賴家、萬建、昌隆、豐隆等六村,為客家聚落為是六堆中的「左堆」。
# ~$ z) }: c5 q# h& t
" E0 s, \, y2 @, P1 r7 t其餘六村以閩南人為多,佳冬村和六根村是佳冬鄉的發祥地,古蹟、古厝最多,加上台17線貫穿,交通方便。. + @6 [" {  V# _. v0 k! Q" Y
5 b' t3 t. B% W0 E) Y" T7 J- o
從東港鎮沿台17線前往佳冬,經林邊大橋後抵達佳冬第一個村落羌園村,佳冬鄉羌園村就是『瀕臨台灣海峽,由東北向西南緩斜,海拔五點七公尺』的地方,許多路仍在整理重鋪柏油,沿途有許多卡車、工人穿梭。羌園村位處林邊溪畔,向來是颱風來襲時淹水的頭條新聞,只要雨下的夠大,羌園村民必定面臨淹水惡運。
. e! v8 |3 i# o# s/ j/ g5 I2 C' f
1 o7 E0 @! |; U7 P. B% [
. D. T# b5 H5 D$ S: U  S. ]9 e0 b! ^" n( S6 ?2 G/ U+ r0 L
佳冬鄉地處屏東縣平原南隅。東南與中央山脈南段大五山脈西麓之枋寮鄉為界,西北環隔林邊溪,與林邊鄉、新埤鄉為鄰,南西瀕臨台灣海峽,中穿縱貫鐵路屏枋線,屏鵝公路及公路屏東線台一線台17線,全境地勢平坦,海拔五點七公尺。
' d! h8 G7 q+ T; I
# E! H- H2 j* J; z4 Q; V7 i7 ?  + R* j' P; r, F
! _! n" h8 T) R  ?
佳冬鄉向來是養鰻王國,鄉內各種養殖漁業興盛,也為鄉民帶來財富。羌園村就有著名「政鶴活鰻89吃」,「政鶴」台語發音就是「真好」之意。「鰻魚89吃」非常吸引我,下次一定要找機會來吃吃,是不是真的有89吃? ( ~5 ~# X1 B( [+ O( t' g1 L! r
+ d! r0 m0 |, M  v" }

$ ]3 W  O* \# o, R% {2 V1 R; n& J( J
屏東縣佳冬鄉羌園村以養殖業為主,財富背後總是會付出代價,羌園村海埔一帶為八八水災受災嚴重地區,路口發現明顯路標。 3 T# c' _! }0 b$ F
* o# K( K* T1 o4 n3 h
9 U% N1 c5 C( R, p6 [* r$ ^

2 ]' h' c8 S5 f  Z佳冬鄉羌園村民深受地層下陷之苦,「深謀遠慮」的村民蓋房子的同時乾脆把房子一次蓋的高高的,以永絕後患。一樓就當成車庫,二、三樓才是住家,要到客廳坐坐就直上大樓梯,氣勢十足!
8 U  q$ x8 q9 A4 R/ h9 I* Z  N4 Z7 K
! @5 N2 O: W3 G/ k5 @% A
* N' Y& r/ A9 F* w/ X' T( m8 P1 }; C2 `* ~. |
屏東縣佳冬鄉羌園國小的位置是在過林邊橋後的台十七線旁的小學這如公園一樣美麗的小學校,校門口的兩棵小葉欖仁,樹形優美,讓人留流忘返。 - I: v' R& o, T

& Y' S& ?  l0 a# i+ E/ p" i% E3 U : N7 {4 u4 Q" K9 Q

$ p2 \9 n5 h# r1 C9 E! ^' N+ y佳冬鄉因長期超抽地下水,導致鄉內大片土地陷入水平線下,早期蓋成樓房因趕不及下陷速度,直接找房屋昇高專家將樓房前墊高再加設防水閘門,以離水患,這種景象也成為佳冬、林邊沿海養殖區民居特色。
. d. I! J' ?' k. M8 Q  s% f% q) N  E+ |( v2 R

! V/ _' v! V+ u! _
4 Q# e. [: {+ D' s9 u, Y更早以前泡在水裡的樓房,因主人另尋住處而荒廢,雨後就容昜成病媒蚊滋生之處。
* M' g) u9 S5 n! W
. L: `6 D& f' L. O  l) [ & z+ {. C# d8 H9 K

