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ngo.5197 發表於 2016-12-24 10:40:35

補給證

服兵役時每個人都會有一本補給證,補些什麼我是不知道,也沒看過,不過我確定有這個東西,因為出憲訓中心時,班長有説,怕我們搞丟,所以全部連同各人資料都用郵寄的,您看過您的補給證嗎!長的什麼樣子?會像是軍眷的補給證一樣嗎?分主副食.柴.鹽.油,還是有別種發放方式,.....

abb431128 發表於 2016-12-24 11:36:20

我那年代,軍人的身份證,就是用軍人補給證。
跟以前的身份證一樣,一小本。
大小跟現在的汽車行照一樣。
在一士校跟部隊8年多,國民身份證是放在皮箱裡。
補給證封面有照片,姓名及兵籍名號碼。

咱都把憲兵徽別在封面上,搭部分免費公車,及有些戲院免費電影跟歌舞團。
我騎機車無駕照,警察攔下,也放行。
裡面記載單位信箱號碼,軍種,兵科,階級,年功俸級,年別。

補給證可買軍警半票。
鐵路部份,我只搭乘平快跟普通車。
公路部份,我只搭乘直達車及普通車。

每月另有購物點劵,每人約150點,可在福利社抵現金1:1。
買香菸,牙膏,肥皂,洗衣粉,鞋油等。
我一位表弟約2-3歲,舅媽託我用點劵買克寧奶粉,福利社的比較便宜。
一磅重的好像約70元,買2磅的。

因當年我未婚,無配給柴鹽油米醬醋茶。

家父母是國小校長,老師,小時候就有配給。
家母常做饅頭,肉包及水餃。

咱憲兵都是7907-????信箱。
當年咱落實軍司法警察身份。
我帶班值勤時,會鎖定短髮年輕人,查看其身份證。
約百分之90幾是軍人。
一看到補給證裡,這信箱開頭,都直接放行。

[ 本帖最後由 abb431128 於 2016-12-25 08:45 編輯 ]

邱明宗 發表於 2016-12-24 15:50:40

最重要的是,每個月的餉單也在補給證內,每當要關餉前,就要撕下一張給行政士,行政士再黏貼好,再送到收支組去。

邱明宗 發表於 2016-12-27 22:01:36

補給證對我憲兵之用途,是在登記友軍優良和違紀之用,因最後服務單位為軍中憲兵,才知道陸軍的作法,照理補給證為軍人身份證明之用,應由個人保管,但陸軍的作法是各基層連隊集中保管,其原因是發給個人保管遺失,讓不法之徒確為已用,為害國家安全。

jiungo.5197 發表於 2016-12-29 18:22:27

小時候最常吃麵食 因為配給有麵粉 包餃子做饅頭包子 還可以跟製麵場換麵條∼那時只要有做 都會分給左右鄰居吃 相同的別家有做什麼 也會拿一些分給我們品嘗∼∼∼ 

邱明宗 發表於 2016-12-29 19:13:01

應該不只軍人才有這些配給,在4、5、60年代,國家財政困難時,薪資無法達到目標,因此在這些年代的軍、公、教多配有這些補給,以物質代替薪資的不足,讓這些三種職業的人員,暫無後顧之憂。

jiungo.5197 發表於 2016-12-30 11:52:18

好像有一位高官說 軍人有錢就會造反 所以當時的軍人 薪資都很低 自己一個人生活是夠 但是一但成家 就不夠了 政府就對一些食衣住行方面補貼 意思也是一樣 就是要你∼沒錢 後來眷村的媽媽們 都外出工作 共同撐起一個家 以前常聽人説 不敢嫁給外省人 而今卻後悔沒嫁給外省人 因為有終身俸... 

abb431128 發表於 2017-2-23 01:14:37

部隊許多老士官,氣指陳誠大將軍。
主張二戰後,800萬大軍,要裁到剩下200萬。
非正規中央軍嫡系中士以下,各發10元大洋打發,自行返家復員。
口袋只有10元,幾個人拿步槍,攔下火車情況也有。
許多招安的山大王將軍,一樣自己回原山。
共軍正需求大量人員,喊出適時口號:此路不通,找毛澤東。
一下子約400萬免訓練大軍,直接帶槍投靠。
聽老前輩說:尚無補給證前,部隊互相借人頭。
一個師常少個旅,缺2個營,少5個連。
參謀造冊是滿編,不足的額,就向鄰師借人頭補名額,關餉…吃空缺。

[ 本帖最後由 abb431128 於 2017-2-24 11:04 編輯 ]

燕尾服蒙面俠 發表於 2017-3-19 22:27:15

在還沒有軍人身分證出現的年代。軍人補給證就如同軍人身分證一樣用來證明其身分的
但因遺失補給證補發困難,加上若該連隊同年度若遺失三份補給證,該連主官申誡一支,所以幾乎所有的部隊都不敢將補給證發給個人保管,統一集中在行政手上 :victory: :victory:

[ 本帖最後由 燕尾服蒙面俠 於 2017-3-19 22:30 編輯 ]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補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