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戰憲調士官長 發表於 2005-11-1 21:51:11

【轉貼】淺析軍事領域中之「不對稱作戰」概念

作者陸戰隊學校:寧大強

提要:
一、就人類歷史軌跡而言,從古至今自有戰事以來,
   「不對稱作戰」就已存在;在戰爭的歷史長河中,
      敵對雙方「力、空、時」均相等的狀況,絕無僅有,
      戰力的大與小、強與弱的差距,使雙方軍力處於不對稱狀態。

二、「非對稱作戰」係在避免與敵人的強點對抗,
      而是在衡量雙方相對態勢後選 擇敵人的弱點施以打擊。
      就現代觀點而言,「非對稱作戰」強調運用非傳統或非正規方式進行戰鬥。

三、在軍事事務與國家安全的領域中,
      「不對稱作戰」係以迴異於敵人的方式從事行動、組織與思維,
      俾將本身的相對優勢提高到最大程度,並利用敵人弱點,
      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度。

四、「不對稱作戰概念」涵蓋的領域包括了技術、
      文化與心理(精神與意志)等不同面向,
      各種不同形式的「不對稱」戰爭,
      其目的非在擊敗或擊潰敵人的武裝力量,
      而在癱瘓敵人的指管系統、瓦解敵人的戰鬥意志,
      尤其在民主國家中,軍事行動的發起必須獲得民眾的政治支持,
    「不對稱」概念傾向於攻擊對方民眾的精神與意志,
      從而在根本上瓦解國家戰爭機器的運作。

五、在未來不對稱的作戰威脅下,
      我國的國防與國家安全必須有全新的思考角度,也要有新的不對稱戰略。

就人類歷史軌跡而言,從古至今自有戰事以來,
「不對稱作戰」就已存在;在戰爭的歷史長河中,
敵對雙方「力、空、時」均相等的狀況,絕無僅有,
戰力的大與小、強與弱的差距,使雙方軍力處於不對稱狀態。
傳統的戰爭,以強擊弱,以大吃小,固可易於獲勝,
但「以正合,以奇勝」(孫子,兵勢篇),避實擊虛,
亦可以小搏大,以劣勝強,故人類自有戰爭以來,
「不對稱」(Asymmetric)概念就已存在。
回顧二十世紀末,從1991年第一次波灣戰爭開始,
接連的科索沃戰爭、車臣戰爭及南斯拉夫戰事,
這幾場西方先進國家以高科技武器為主體特質的大小規模作戰,
令研究戰爭的學者覺得新的戰爭型態更引起注意和觀察探索。
其中美國對於「不對稱作戰」理論與內涵的反省察覺,
乃是最近幾年的發展,冷戰後發生的幾場戰事,
其運用「不對稱作戰」的思維及手段,
所獲得之驚人效果,使「不對稱作戰」成為軍事戰略研究者注意的焦點。
而近期的「第二次波灣戰爭」無疑又是高科技下
「不對稱作戰」再一次更具體的實踐。
在全球研究軍事學者對「新軍事革命」及
「不對稱作戰」掀起廣泛討論思潮時,
面臨中共威脅的我們,更有探究「不對稱作戰」理論的必要。

貳、不對稱作戰的意義及內涵

一、不對稱作戰之意義

在探討「不對稱作戰」的意義之前,
我們理應了解「對稱」及「不對稱」的真義所在。
所謂的「對稱」,以中文文獻的字義解釋,
就是雙方實力不相上下,難分軒輊;也是指對手間彼此均衡,
足以匹配形成同等的對比;或相對的兩者以面對面或背對對應的型態呈現,
或是敵對雙方不僅在數量上且在技術上相等的局面。
單就「不對稱」﹙asymmetry﹚名詞的起源來說,
原本是在化學、物理、金融、資訊各領域中常見的專門用詞。
然而,為何會成為軍事領域裡特定主題的用詞?
追溯起來,它第一次出現的時機是在1994年美國T. V. Paul所著
「Asymmetric Conflicts:War Initiation by Weaker Powers」
的書籍內容中提及的緣故。
也就是靈活運用傳統、非傳統的武器、裝備與方法,
不但要注意避免與對方強大的兵力、武器或其他方面的長處作正面交鋒,
而且能利用自身的優勢攻擊對方的弱點,務期以較少的代價,
獲致較顯著的效果,達成預期的政治目的。