+ H9 N9 }# r" `" y7 Y新建樓房都有完善防水設計,古厝卻難逃下陷命運,正以平均一年二至三公分速度下陷,將來這古厝會完全消失於地平線。 , K9 p7 D( t. G  `% J$ o9 w

- E5 a) G/ K4 v 3 u8 U5 E1 S1 z. t7 k+ F# {

9 g; s0 r  ?1 I: n3 p6 Z; X連海巡隊營房也比照民居蓋成,一樓是停放舟艇及車輛,營房則設於二樓。應驗了「戰鬥與生活相結合,才是能打勝仗的部隊」這句話。
0 e8 R) V. @' k2 Q# c) e  c3 I! ?' H# D

) k# h2 e! N+ S  D% R6 ~5 f) c) I) ~, ~  s
六○年代,佳冬沿海村落一羌園、燄塭、塭豐開始發展鰻魚之養殖及外銷,七○年代短短的十幾年光景,佳冬鄉成為全台最大的養鰻王國。 * z% Y$ K* R2 ]3 v, l

1 x; G0 e7 ^1 g& D9 U養鰻池是導入海水再抽取地下淡水混合後養殖鰻魚,由於長期過量的抽取地下水而導致地層嚴重的下陷,造成今日墜落海平線的養鰻王國。
1 k' Q. E5 ^0 K9 r! g
: i. b1 L# K4 z$ w, r 2 R- \/ g! G/ T3 C7 O# c
2 W- [2 H+ O( a) Z: {: V
騎抵佳冬海埔地區,找到騎訪重要標地,「八八水災」帶來前所未有的雨量,那天水淹的有多高?看這紀念碑就知道了,居民為了讓子孫及政府單位了解,水患一年比一年大,只好在屋頂上立碑,當時水就淹到碑頂,特別把淹水牆取名「海埔水鄉之戀」,聽起來好浪漫,但「水鄉」兩個字充滿無奈和心酸。 ' E" P% N( m* |# \

; M1 ~/ b- A, X* ], T 7 J. o9 H2 J. x, e
" X5 k- {( k& B4 q0 [; @! d
灰色淹水牆上刻畫著這五年來,颱風對海埔地區造成的傷害,鳳凰、海棠、到去年的卡玫基連西南氣流大雨都有,鮮豔的紅漆刻畫著的是這幾年來颱風淹水的高度,這是人民深為苦痛的記憶,目睹此景,不勝唏虛! 0 k7 ~; y; D1 {' L6 z

' x' t) a' F2 n
0 V' B  ~( J8 T3 B/ `$ t4 S9 E1 Z8 G2 E  K  l9 @
下面紀念牆還不夠看,這次莫拉克颱風居然必須爬上長梯,用水泥加砌一塊石碑,才能把水淹兩層樓,三百六十公分的高度清楚呈現。 , X6 P1 t$ U+ I1 K3 s4 H

7 a5 ^9 }5 `' D/ |, K這次莫拉克颱風大水淹過平房,高度根本無法標識,平房主人乾脆在牆上再加高砌上碑石,提醒村民不要忘了九十八年八月八日那天淹水的可怕。
0 O" N, {3 r; @- y3 V! K
  b' C, S& o, w) m
. O5 z/ W! N- U# i- M
4 S  e5 v) W8 Z! E/ Q淹水當天穿過的救生衣、圈最好不要再穿第二次,被災民自嘲為景點的淹水牆,其實是他們的悲哀,政府的無能,希望這次淹水就是最高也是最後一次。 1 \6 t! h5 y  C/ P! y3 D+ m
( O3 i9 P9 \- @4 P
. \5 a/ S  e  ?. I5 s
6 _$ Y. L$ k  @( G5 k
淹水專用竹筏上寫著「終有等到你一天」,很諷刺,希望村民永遠備而不用! ) I; `8 S- K( D( n

' J6 O% m6 E* W( C6 l  W; [0 U # N# v# p/ b6 H
, N& l7 [" ]* s; A  i$ N
海埔地區面臨前所未有水災,全村幾被污泥蓋住,還好國軍及志工協助清理、重建,當地居民永誌難忘,特別將感謝寫在牆上! / E5 F) L5 r. \0 j; m' u* x# Z* u% e

