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T 發表於 2007-3-20 14:12:00

回覆 #60 SC 的帖子

這一定有砲操,萬一電瓶沒電,按鈕壞掉,彈頭怎麼送:titter:
不要說不可能,偏偏就是會發生:xd:
哇勒,裝填手:cry2:
我也是來亂的:drl::0118:

[ 本帖最後由 92T 於 2007-3-20 14:14 編輯 ]

瘋狗 發表於 2007-3-20 14:20:24

我記得109是沒砲塔露天的只有一個破帳篷遮雨.110是有砲塔的是不是??還有屁股後面有兩個可以撐在地上像推土鏟的是哪一種阿?以前95旅也有砲兵營有109跟110但是我老是搞不清楚哪一個是哪一個:titter: .

SC 發表於 2007-3-20 14:25:01

回覆 #61 92T 的帖子

key入"彈藥補給車"查詢孤狗發現有~~
中華民國國防部
Ml09自走砲的車身採用5083鋁合金板,承載系統採用傳統式扭力桿,砲塔後方備有艙門供彈藥補給使用,搭配M109自走砲使用為相同底盤之M992彈藥車
-----------------------------------------------------------------------------------------------------------------

彈頭就從M992的彈倉裡伸出吊臂,或是滑槽,直接將彈頭送給M110A2就行囉!!:xd:

SC 發表於 2007-3-20 14:28:17

回覆 #62 瘋狗 的帖子

報告瘋狗長官:
M109請看:
http://www.so-more.tw/modelshow/modelshowUS3m109.htm

M110請看:
http://tw.myblog.yahoo.com/tiny-arsenal/article?mid=62&prev=77&next=53&l=a&fid=6

瘋狗 發表於 2007-3-20 14:55:34

哈哈哈.....原來有砲塔的是109沒砲塔的才是110,當時我依直覺的幹麻車身側面開了一排圓孔不知有什麼用意.
那個彈藥補給車好像還有一隻吊臂可以吊砲彈,造型很可愛.擋風玻璃還有雨刷哩.

SC 發表於 2007-3-20 19:31:51

原帖由 瘋狗 於 2007-3-20 14:55 發表
那個彈藥補給車好像還有一隻吊臂可以吊砲彈,造型很可愛.擋風玻璃還有雨刷哩.

報告瘋狗長官:
這種彈藥補給車是叫:CM24A1

圖片來源: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m16ichael&book=1

byronliao 發表於 2007-3-20 21:33:05

回覆 #66 SC 的帖子

這個好可愛喔:titter:
長的好像拜倫家那部大冰箱(七人座休旅車)
不曉得內部空間、避陣器如何...買一部來當車床族

[ 本帖最後由 byronliao 於 2007-3-20 21:34 編輯 ]

小智 發表於 2007-3-21 00:20:49

原帖由 auau 於 2007/3/20 13:33 發表
印象中以前參考過資料好像自走砲較長 , 會不會是因為有類似戰車砲那種砲管帽關係?
自走式射程好像也較遠?不知M109和M110那個砲管比較長?那個射程遠?
沒記錯牽引式只有155加砲的強裝藥可打到三十公里以上 , 在 ...

雖然實際數字不清礎,但是我想可能因為自走砲是車輛的關係,覺得比較龐大的感覺!
當然自走砲通常有"砲口抑制器"(不是"砲管帽"或"防火帽":loveliness: )感覺也會比較長!
致於射程的部份,我的印象好像自走砲都比牽引砲還遠!加農砲不算啦!不確定!
雖然自走砲有自動裝填系統 (我們單位還有全自動射控系統),但是自走砲還是有砲操的!
平常訓練砲操就跟牽引砲一樣,而且還要增加訓練自動和車輛的部份!反而要多學很多東西!