不對稱作戰又稱為非對稱作戰,是廿世紀末美軍提出的一種新的作戰理論,
美軍在1991年頒發的第一號聯合出版物《美國武裝部隊的聯合作戰》
中首次提出這一概念,當時被稱為不對稱作戰,
1993年在其出版的第三號聯合出版物《聯合作戰綱要》中,
改為非對稱作戰,並作了具體論述。
此後美軍在《2010年聯合構想》
(1996年)、《四年防務審查報告》
(1997年)和新版《作戰綱要》(1998年)等條令和文件中,
進一步發展了非對稱作戰的思想。
在1998年底的沙漠之狐軍事行動和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
對這一理論進行了驗證;
廿一世紀初美軍反恐行動之「恆久自由」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及近期
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再再的顯現美軍所展現的高科技的不對稱作戰。
由此,非對稱作戰正式成為美軍重要的作戰理論。

我國防報告書中將不對稱作戰定義為:
「講求在實力懸殊的軍事對抗中如何致勝,
尤其是打擊先進國家因依賴電腦而產生之弱點,
也就是在戰略上避免直接軍事對峙,
並利用恐怖活動、核生化武器威脅、資訊戰或是破壞環境等手段遂行,
以達成戰略性或政治性目的」。

國內知名戰略學者,
現任國防副部長林中斌先生說:什麼是「不對稱作戰」?
簡單的說,就是「以弱戰強,避實擊虛」的軍事對抗。
弱國以「避實擊虛」的戰法戰勝強國就是典型的「不對稱作戰」。
而且他特別指出中共的「點穴戰爭」是最吻合此類戰爭的一種戰略觀,
它同時也是托夫勒所指的第三波戰爭。
林中斌先生更從武器、時間、空間、
人員與部隊等層面加以分析點穴戰的特性,
突顯其與前兩波戰爭的差異。

另外一位學者潘家宇曾就中共的「非對稱作戰」
進行名詞解釋、傳統與現代的戰爭觀、戰法、成功的關鍵、
使用武器的概念等項目,加以研析並製表區隔。

就軍事用語而論,「非對稱」概念係指交戰雙方的相對態勢(強點與弱點),
非一般人所認知的「不相稱」或「不均衡」。
實際運用上,「非對稱作戰」係在避免與敵人的強點對抗,
而是在衡量雙方相對態勢後選擇敵人的弱點施以打擊。
就現代觀點而言,「非對稱作戰」強調運用非傳統或非正規方式進行戰鬥。
證諸史實,「非對稱」概念由來已久,
中國兵聖孫子所言的「避實擊虛」、
李德哈達的「間接路線」均為其要義所在。
諸如毛澤東、胡志明、武元甲等,
成功地運用「人民戰爭」的游擊戰略擊敗了人員及裝備較其為優的對手,
可謂「非對稱」概念具體實踐的最佳例證。

二、不對稱作戰之內涵

若進一步探究,不對稱概念絕非常人認知的「差異」、「相異」、
「不相稱」或「不均衡」。就軍事用語來說,
不對稱概念係指交戰各造的相對態勢(強點與弱點),
而非雙方進步程度的相對水平。實際運用上,
「不對稱作戰」係在避免與敵人的優點對抗,
而是在衡量雙方相對態勢後選擇敵方弱點施以打擊。
就現代觀點而言,「不對稱作戰」強調且為大眾接受的概念,
係指運用非傳統或非正規方式進行戰鬥。
換言之,不對稱概念在軍事領域中可以定義如下:
「存於兩個競爭國家間的重大軍事差異,就寬廣面來說,
此者係構成軍事力量的重要因素。」

就本質而言,「不對稱」概念幾近於李德哈特(B.H.Liddell Hart)
提出的「間接路線」(indirect approach)理論,
後者曾被李氏譽為最有希望和最經濟的戰略形式。
「不對稱」概念係以己之強,攻敵之弱,從而獲得有利態勢,
達成戰爭所欲的政治目標;
間接路線則是選擇期待最低(least expectation)及運用抵抗最小路線,
俾能獲得決定性戰果。

