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oin149 於 2008-7-7 21:12 發表 / g: U; G5 Q2 z8 Q; F& k4 Z2 c
當過兵的都知道CS膠囊是多可怕的東西[dabin13] 聞道後,立即帶走
& b+ f/ G h O! A# S9 U我也蠻懷念當時跳鎮暴操的感覺 原帖由 寧安 於 2008-7-8 14:57 發表 
; B% f4 }0 P: f! E1 ^' M帶槍不可能?? 面對群眾第一線是不帶槍的啦, 或許您沒出過鎮暴勤務; 也可能看了太多奇X知識X, 其實全世界各國的鎮暴部隊出動時; 都還會有備有各式火力預備隊, 至於有那些火力; 我想這不方便在網路洩密, 全世界各國的任何鎮暴勤務都會有火力預備, 端看現場有沒有需要會動用到所有裝備, 不會連這點常識都不知道吧... 雖然您好像沒出過什麼勤務, 但看您好像很懂名詞說明, 請問CS膠囊是什麼的縮寫呢? 請指教一下, 謝謝您~ 原帖由 join149 於 2008-7-8 15:03 發表 
5 S7 k& `8 B9 d1 `關於SC我是不知道是什麼
" g5 n" F5 X7 q" n$ w/ V% {+ @不過這些都不是在奇摩知識那邊找到的,! A7 `! _9 V: S& d
是在憲兵教官中校上課化防順便補充說明憲兵鎮暴的事情,
: k" |2 h( ]; ], Y2 C: @該名教官算是蠻老了,他說他學弟大多都上校官階,他為了喜歡當教官# V9 e7 I) y. \9 E/ r# B
不想升官的原因,他還提到當時美麗島事件,憲兵遭受到郎牙棒的攻擊6 k6 _9 I2 U% ~, U" E8 C! x, V
順便解說的,因為當時上課認真[dabin] 所記住的,) p: t D# A) O! E3 N) T
當時教官是沒有說帶槍枝出去鎮暴的事情 ; C3 r+ e. Q: e" c1 [- Y
& p5 z' H( |9 Z- Z' i) N$ H
知其然; 更要知其所以然~ 否則誰都能胡謅瞎掰~ # ]- i: R2 L# l8 Z2 W" n3 r$ z
) w5 o/ J' p0 S: z# r% O
知識要中肯誠實, 敍明詳載, 才是自己長知識, 也不會誤導視聽, 資訊爆炸且隨手可得的時代裡; 最重要的課題是要獲得正確寶貴知識才是真締啦~ + ]3 o Y- E! O3 z G0 x. n( a
0 b4 j9 j0 ]) b
小弟我也只能說得出CS是一種催淚瓦斯, 所以就搜尋老長官正確知識講堂得知如下;
7 m7 l. m$ ^! O! R; b! v# x% B8 Z& ^% |! g6 T* J9 \8 Q$ o
CS手榴彈正解(非CS膠囊)
( ~3 \9 h# {' _; A* R) o文章作者 : 極東之虎 (亦是後憲論壇裡的資深長官). d6 {/ M; w: w3 e6 s% N
出處來源 : (按我一下查看)催淚瓦斯(催淚手榴彈) ... ... ... (絕非網路奇X知識X) 9 s1 L3 Z7 e0 h' \6 z
( p, U5 r n+ E0 x/ N5 t+ u$ B催淚瓦斯(催淚手榴彈)
; e" U2 W6 h* f6 z# q/ N現今刺激性毒劑一般只稱作刺激劑,其主要作用是刺激眼、鼻、喉及皮膚感覺神經末梢,這種化學戰劑能使人迅速現流瓷B眼痛、噴嚏、咳嗽、噁心、嘔吐、胸痛、頭痛以及皮膚灼痛等症狀,刺激劑可分為:催淚瓦斯以眼的刺激症狀為主,有苯氯乙酮、CR;噴嚏劑,以鼻、喉刺激症狀為主,有亞當氏劑;複合型刺激劑,對眼及鼻、喉等均有明顯的刺激作用,如CS毒劑。; v/ c- T7 k4 K& B( p5 w: v
9 Y6 y% U: u5 {/ S$ g+ l" Z7 a- b催淚瓦斯的成分為 chloroacetophenone(苯氯乙酮,縮寫為 CN)與 o-chlorobenzylidene-malononitrile(縮寫 CS),其中 CS是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成分。催淚瓦斯名思義就是會讓我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他們會對眼睛、鼻子、呼吸道以及皮膚等造成強烈的刺激,讓人非常非常的不舒服。
; v! o+ ~8 I. \+ z: R) u! S, W; o0 S9 @2 G/ M
苯氯乙酮(CN)