; {. b$ a! I; Q  _0 f  M  Q/ H5 M, g   i" M( {+ ^0 a, J0 x6 K; T  y
/ w6 J* |$ a+ V8 C1 i
社區內,處處可見因地層下陷造成的房屋下陷奇景,可以看見居民是如何的在地層下陷的環境中求生存。
+ o% g7 }7 w3 O  B. v2 E
* r6 p8 k1 [1 T: V4 v萬壽宮是海埔地區民眾信仰中心,水災中民眾請求救心靈慰籍。 ; J6 {4 f# w) {' {3 `8 b" x

* \1 k6 j. q0 Q( g* ^+ d. ], E
& A) p. @" w5 U/ u9 g0 q1 L5 c+ x2 o9 L3 z+ [
當土地陷入水平線下,一般房舍之窗戶降至地面,打開窗戶就能看到腳踏車。
# }( Z8 v  F- D6 E" _. o
1 A' \: x: p, P
7 R- _  Y0 I6 f3 p$ G
7 b3 [5 ~. z8 C看完淹水牆,騎返台17線,往這方向看去,枋寮鄉在望!
: A) Q) F! z+ {: T# q
& V# D; w: S3 r, t: ?
, f: N" p& R! T1 e* Z( \
% {$ M+ f- M5 }( p4 Q( o佳冬鄉向來是屏東縣古蹟保存重鎮,六根村一帶就有七、八處國定古蹟,只要沿著看板騎保証都找的到!
+ d5 Z' z* z: D$ V4 A( A0 B
2 j  F! L# c- Q% k- C) [( y) a: h
1 P1 g' p+ X. D, l, \" q9 U9 E5 z% h2 K+ h' I- X0 t

' w! o' R6 O7 R; r* h! j! D
4 Q, k! O/ @+ r0 ]: Y0 b「神兵亭」位於佳冬鄉六根公園附近,六根村口直騎就到了!從外觀來看有強烈客家信仰模式,非常像客家庄的伯公壇(土地公)。 . `9 I& C: C6 ~/ O: |
/ O! V" _% [  @+ n
『神兵亭』,對聯有:「鎮煞神靈千萬將,坐鎮西方七萬兵」,細看非常有特色。
/ j# Q: Q5 V, L6 D# Z( V; w  X1 ^- ^  N0 r* _: K
4 ^+ l* a# g$ N& D' B- c
6 K; T* ^# T/ Y( v7 o3 ~
在六堆客家聚落中,幾乎家家戶戶的宗祠上方,都寫著斗大的堂號,堂號之意義為「朔本追源」,傳統客家人的心目中,再也沒有比「尋根」更重要了,要讓後代子孫能慎終追遠,一定不可忘記祖先的發源地。
& L6 p8 p7 I3 b. w8 K- A
8 H3 J( B$ t# m5 Q8 Y" Y% H1 ]
* Z8 k$ o+ D! ^" u
7 C/ Y1 A( L9 Z5 x ! `8 U  r% o' o3 d) T# Q; {4 l

, o' q/ x7 s1 g/ f$ Q& I- {1 |客家聚落內,最能吸引眾人眼光的,大概就是夥房的陳設與格局,因為客家的建築除了作為遮風避雨、安身立命的居所外,其生活於內的家人或族人,皆可透過建築空間的安排來顯現家中成員的位階。 $ Y3 O. V/ A! y" d" a

$ P9 U7 _- v$ m: p: D  m8 u( m. x% g  % B* G* C3 s) C5 J% k
" B( S/ F6 g1 i7 }  l( B: c
張宅為一堂二橫有圍牆之客家傳統建築樣式,牆壁以石牆為基,上以紅磚包覆土磚,俗稱"金包銀雙層建築",是佳冬現存商樓的代表性建築。 $ i5 ^' \3 T. V) }3 D/ r# `
2 g/ q+ `# I! ?( s
因為年久失修,沒有對外開放。
" ^( Q* `/ ?$ ~5 J$ y" i2 }# G3 `' L/ S) ]6 R; g6 E+ k7 q
  1 D( H7 H, i) n7 v: n$ X4 s

& G9 T. k; N% R3 I+ d4 A0 M0 ]" x在此一定要放慢騎速,因為佳冬鄉有一大堆古蹟等著你去拜訪! * o) }+ M- `; a7 ~
3 s+ T8 g3 z. }7 s6 n0 b* S  U