美軍認為「不對稱作戰」是一種概念,
主要是指力量不相稱的雙方對抗行為,
包括相關的「不對稱戰爭」、「不對稱戰略」、
「不對稱威脅」及「不對稱手段」等,
並運用傳統的武器與方法,避開對方之強點,
攻擊對方弱點,以最小代價,獲致最大效果,
達成預期政治目的。
而所謂的不對稱作戰具有在質量對稱而數量不對稱的戰爭;
或是在數量上對稱而在質量上不對稱的戰爭;
或是兩者皆不對稱的戰爭三種型態。
換言之,若任一種不對稱戰爭發生時,
弱小或技術落後國家面對的敵人若是一個強國或科技先進國家的話,
在傳統武力的質或量無法取得勝利的話,
只好以敵人無法預期或創新的方法,
換言之,就是以非傳統或非正規的方法,
避開敵人的優點,從其弱點攻擊之,
以獲取勝利成功的最大公算。
因此,運用已方優勢,看破敵人弱點,
藉目標、手段、及地點選擇的不確定性和多元性,
造成對敵人的「奇襲」而使喪失平衡,乃是不對稱作戰的意涵。

三、不對稱作戰的特點

在軍事事務與國家安全的領域中,
不對稱作戰係以迴異於敵人的方式從事行動、組織與思維,
俾將本身的相對優勢提高到最大程度,並利用敵人弱點,
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度。
不對稱作為可能是種政治戰略作為、軍事戰略作為、
作戰行動或這些作為的組合,
並包含不同方法、技術、價值觀、組織或時間因素。
不對稱作為可能是短期的、長期的、刻意的、
或在無其他方法可用之情形下的一種作為。
不對稱作為可個別進行或聯合展開,並兼顧心理與物質效應。

其特點如下:

不對稱的觀念可能是正面的,
也可能是負面的:正面的觀念在於利用敵我間的差異來獲取優勢。
美國的軍事戰略至為重視以優異的訓練、領導統御與技術來維持並擴大優勢。
負面的不稱觀念涉及敵方對我方弱點成的威脅。
美國國防部有關不對稱作為的思維均集中於此種負面的觀念上。

不對稱狀況可能是長期的,
也可能是短期的:
軍事史顯示,敵人早晚會對許多短暫的不對稱狀況作出調適。
舉例而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閃擊戰所向披靡的時間只維持了一、兩年,
前蘇聯隨即找到反制之道。
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與軍隊最後也找到了對付毛澤東人民戰爭的方法,
雖然其所花費的時間較長。
1999年對塞爾維亞的空中作戰顯示,
敵人可能藉由偽裝、兵力分散及雖不夠精密但火力十分密集的防空系統,
來反制美國空中武力的優勢。長期的不對稱狀況比較少見。
美國大體上可藉由投注較敵人更多資源的方式來維持軍事優勢,
而對某種類型的敵人構成相當長時期的不對稱優勢。
然而,欲維持不對稱優勢是需要不斷努力的,
任何軍隊若無法調適戰略改變,則其戰力都會走下坡。

不對稱作為可能是刻意的,
也可能是無其他方法可用時的不得不採取的做法:
美國戰略家雖積極思考不對稱作為及對其作最運用或控制的方法,
但在作戰中敵人常運用其所僅有的資源並遂行其所熟悉的戰法。
不對稱的結果常是意外所致而非計畫結果。

不對稱作為的風險可能很低,
也可能很高:某些不對稱狀況,
如優異的訓練或領導統御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
雖然發展並維持此種不對稱狀況可能要付出相當高的成本,
但卻鮮少因而增加戰略或作戰風險。
擁有一支練有素、裝備精良、
戰備程度高的部隊所付出的高成本將可降低風險;
而其他形態的不對稱作為則有實驗性質與風險。
舉例而言,恐怖活動可能是種低成本、高風險的作為,
因此,此種作為可能會事與願違,
不但未削弱受攻擊者的意志,反而強化了其意志。
許多形態的戰略不對稱作為都是在走投無路下的拼死一搏,
因此常常無法奏效或只能暫時發揮效用。