/ J! p4 E/ l% Z% j7 s有相當多的人認為化學戰劑的味道一定是臭不可聞,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苯氯乙酮不但不臭,而且還具有荷香味,但是這香味不可聞,苯氯乙酮是刺激劑的一種,其純品為無色晶體,有荷花的清香,工業品的苯氯乙酮為黃色、棕色或綠色,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常溫下不能水解,可被次氯酸鹽、高錳酸鉀等氧化劑氧化,且生成物無毒,苯氯乙酮主要為刺激眼睛,引起畏光和流瓷A高濃度時也會刺激上呼吸道,引起咳嗽、噁心等症狀,還會刺激潮濕多汗的皮膚,使之出現紅斑,甚至引發水泡,防毒面具可對苯氯乙酮進行防護,中毒者要迅速離開染毒區並用2%碳酸氫鈉水溶液或清水沖洗眼睛和皮膚。
/ |+ c% y* f# s; w" E& X
2 p# i% n4 l- U! @$ ]亞當氏劑(DM)/ R) y, D- v$ f; G6 D% f. z
亞當氏劑是美國人亞當氏於1918年首先合成,其學名為氯化二苯胺胂,純的亞當氏劑為黃色晶體,無氣味,不溶於水,微溶於有機溶劑,加熱時可溶於苯、甲苯、二甲苯、冰醋酸和甲酸等溶劑中,常溫下和加熱都不能使其水解,但強鹼能使其水解,生成物依然有刺激作用,亞當氏劑主要為刺激鼻、咽喉,引起連續不斷的打噴嚏、咳嗽,中毒較嚴重時還產生胸悶、胸痛、頭痛、噁心、嘔吐以及眼部的刺激症狀,亞當氏劑雖為美國人發明,但卻是法國首先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當時中毒者尚不知其為何物,只是咳嗽不止,有的甚至引起肺水腫和全身中毒,因而喪失戰力,其實對這種刺激劑只要使用防毒面具便完全可以進行防護,一旦中毒可用2%碳酸氫鈉水溶液沖洗鼻腔和眼睛,若發現砷中毒則需二巰基類藥物進行解毒。' [4 t6 G* b, P7 Q9 x K2 X. F% g
4 W! z( Y8 H& @* H3 A+ a6 Y) N. RCR/ W& K& A8 t1 U. T. y9 U
CR是美軍代號的音譯,也是一種新型刺激劑,它從20世紀70年代才被一些國家列為軍隊的裝備,CR呈淡黃色粉末,無氣味,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醇,丙烯二醇、乙醚和苯等有機溶劑,CR不但不容易水解,反而在水中仍具有刺激作用,因此可用於水源下毒,CR對眼睛、鼻子、咽喉及皮膚有強烈刺激作用,使人出現流淚噴嚏和皮膚紅斑等多種症狀,對於CR的防護與對所有刺激劑的防護相同,都可用防毒面具保護臉部、呼吸道及眼睛,中毒者都可用2%碳酸氫鈉水溶液或清水沖洗眼、鼻、皮膚,CR可與乙醇鈉、硫酸二甲酯作用,且生成物無毒,因此可用這些物質對其進行消毒作業。 X7 q/ k8 g. c8 J) I
! @# X/ a' y* S7 D# ]- K) MCS, z: Z l; T+ Z- K$ t7 j
CS是美軍代號的音譯,之所以被稱為CS,是因為它是美國人卡森和斯托頓二人於1928年最先合成的,CS的學名為鄰-氯代苯亞甲基丙二腈,是白色片狀晶體,有胡椒味,難溶於水,微溶於醇,易溶於苯、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不易水解,加熱或加堿則可加速水解,它能被高錳酸鉀、次氯酸鹽等氧化劑氧化,生成物已無毒不再有刺激作用,氣溶膠狀態的CS對眼睛和上呼吸道具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中毒後會出現灼痛、大量流淚流鼻涕等症狀,脫離接觸5∼15分鐘後症狀就會消失,但皮膚接觸的地方會產生刺痛、紅斑,其作用仍可保持數小時之久,CS可裝入手榴彈、槍榴彈和佈灑器中使用,曾被美軍大量使用於越戰戰場中,其使用量達7000噸之多,CS這種刺激劑在當前動亂的西方國家,不但已成為軍警鎮暴、維持治安的有力武器,而且也成為婦女防身用的物品,CS不但被裝進槍彈和手提噴灑器之中,而且還被裝入車載的化學噴霧器之中以便機動進行鎮暴任務,它也被裝入形態各異的容器中,如香水瓶的噴灑器之中,以便婦女自衛時使用,對CS的防護,不但要用防毒面具進行臉部及眼和呼吸道的防護,而且有時還需穿防護衣及靴套、手套等,對皮膚進行防護,中毒者可用2%碳酸氫鈉水溶液或清水沖洗眼、鼻和皮膚.
Z8 ^( d( J+ w* U1 o9 S2 H- u; G! g$ }7 u& m4 k
Rubber tear grenade" Y8 t, _, P& A
 " p5 u) W/ P! ?0 \; n7 s4 d+ ^
: F% {, n/ N" I q: q0 X8 o報告極東之虎長官; 拍謝啦... 小弟將您的大作連結至此; 為後生小輩我們大家一起長知識, 正確的知識~ 1 ^2 Z6 K1 s/ D
6 g2 S9 v* W# o8 L7 E# t1 y3 a[ 本帖最後由 寧安 於 2008-7-9 00:53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