/ u4 `! F1 k+ `7 v( s% r- m: T% g. ?  y+ \$ l* ?
+ [- T7 r; v  V0 I( h7 n

0 o, Y0 W1 d/ ?' d6 R. L蕭家洋樓就在蕭家古屋旁,建於民國二十年左右,是台灣第一棟使用空心磚洋樓,二樓設計成簍空的陽台更顯洋樓的浪漫風情。 * i1 x2 J0 ?' J0 O2 s* b7 \5 r

2 n. L- n( |6 L9 C  o, H# D3 y$ b9 C
  k* Y( m; K3 R" u/ ~9 S6 X* y& y$ C
蕭家洋樓,在78年前蓋成這樣的房子,就算在北、高二市街頭應該都很拉風! 3 p  N- \; C$ J; }( I; T% l
% c3 a) i& [6 p) _& Q, n
門口的說明的重點是:過去這裡曾是日軍招待所!讓我想不由自主想起「慰安婦」等.....傷害台灣人民的記憶。
/ A2 t; N- F/ _, ]$ F, c. x: L- d5 {( a9 G( \

- s8 v. Q# x& M* O# O9 h) o5 t/ }9 v. s
步月樓是蕭家大戶書房,同列為三級古蹟,渚溝路周邊有太多古蹟,在此漫騎一定要放慢腳步,用心去看古蹟才能發現文化之美。 6 r5 a3 ^* o/ [5 v

* [0 o* X: I. i$ ]  F緊鄰東柵門城牆的步月樓,在此客家先賢武裝抗日,發生驚天動地「步月樓戰役」,歷經整修後雖不昜見彈痕,但仍足以見證六堆先民保鄉衛土可敬精神。 6 _7 X9 Z9 A# {. Z3 s
  M% H8 Z3 m6 ]% y% x7 X9 }
光緒廿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甲午之戰,清軍戰敗,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台灣人民拒絕日本統治,群起抗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海軍中將「伊東祐亨」即率兵艦襲澎湖,守軍不支潰散。3月25日澎湖陷落,台灣勢益孤立。第二師團長「乃木希典」中將下令師團於枋寮附近登陸,將兵力指向佳冬一線肅清殘敵。 2 m5 \- w2 [0 C2 Y" X( _3 b
9 }6 H! G) A1 O' O  A0 w& J5 u
在日軍大軍壓境同時,守台清軍早就散逃無蹤,唯有蕭家子孫蕭光明率領左堆民兵抗日,與日軍桑波田大隊決戰步月樓前,由於日軍槍炮精良,加上敵眾我寡,終於壯烈犧牲,少數戰敗民兵乃退守屏東長治火燒庄,佳冬先賢率鄉親抵禦日軍與當地民兵聚合繼續抗日,展開一場可歌可泣保鄉戰役。 - Z! f* b1 N( |$ x& |# l

# E1 t& g7 b! x' [+ r( w
3 g# L3 Z" a% I+ w2 M) j/ n. A; i" j# n: Y% w: y
有五十多年歷史的佳冬棉被行,從斑駁的外觀老舊的招牌就能得知它的悠久。客家文化重視傳承,當子女有婚嫁都會以棉被代表喜慶降臨,現代因防潮棉被等盛行,這有濃濃客家味的老店在歲月中消褪。 : G; o% Y9 z$ q" j; G: m% t+ ?' q

) T) x. |7 ~$ a , m3 {! O! s& ?% w1 {% B& n4 T1 G

& x9 ~* r" ^4 c+ I! r佳冬惜字亭位於佳冬菜市場內的偏僻角落,一座破舊、不起眼的「惜字亭」,周邊被擺放雜物,不細看會讓人誤認是焚燒冥紙的香爐,建於清朝道光卅年。現今佳冬鄉境內佳冬、萬建、昌隆,各有一處完整的「惜字亭」。 5 d$ `3 f6 p" e! z( o4 n7 {
+ M7 h/ V5 p# M7 C: Z( |. J6 M

, o1 ^- X# h+ w4 q; y+ [9 ]4 Q1 ]9 P+ }: E
台灣南部有先民過海開墾之地就有三山國王廟,佳冬自不例外! : Y- J% t& x; I3 P2 V