[ 本文章最後由 陸戰憲調士官長 於 2005-11-2 10:31 PM 編輯修改]

陸戰憲調士官長 發表於 2005-11-1 22:04:55

戰略不對稱作為可個別進行或與對稱作為合併實施。
一般而言,只有最絕望的敵人才會依賴不對稱作為。
有能力者會整合不對稱作為與對稱作為。
「2020年聯戰願景」指出:
「美國的敵人可能會將許多不對稱作為整合起來,
而美國可能面對一群結合後可創造出不對稱威脅的敵人」,
此種整合後的作為通常要比僅依賴對稱或不對稱作為來得更具威力。

不對稱作為可發揮物質力量或精神力量:
該兩種概念是互相關聯的;物質上的不對稱優勢常會產生心理優勢。
但歷史上有許多國家及軍隊特別擅長操縱心理上的不對稱狀況,
而其具體作為常是對外展現出一種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
蒙古人、亞述人(assyrians)、
阿茲特克人及祖魯人都是擅長結合物質與心理之不對稱力量的偉大征服者。
他們展現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聲勢進一步強化了訓練、領導統御與準則的功效。
心理上的不對稱優勢通常比物質上的不對稱優勢更難獲得與維持。

參、「不對稱作戰」概念對軍事領域的影響層面

「不對稱作戰」概念涵蓋的領域包括了技術、
文化與心理(精神與意志)等不同面向,
各種不同形式的「不對稱」戰爭,其目的非在擊敗或擊潰敵人的武裝力量,
而在癱瘓敵人的指管系統、瓦解敵人的戰鬥意志,尤其在民主國家中,
軍事行動的發起必須獲得民眾的政治支持,
「不對稱」概念傾向於攻擊對方民眾的精神與意志,
從而在根本上瓦解國家戰爭機器的運作。
「不對稱」概念運用於軍事領域產生的影響之影響簡析如后:

一、技術層面

科技進步使得擁有高技術的一方變得強大,同時亦是其弱點的所在。
例如,依賴計算機的指揮、控制與通信系統以及網路化防空系統等,
當其關節點被摧毀時,這些系統就會立即失靈,並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因此,低技術有效對付高技術的重要途徑,
就是尋找高技術戰力存在的固有弱點和缺陷。
任何高技術武器裝備都有自身的侷限性,都有它的脆弱性,
都擺脫不了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高技術作戰系統的構造複雜,
系統中的任一子系統出現問題時,
都將造成整個系統功能下降甚至癱瘓。

越戰期間,北越為了阻止美軍使用精確導引武器對安富電廠的攻擊,
利用發電設備在電廠周圍製造大片「霧幕」,
致使美機發射的數十枚雷射導引炸彈受到影響。
英、阿福克蘭島戰爭時,阿軍雷達操作手為對付攜有反輻射導彈的英軍飛機,
一旦發現來襲敵機時瞬間關閉雷達,
導致英軍大部分空對地飛彈無法擊中目標,
阿軍雷達在交戰過程中得能順利引導己方飛機對英艦實施攻擊。
波斯灣戰爭期間,伊拉克部隊為躲避美軍攻擊,
採取設置假目標與構築假陣地方式,
成功地欺騙並分散了美軍的空中偵察和空襲火力。
戰爭結束後,美軍亦不得不承認,
伊拉克部隊由於偽裝得極巧妙,
對多國部隊空襲伊國摧毀「飛毛腿」飛彈形成了極大困擾。

值得注意的,科技的快速成長使得「不對稱」概念的運用更具彈性,
非正規作戰漸次朝向「高技術化」發展。
未來的非正規戰法將完全跳脫以往技術不高的非正規作戰模式,
取而代之的則係高技術化的特種作戰。技術層次相對較低的軍隊,
必須在非正規作戰領域尋找剋敵制勝的法寶,
例如「計算機病毒戰」及「高技術游擊戰」等等,
藉由這些領域的特殊方法與手段獲得技術優勢,
從而對抗整體力量較己方為強的敵人。
可以預見的,將高技術引進「非正規」作戰領域,
「不對稱」戰爭的前景是極為開闊。

