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 發表於 2008-2-14 21:19:50

回覆 10哨 郝呆 的帖子

找了幾張比較清楚的戰車兵盔照片。
不過第一張看起來只是塑膠盔, 第二張材質感覺就比較紮實。
可能是上面這張是裝甲運兵車用的,而下面這張才是戰車用的。
http://img337.imageshack.us/img337/5231/jptankhelmet2sj2.jpg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taiin/military-powers_soldier-08.htm

http://img84.imageshack.us/img84/3719/jptankhelmet1hi0.jpg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military-powers_sp-02.htm




日本自衛隊的戰車盔和飛行盔採用SHOEI的產品(這家廠商主要以生產安全帽為主)

[ 本帖最後由 DDS 於 2008-2-14 21:26 編輯 ]

瘋狗 發表於 2008-2-14 22:20:46

郝呆兄,講到頭盔我到是有一張照片!!是當年在新豐打靶時拍的!!

http://img341.imageshack.us/img341/9237/84gn8.jpg

郝呆 發表於 2008-2-15 00:26:06

經查相關資料簡述如下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3/sp-p3-004.jpg
這張是VRC材質通信頭盔..他的引擎屬後置..以及車長有獨立砲塔..見上圓切面..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3/sp-p3-004.jpg
位置一樣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3/sp-p3-002.jpg
這張是車線”後面長方形”的是”車尾通信”<供步兵或其他有需要時藉由此可以跟戰車內乘員通話>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3/sp-p3-005.jpg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9/military-powers_comint-002.jpg
這張照片重點在戰車前方,類似掃雷功能障礙排除功能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9/military-powers_comint-003.jpg
這張前方有推土機功能型登陸戰車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9/military-powers_comint-004.jpg
這是自走砲射擊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7/military-powers_wallpaper-004.jpg
這是改良型頭盔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7/military-powers_wallpaper-011.jpg
這應該是同軸機槍射擊
http://www15.tok2.com/home/lttom/military-powers_jgsdf/sppic/sp-02/sp-2003-006.jpg
由其特殊在車輛幾乎沒有支輪,簡易判決為”攻擊目標”。



   :cool:

DDS 發表於 2008-2-15 11:35:45

原帖由 郝呆 於 2008-2-15 00:26 發表
”由其特殊在車輛幾乎沒有支輪,簡易判決為”攻擊目標”。 ...


不好意思, 這段話小弟有看沒有懂。

[ 本帖最後由 DDS 於 2008-2-16 13:24 編輯 ]

郝呆 發表於 2008-2-15 15:39:31

回覆 15哨 DDS 的帖子

承載系統概略簡介
支輪:位置於主驅動輪與墮輪上方的較小護輪的又稱:托帶輪!
支輪:又稱托帶輪,避免履帶磨損鬆脫,它比其它輪都小,裝置於路輪上方。
驅動輪:又稱主動輪(位置因動力傳動系統形成有最前之差異)、
惰輪;又稱負重輪(其位置與驅動輪相對位置)
路輪:位置於履帶

<還有該戰車採後置引擎設計..不難發現主驅動輪也在後面!>
其他省略……
由於所展示車輛非美規,所以會判定可疑目標!:cool:

[ 本帖最後由 郝呆 於 2008-2-15 17:23 編輯 ]

HANDSOMEDOG 發表於 2008-8-4 20:13:54

郝學長是不是說美系戰車特色在於有承載支輪,而俄系的車是無承載支輪的,所以沒有支輪的戰車,比較容易被人認為是"假想敵",不知道學弟的想法是否有誤呢?

[ 本帖最後由 HANDSOMEDOG 於 2008-8-4 20:15 編輯 ]

DDS 發表於 2008-9-20 11:41:01

原帖由 HANDSOMEDOG 於 2008-8-4 20:13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郝學長是不是說美系戰車特色在於有承載支輪,而俄系的車是無承載支輪的,所以沒有支輪的戰車,比較容易被人認為是"假想敵",不知道學弟的想法是否有誤呢?



不過美系戰車也有無承載支輪的, 例如在1960年代開發的M551, 同一時代的產品M113也沒有承載支輪, 這兩者的特徵都是輕量化。不知道有無承載支輪的設計, 其優缺點各是什麼?

M551輕戰車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9/M551-01.jpg
http://en.wikipedia.org/wiki/M551_Sheridan

[ 本帖最後由 DDS 於 2008-9-20 11:42 編輯 ]
頁: 1 [2]
檢視完整版本: 日本新一代主力戰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