" V% G) h, }  @7 d/ T
4 }# l6 J- r% C
0 n- ^2 |9 l6 j' e' U- f& I$ E古佳冬因獨有的海港條件,經濟與人口蓬勃一時,蕭、賴、鍾、朱、林、黃、張、羅等客家開墾先民因經商,出現不少盛名世家,在地方興建大宅聚落和富麗堂皇的祠堂,使得佳冬鄉的大宅院比其他客家鄉鎮要多。
$ e: Q( e, x' ?' s% f
" }7 G; O* n3 P; X, O: V4 Z! e3 v& k & m" k- t+ R. _* K" n: h( L
' v3 ]- D* `# I' F; E$ Y) G& N
蕭家古厝位於佳冬村溝渚路與啟南路的交界,與三山國王廟相對,佔地面積約 一千八百坪。 " t! q- V3 W  I  s$ P3 C

, ~" T. O* Y  T; \4 [' ]6 s蕭宅正面是一五開間具有歐洲風格的「巴洛克」式建築,建築用的一磚一瓦都是從大陸運來,因上古海上運輸不便,蕭宅興建始終是斷斷續續,經歷三代。
; Q9 Q* {& l0 m0 I
) ~" E; t! {1 G# }2 D# {
4 r0 A- W& o5 M# U& O% y) }2 H( d3 L2 T2 _6 M0 b# X$ H/ g3 ~& x, X
蕭家是早期佳冬大戶,當時人丁眾多,才人輩出,蕭宅是棟三合院式建築,再增建左右護龍,大小房屋合計五十一間,可容納近三百人居住,是當時高屏地區屬一屬二的五堂大屋,也是台灣少見的五落大厝。
$ A9 V, r- u3 @/ X- L0 J: ^# O' I1 d4 x! d% g' ^0 }3 \" p

9 U+ V9 o1 @3 e! E" r& f
9 d7 r% \  E/ O' a- ~! b4 a1 E! M佳冬褒忠門位在屏東縣佳冬鄉(六根村冬根路上),也稱為西隘門。 8 b- c; c- _% c7 W9 C, O

+ a! U, p0 w/ M) u1 l清康熙、乾隆年間,原籍廣東的客家移民陸續進入屏東六堆墾殖,由於客家庄聚落多位於閩南人及原住民聚落的交接處,加上台灣島內曾發生朱一貴與林爽文民亂,六堆的客家人組織鄉勇保衛家園,並集全莊之力於聚落外圍設置興建大圍壟的四大柵門,以避免外人侵擾,這些鄉勇並協助清政府平民亂。 . _" h4 {: Y3 {0 p5 C0 t
5 a6 r* C/ J5 f& e0 W
清政府在亂事平定後,特別賜台灣客家人為義民,頒封「褒忠」及「懷忠」匾額;此地客家人為彰顯和紀念先民忠勇護鄉的精神,特別將「褒忠」封號貼在隘門上。
4 Z$ [- |9 r( [
: a# S& c' ^$ `( e在清嘉慶25年〈西元1820年〉曾立碑紀念,並受賜名褒忠門。目前僅剩西柵門、東柵門兩處。
4 D9 n6 F0 F* [  S3 Y+ _- Q% g, l8 F9 P
我曾騎訪過內埔、新埤的柵門,其造型大同小異,柵門前後用固定高度3公尺的架子保護,因為怕車子撞壞它。 : Q; i. s+ v  ?4 z7 [

# E1 b) Q  r9 a" m ) U4 a% E0 I' N& f) l

4 {  _2 n" {1 Z' r西柵門門額左右各有一個圓洞,稱為銃眼,銃眼有防禦性的功能,並且能從銃眼龐攻擊敵人。銃眼內側有樓棚,平時可存放武器,當敵人來襲時,可以上平臥在樓棚,利用銃眼將武器發射出去攻擊敵人。銃眼的外側各繪有一隻龍頭蝙蝠身的避邪之獸。
3 U: S3 G/ w+ |; r5 u6 ~6 I0 H
8 g' [# \# X, ^: I0 @
. W% W' B& H# T4 Y( U
/ w0 \. r7 b1 R2 r. w, ?' f6 \再到柵門內部看看,這大樑頂著屋頂,造型、施工都用心!
5 W/ b5 i2 \  J- \/ C* [7 Q! h/ m- w; V$ \
- H( y5 ?+ U: t

' t  m0 _4 I% K* p/ E. ]西柵門的門栓桐左右各二,左右深淺不一,方便栓門的木柱栓住或取下。 % r7 h6 C9 k% b: |' S2 W9 Y3 A