二、文化層面

戰爭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亦不可將其簡化為兩個集團間的暴力對抗。
事實上,克勞塞維茨提出:「戰爭不外以其他手段達成政治延續」的概念,
目前受到部分學者挑戰,
當中最著者首推美國政治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
杭氏在其所著的「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書中指出:「在這個新世界中,最普遍、重要而危險的衝突,
不在社會階級、貧富或其他經濟團體的衝突上,
而在隸屬於不同文化實體的族群間的衝突」。
歐洲聯盟前執委會主席戴洛亦聲稱:
「未來的衝突將由文化衝突而非經濟或意識型態衝突所引爆。」
文化涉及價值觀、規範、制度及思考方式,
據此某個特定社會世世代代的人民都賦予文化根本的重要性。
也因此,不同文化的社會對戰爭的看法迴異,
同時亦產生了各自的「戰爭之道」(the way of war)。
由於不同文化對戰爭認知存有極大差異,
故交戰各造可利用對方對某種價值與規範的重視,
從而進行攻擊獲得「不對稱」利得。
即以東西兩種不同文化為例,
西方人重視生命為其文化中的一項特色,
但此種價值經常為對手利用使其處於不利態勢。
例如塞爾維亞人為對抗北約國家空中攻擊,
它將被俘聯合國部隊作為人質,
置於可能遭受攻擊目標附近。
對西方國家軍隊而言,
為了摧毀敵人目標有意地殺傷友軍部隊,
這種作法與概念均不為其接受。
類似例子亦見於索馬利亞內戰與聯軍攻擊伊拉克期間,
兩者均曾利用婦人、孩童或無武裝平民組成「人肉盾牌」(human shield),
用以對抗聯合國部隊攻擊。
西方國家固然擁有高科技武器,
但由於文化認知對戰爭遂行形成的制約,
此等「不對稱」優勢極易為敵對一方掌握,
從而影響西方國家使用軍事力量的決心。

如同科技優勢極易促成敵對各造間的「不對稱」發展,
文化層面的諸多概念,
例如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憲政主義、人權、平等、自由、法律、
民主制度、自由市場及政教分離等,
均有可能成為交戰各造施展「不對稱」作戰概念的場所。
事實上,此種發展係與戰爭領域逐次擴大息息相關。
時至今日,戰爭本質雖非單純地兩個集團間的暴力對抗,
但雙方對於傷亡的敏感性及忍受度係戰爭在文化層面
「不對稱」情形出現的主因。

三、精神層面

「不對稱」概念表現於精神層面的特徵,
在於此種作戰模式係以攻擊敵方人民意志與精神為主要著眼。
對民主國家而言,軍事行動必須得到國會與大眾支持始能進行。
因此,若能對敵國決策過程進行干擾或降低該國民眾對軍事行動的支持度,
將有助己方有利態勢的營造,從而獲得戰略上的利得。
即以越戰為例,美國雖擁有遠較北越為優的軍力,
然而北越利用美國民眾的反戰心理,
藉由拖延戰術與和戰兩手策略的運用,
軟化了美軍的作戰決心與意志,
終能以劣勝優,
擊敗軍力遠較己方為強的美軍現代化部隊。

特種作戰(special operations)亦為攻擊敵方人民意志與精神的重要手段,
特種作戰係以特殊組織、訓練與武器配合正規或非正規部隊,
藉非傳統性軍事手段,用以達成軍事、政治、經濟或心理目標的各項作為。
特種作戰雖無法如正規作戰般對戰局產生決定性影響,
但其對敵方社會與人民造成的震撼卻非正規作戰所能比擬。
暗殺、綁架、縱火、爆破及對特定目標與人物的攻擊,
極易引發敵方內部全面性混亂,從而瓦解敵方人民的精神與意志。
即以軍事強國美國為例,
近年來對特種作戰的發展投入了大量人力與資源,
美國海軍陸戰隊研究發展室曾藉模擬舊金山與蒙特利街道場景,
進行城市作戰戰術及技術研發。
美軍所以重視特種作戰,
肇因於軍力劣勢者極可能以非傳統方式對其平民進行攻擊,
企圖藉「不對稱」作戰取得有利態勢,用以彌補雙方軍力的差距。