& X( e  s8 t$ w& L+ V8 \$ a5 d) e* Q* P
3 ~( s, f  Q3 Y, D: j( T- m: f- T. z: [) l
柵門的兩側有一小段卵石城牆,今已成為民家圍牆或經填高,作為屋宅的外壁。
' o' T4 M3 H- B% @! {
! l4 v/ W( ~/ \0 ?) |& V0 X9 t! o
, Z+ \" ^. R' Z+ @: s' L8 \  Q7 n
/ y  y; k" f% z柵門是根據客家傳統而建,佳冬先民依循傳統集合全庄之力,共同興建易守難攻的四大柵門,以因應當時原住民落草滋事和平埔族搶奪農產,打家劫舍之行為。現有東柵門為改建後樣式,已失去古蹟原味,真是可惜!
! f! O  d) g' Z8 K, A$ h
" U1 N7 a3 b0 \0 q1 d; _ : E+ v# O  J4 K3 x" h
; t3 f: b! o( _- S
東柵門原被列二級古蹟,因村民過於熱心修建卻不得其法,形成現今「山寨版柵門」,被列為三級古蹟』,差一級可是差很多的!因為二級古蹟代表屬於歷史上重要紀念物,由中央主管。三級古蹟屬於地方性質,由縣市政府主管。 , z8 `# m7 b$ ]

% j1 \* N2 [* `6 I& J' a同樣時期完工的柵門在後代子孫太過刻意重建下反而降了一級。其實古蹟就是在先人的生活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經過世世代代的維護、保存,不多而且具有時代背景、意義的建築物體。 ! u0 ^" P6 C$ h
: V6 V$ `3 R) R/ u2 C
正為降級而覺可惜時卻又發現令人痛心的事,這可是清朝嘉慶年間的古物,怎麼會有人膽敢在此塗鴉!「北門港東里建立褒忠碑」,這要是在清朝可是要「砍頭帶抄家,罪及九族」的大罪!
5 I. z( f* i% P2 V% f# @
2 m( X  t3 A6 E, ^$ w% f 9 |1 e% A+ y8 q) B

  g! ^4 m  O3 C& ^( w1 q在佳冬村台17線上的天后宮旁,可看到一座罕見的「鳥居」,即日本神社的入口建築。開車通常不會發現,這就是騎單車出遊的好處! 3 _6 S6 |- A) Z

: n2 a+ Q  h) n8 C ; k) y' D/ }) S1 g7 p$ x/ r
  ?& A1 l6 R: ]. }( x% f
自「鳥居」進入小徑,經過日式石橋再騎一百五十公尺,發現小型「鳥居」,四週充滿神祕且日式浪漫。不過從樓梯走上去什麼都沒有,地上只留一個空的水泥地! * @) Z+ g" g7 ^5 j  ^/ a
" g# ]$ l5 s- i0 ^

6 @7 w7 `7 S( Z& T3 M8 h
' a- ^# c3 G, j+ r  n6 I" }佳冬農校,算是佳冬鄉最高學府吧?
9 W2 |* k3 A8 N& s
2 }# ~' S0 ]! R+ C 1 G) F- C5 p9 y
% m5 s6 [3 h4 N* J
走過長長大王椰子樹,就能進到佳冬農校內.... 3 y; U& }& l+ j0 S+ n. e5 y
; p4 K# V' K. q+ S: ~

8 {0 q' \3 C' i8 d: \- j, \7 k/ W% ~+ r% ^* J' E, d8 n
海角七號國片爆紅,片中第一個場景即是屏東佳冬教會,讓原本沒沒無聞的鄉間小教堂變成國人皆知的著名景點。 & V; T/ a1 `+ n. _9 n
+ Q) g* a- d0 J5 P; x+ Q
3 ~" }' j$ t5 i

9 C4 N( ~: c7 c; I7 b9 u騎訪當天是非假日,原本以為無緣參觀,可是出乎意外的神父熱情招呼我入內!建於1957年的教會保存完善,離去時還相約門口「爆竹紅」盛開時一定要再來哦.....
) K% S  x, T+ [* ?# e$ C. q
0 u  n" B! D7 w0 X" x+ [+ T
/ E. c4 E8 R; S4 i& R! l& k- I( J6 ^/ H8 ?
「榮耀歸上帝」,取自約翰福音篇,耶穌可以施行各樣的奇蹟,卻從沒有把榮耀歸給自己,只把榮耀歸與上帝。 - v1 b9 Q; f  p. e1 p. W2 S) p0 m
+ y. L6 w6 d7 j) @3 I( T. k4 x$ o" m
我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效法耶穌的榜樣,就不會有這麼多自大的人了。
: ?, R" z: h) D' s9 {/ L% B* D
$ w" v1 j0 e9 |* \% \, C幽靜的小教堂,散播溫馨、平安、幸福與喜悅,騎程中到此小坐,也感謝上主賜予我平安。 # M( X1 k- D% \9 E8 t

' R9 a- Q$ {" c! X9 P: y 3 d' V# `' }4 ?" O" u

; K2 E# ^; Q  u& F! b* g# O5 M這部黑鋼琴可是大有來頭哦,在海角七號電影裡,大大就彈這部琴....
6 d7 u3 q. L5 p; f. r  U! k2 W$ D/ Y' }6 P
鋼琴據說是台北羅姓教友所捐贈,型號是Kawai,我家剛好有一部,下次帶我女兒來彈,相信她不會像「大大」一樣被趕出教會吧! 9 d/ [# h3 k* n2 r2 I1 c. b! v
, K) I1 B. g! r& _9 H5 d

9 ]( z4 W6 Z* Q' l, H* Y0 t  I) e6 I* r# }# Y! Y
佳冬鄉臨海,為防止美軍於此登陸建築了不少碉堡等防禦工事,教堂旁樣似「大吊鐘」的「對空機槍堡」當年為保護佳冬飛行場而建,如今飛行場已建成屏南工業區,徒留大吊鐘佇立於教會旁,代表「戰爭與和平」。
# h8 q& @" i5 X7 i  v9 X0 F
* M6 s* G4 c$ B3 K. ?: N4 A- L % W6 Y5 n, t6 |. r( V' R( c( D( E
; K+ i! ?* j, D& k
如果說「絕不淹水」是賣房子的首要保証,那殺價也是輕而昜舉的事!
& m7 E- O) C# ?
) k: B# l) F! Z+ n5 [
5 e5 z* Z, _: m+ Q' G& C4 y
+ _. e* @7 J/ T+ x# O; U5 m" y9 i既然蕭家在當地是望族,吃客家粄條當然要找蕭家粄條,這小店位於台17線旁,由低矮騎樓搭建而成,我在佳冬鄉跑來跑去時,只看到許多家賣粄條,因為蕭家是六十歲以上(目視)的阿婆掌廚,店裡採光不是很好,但我的經驗告訴我,這樣的店才是好吃的店,果真如此! / D) M+ l2 ^% Y- K" Z

0 H6 G* B4 q/ h! [, A* q( @5 a0 s1 H ; S* J' r6 V1 a! S: D, T
3 J1 E& i7 r2 s( Q- Q0 X" E* Z( i% }
佳冬鄉靠海,傳統的佳冬鄉粄條高湯是用鮪魚熬成,肉燥是用鮪魚和豬肉混合而成,這與美濃、萬巒等客家鄉鎮的粄條風味絕然不同,湯頭不油膩,粄條裡放豬肝、鮪魚、蚵仔,不放豬肉片,可以吃得到海鮮味道,再加點三十元切仔料,阿婆當然會好好照顧我....
0 `' D+ @9 N6 j/ e: j
7 J/ Q3 n7 H+ q: Y* y" e- T一百還找四十元,這樣一餐,值得! 6 C" b9 Y) O' Q6 ^1 _

& ]( \  c% b, e% w) _" Z8 u
  Z+ _# l- V  {  W
  @$ ]$ z4 T( M& y很多人問我是不是為了給店家面子才把食物吃光光!但這蕭家粄條,好吃! + \2 ?: v7 l4 g/ @
" Z9 `" Z. K3 G' x5 ^5 A- S5 G

6 D8 T6 G" W7 i" M
9 U/ J6 A$ S8 I0 r! m離去時再正眼看一次蕭家粄條店,下次我一定還要來! % m: [6 I7 m5 S" \. o2 {

& p8 D, v: |4 P" \5 Y* _5 n) T ; g$ q3 L  g+ z2 p5 C4 A" m) s

* {8 J% Q: E; T) e  Y騎行至佳冬車站,也結束今天單車行....   b6 Z$ T! C$ ^# F3 m' X5 N3 F

" p5 i, [; H. ~. z  Z: a" K9 }
- B0 [# J* @& r% N1 L0 D+ T: e- T1 n+ q! J8 e
假日的腳步近了,有空到南台灣騎車,看看美麗的古蹟,還有另類「水鄉之戀」!