對於民主國家而言,大眾媒體亦是敵方進行「不對稱」作戰的重要場所,
操縱與利用大眾媒體影響敵方民眾認知,經常可以獲得不成比例的利得。
例如美國大眾不願見到其子弟流血,
甚至對敵方平民傷亡亦極其敏感,
美國有線電新聞網(Cable News Network CNN)
對伊拉克平民傷亡的重複煽情報導,即足以影響美軍軍事行動的開展。
因此,只要妥為運用民主社會的「新聞自由」與人民主張的「知的權利」,
瓦解敵方人民的精神與意志仍是有可能的,
此為民主、自由社會與天俱來的脆弱性,
必須藉由「新聞管制」或「人民自律」方能避免為敵利用,
成為遂行「不對稱」戰爭的嶄新戰場。

由以上的分析,不難發現「不對稱」戰爭涵蓋面甚廣,
使用的手段更是包羅萬象,其效益相較於軍事行動並不遜色。
大體而言,「不對稱」概念的運用使軍力弱者得與強者抗衡,
對於前者,「不對稱」概念無疑地係一「力量倍增器」(force mortifier),
它改變了傳統性的「軍力平衡」,
亦使「戰鬥空間」(battle space)得以擴展。
事實上,「不對稱」策略有許多發揮的空間,
如技術上(偵察攻擊敵方弱點)、地理上(城市作戰)、
心理上(恐怖行動或利用平民)
與政治上(拖延戰術與軟化敵方作戰決心)等,
均可用以削弱軍事優勢一方享有的科技優勢。
在當前各國積極開展「軍事事務革命」之際,
部分國家由於資源與科技上的限制,
無法在相同領域與其競爭,
遂研發「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及建立資訊戰
(information warfare)能力以為因應,
此即發展「不對稱」戰爭能力的最佳例證。

肆、我國國防戰略思維的因應

在未來不對稱的作戰威脅下,
我國的國防與國家安全必須有全新的思考角度,
也要有新的不對稱戰略:
首先,我們如何繼續創造有利於我國「生存」與「發展」的有利條件,
應是我們全體國民的共識,
如何讓台灣成為亞太區域安全與穩定不可或缺的一環,
讓台海安全國際化,才是國內安全與堅實保障;
其次,在國防政策制定方面,
因應後冷戰時追求和平與經濟發展的大格局下,
掌握軍事事務革命的風潮,
從戰爭理論與軍事思想去徹底調整國軍的建軍備戰思維,
更要加強對中共新戰爭思維的研究,
在兼顧國防資源的有限擴張因素下,
配合不對稱戰略的思維,做出合理化的分配,
將國防的戰備整備與武器採購作為和軍事工藝
「多樣性」和「不對稱」發展相互結合,
並培育高素質人材從事國防建設工作。
在軍事戰略方面,因應中共各種可能的不對稱作戰威脅,
尋找中共兵力整建與部署的弱點,
形成我方制約中共的不對稱作戰能力,
進而發揮「以小博大」、「避實擊虛」的戰略效果。
總之,因應第三波的資訊社會來臨,
在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發展下,
堅強的國防實力是未來兩岸談判的重要籌碼,
而對與中共之不對稱的戰略結構態勢,
我們必須建立不對稱的戰略能力和與
之相對應的國防政策與軍事戰略作為:

一、提昇兵員素質、走向科技精兵:

軍事事務革命代表著高科技武器的快速發展已是無法阻擋的事實,
不能與之接軌者—必敗;近年來國軍各項先進武器裝備陸續換裝,
有形戰力已獲得快速提升,
然相對的精密武器的操作及保修要求標準亦隨之提高,
因此人員之素質及訓練如不能有相應的提昇,
則精密武器無法充份發揮效能,
那麼這種只有軍事事務革命的外表,
而無精神的假象,必然難以通過敵人的考驗。
國軍由於採行徵兵制度加上國家經濟與人民期望的整體考量,
導致役期過短,在高科技裝備狀況下要求的專業、完整、持續的人員訓練,
實無法有效配合,當此國軍仍持續實施人員精簡之際,
檢討兵員過剩時,
高科技武器裝備的操作與保養人員可考慮採行「募兵制」的方式來執行,
以較好的待遇來吸收高素質的人才;
以人的「精」、發揮武器的「準」、獲得戰爭的「勝」,
事實上中共也早已體認到,
「人」的訓練在高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把軍事訓練,提昇為戰略階層,
由此可見中共似乎較我們能掌握到軍事事務革命的精髓,
這一點實是我們所應警惕者。