評分

參與人數 4貢獻 +5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cpephil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小智 + 1
abb431128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MP269C570T + 5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MP269C570T 發表於 2009-12-10 09:08:33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長官:4 t# D, a" @& e; B
看您的單車遊記,總會發現您的食量也不小。
$ m: c6 ~" b# t7 Y0 N2 F是否因為常要騎長途的關係,所以您的身材還是保持很苗條?
a122b357 發表於 2009-12-10 12:27:11 | 顯示全部樓層
[quote]原帖由 憲校正期生 於 2009-12-10 08:25 AM 發表
/ x) b$ B9 ]7 Q+ c今日風和日麗,決定騎訪佳冬鄉,在「八八水災」期間佳冬鄉與林邊一樣都是重災區,災後四個月,重建工作已上軌道,此時騎訪正是時候。  N8 c2 k- T  z+ `1 }
在佳冬村台17線上的天后宮旁,可看到一座罕見的「鳥居」,即日本神社的入口建築。開車通常不會發現,這就是騎單車出遊的好處!
% }3 e8 M; @: [' n1 m.自「鳥居」進入小徑,經過日式石橋再騎一百五十公尺,發現小型「鳥居」,四週充滿神祕且日式浪漫。不過從樓梯走上去什麼都沒有,地上只留一個空的水泥地!
. j8 E0 u/ i' P這二個地方 是我小時候回鄉時 最常去玩的地方: ?! k8 k$ H5 n% v: C
因為~~~外公家正在這二個地方的最裡面$ _/ B6 Q9 d) g, d' l* U$ r
屬於佳冬賴家村的外邊 馬路的對面 就是賴家村的正址
8 S  R6 D- E% K裡面住的 大都跟我媽有絕對的親戚關係1 B' i: C. `* c5 U1 `' p
學長走到最裡面 應該4 `4 y* d8 j& N: @
只剩下一間民房 內住的 正是小弟的四舅一家子 1 G# b  y9 W/ L% z3 F: X
那個空的水泥地 原先是一座小涼亭和一些石椅1 h0 ?  i/ B1 _% N
外面的廟 也是小弟入伍前和退伍後去參拜的地方. M* g3 Q2 ~# A  H, q5 m& f8 B3 f) y
這裡 充滿我的童年回憶  直到我小二小三左右
5 @6 t! F! p8 ~2 J1 z外公去世 寒暑假的童年正式打住...............
0 \  y& J) B/ W. C9 N; M" X: E+ q直到小弟入伍前 那裡是一片荒郊野外; e" H3 ]  h! v" @& g0 {: X
記憶中的果園 廁所旁那肥大的楊桃樹 中央的蓮霧樹( n, C  Y/ c; n9 u0 X& C# g" L( ~
小水池的烏龜 龍形的藤樹(外公自行剪出的)
8 [# s0 g2 W: o9 ~' s+ b3 H..........唉~~~~都只剩下回憶了
% e" w/ e6 }) W9 ^* M8 A( b' r7 {* s
[ 本帖最後由 a122b357 於 2009-12-10 12:34 編輯 ]
阿士 發表於 2009-12-10 12:5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雖然去過墾丁很多次,) t: n. n! g1 N% o5 L0 T. E
但是佳冬總是路過沒有機會停下腳步欣賞一番
! t/ T5 m: P4 l7 a4 x' S( [3 p感謝長官拍了這麼多美麗的照片還詳加說明
2 l! b5 }* W4 S1 |- `: i" d讓我多對加冬有一分的了解,原來加冬還是屬於客家族群的聚落
CARBUBU 發表於 2009-12-10 13:05: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憲校正期生 的帖子

報告長官:2 Y  K+ `! K2 E% ^4 I7 ^; ^, m
看到萬壽宮,頓時覺得好熟眼熟6 u/ ~3 S+ J4 X6 K  Y
原來今年88水災的時候,我們分配到的區域正是萬壽宮
4 a* D/ j6 ]* O& x1 q當時聯正殿也都是淤泥~不難想像當時淹水的高度!
宋裕霖 發表於 2009-12-10 13:59:2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熟悉的地方

從佳冬農校畢業到今有三十年了吧!看到了照片又換回了記憶。感覺很棒!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舊地重遊!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5-9 00:26 , Processed in 0.02167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