二、健全防衛動員體系、推動全民國防理念:

台澎防衛作戰中,如僅欲以區區數十萬的國軍來遂行保衛國家的使命,
在面對人口、資源、整體國力均高度優於我國的中共,勢必難以達成;
且若為因應戰時需要而罔顧其他國家建設,於平時便保持大量的軍隊,
如此不僅國家整體國力難以提昇,更會因此龐大軍費支應造成國家的困窘,
即便是軍事力量得到暫時的強大,相信也必不能長久;
因此平時保持最低限度的常備兵力,
將整體國力運用於國家建設發展,
藏富於民、藏力於民,才是兼顧之道,
一旦國家遭逢外來的侵犯,
全民動員也才能發揮源源不絕的戰爭潛力,
因此構建健全的全民防衛動員體系,
強化全民國防理念,才是台澎防衛作戰真正的依歸,
也才是我們的必勝之道。

三、重視後勤整備及系統整合:

最近幾年,國軍正值接受大量外購先進武器時期,
這些高科技武器獲得不易,其後續維修及系統整合更為困難,
故建立一套完善有效整合的後勤支援系統是當務之急。
由於三軍均有採購武器裝備,檢討成立一個跨越軍種的「機制」,
以有效整合各類外購武器裝備,
使成為「系統化」並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功效,
不失為一個迅速有效的方法。

綜觀世界諸先進國家,雖擁有第一流的戰鬥部隊,
但絲毫不放鬆在後勤整備制度上的擘畫、經營。
例如波斯灣戰爭期間,美國整整投入了半年時間,
整備並統合了20餘國的支援系統,
以支應其作戰所需之全般後勤事宜,
在如此長時間的整備下,
事實上也是日後其能以短短的100小時的地面作戰即結束戰局的主因,
因此拋棄國軍傳統以來漠視後勤工作的偏見,
接受科技武器與後勤整備、系統整合的觀念,
才是確保戰力的保證。

四、結合民間力量、發揮資訊優勢:

的新型作戰樣式-「資訊戰」的開始,
這種指揮控制戰,
將圍繞著預警、偵察、情報處理、戰場監視、通信、電子對抗、
導航等信息對抗行動,
不過,中共在電子戰的準備上面臨的挑戰也很多,
要癱瘓台灣的C4I系統能力仍屬有限。
台灣資訊工業發展,無論在軟、硬體方面,
均受世界的高度推崇,若我們能有效統合軍民技術,
在現有的基礎上來發展資訊戰,
相信不僅在技術上以凌駕中共,
整體資訊戰力提昇亦能縮短期程,
當然最具價值者便是在資訊科技日新月異、進步快速的時代,
由於軍民的合作,可以確保軍用資訊長保先進狀態。

伍、結語

「不對稱作戰」的思維,不論是對優勢者或弱勢者而言,
善用之,則均能獲其利;由於科技的優勢,
不足以應付所有型式的戰爭,「不對稱作戰」,
成為近期美國的熱門議題,中共亦積極發展,
以適應臺海作戰可能與美軍遭遇的需要。
我與中共隔海對峙,
在數量上永遠是「不對稱作戰」劣勢的一方,
唯有能打擊對方的弱點,並能保護自己的弱點,
才能在安全受威脅情況下生存發展;
檢視當前環境,
我國與中共之間就整體國力而言實存有明顯的差距,
若不能正視這個問題,找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戰略明確、戰術有效的中共,
未來兩岸的情勢將不利於我,
因此我們應充份發揮高度,
尋求適切之戰略思維與建軍方向,
為戰爭預作勝利的準備,
如此才能有效確保國家安全。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轉貼】淺析軍事領域中之「不對稱作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