砲操怎麼跳呢 !? 其實,砲操只是一個流程和一些標準動作與程序,為的是在戰場混亂情況仍然可以訓練精良的操作火砲!
如果沒有實際下去跳砲操,只是在旁邊看一看實在不會覺得有什麼!
可是實際下去跳砲操之後,尤其被砲長惡整的時候,十個會有十個覺得想切腹自殺!
任何動作都有其"標準動作"和"標準姿勢"!
光是準備動作"蹲著"和"向右看齊的碎步動作"就有很多名堂可以搞了!
不過最痛苦的應該是訓練"插標杆"和下基地打牽引砲的"挖助鋤"!
補充說明 ...... 牽引砲後面的吊架稱為"大架"是兩支結合可以打開的,後面有兩塊很像鋤頭的東西稱為"助鋤"要埋入土裡以承受"制退力"(火砲稱為"制退力",槍砲稱為"後座力"!)。

"插標杆"的動作很難用言語形容,反正訓練很痛苦就對了!而且訓練的時候是在砲場的水泥地練習!
插到起水泡、泡中泡、流湯流血、全身酸痛、...... 等痛苦不堪,還是插不下去!...... 插得下去才有鬼!
我所屬 86 旅砲兵營為"八十六年度全國砲兵基地總冠軍",我們第三連的成績又是全營最好,我們第一砲又是全連的"基準砲",
所以我就理所當然成了年度"金牌標杆手"!
補充說明 ...... 通常重型火砲連有四門火砲,基準砲都是第二門或第三門的火砲擔任(正好在四門火砲中間),不過火砲又有很多規矩,包括不可以隨便變更序號或更換成員!而且我們第一砲成績最好、老鳥最多(砲長不是最老),所以就變成基準砲了!
基地訓練是沒有時間慢慢插的,標杆手除了要跑得快之外,跟瞄準手(我同梯的)的默契也要好,身上都會有一支大榔頭,標杆手依照瞄準手的指示調整位置,位置對了就用大榔頭把標杆敲下去!回到火砲位置再幫忙挖助鋤和完成其他工作!
所以被操的時候,除了全付武裝之外,標杆手就多了那個討厭的大榔頭!尤其是被罰跳砲陣地的時候(砲陣地一圈都很大很大),常常會因為大榔頭增加的重量造成重心不穩就人仰馬翻了!

"挖助鋤"的訓練要講就有點複雜了!一般火砲進入砲陣地之前,射擊指揮所和其他支援單位就會以輪車先行進入!
由射擊組以"砲位旗"標示各門火砲的架設位置,並且由有線通訊班架設電話!
基地測試大家都是打牽引砲,只要火砲的輪胎通過砲位旗就開始計算時間!
從把全部工具丢出卡車、卸下火砲、打開大架、調整位置、挖助鋤、修整助鋤坑、放置助鋤、插標杆、瞄準校準、射擊任務下達、射擊準備到打出第一發必須在三分半鐘之內完成才算合格(不知道是否只有我們營這樣子要求)!不過我們都操到三分鐘以內打出第一發!運氣最好的最快記錄是二分半鐘左右!
其中最花時間的就是挖助鋤!兩個助鋤坑大概都要長 60cm 寬 40cm 深 30cm 左右!包括把它修整理想!
單純訓練挖坑的時候,兩人一組開始挖,我們連上的最低標準是一分半鐘必須完成!包括修整完畢!
如果遇到大石頭(常常遇到)就有得搞了!不過一樣硬是把它挖起來再修整助鋤坑!所以非常需要運氣!
所以操得最兇的就是討厭的挖助鋤!把每個砲陣地都坑坑洞洞的!
挖到每個人的雙手都起水泡,再操就是泡中泡,再操水泡破掉就開始流湯,再繼續就開始流血,再來就是血都乾掉了一樣繼續!所以最後每支十字鎬和圓鍬的木柄上面都是乾掉的血跡!而且常常挖斷!一兩個星期就要更換十字鎬的木柄!

[ 本帖最後由 小智 於 2007-3-21 01:09 編輯 ]

小智 發表於 2007-3-21 00:42:41

原帖由 SC 於 2007/3/20 19:31 發表
這種彈藥補給車是叫:CM24A1

報告 SC 學長∼

這個是 M-109 A2 配的 CM-24 A1 彈藥補給裝甲車!
其實還有 M-110 A2 配的 CM-24 彈藥補給裝甲車!
CM-24 算是 CM-24 A1 的前一代!
雖然兩者的功能和外型都差不多,一樣有機械手臂,但是 CM-24 的樣子比較四四方方!
沒有 CM-24 A1 那麼有線條!很像棺材!非常的醜!:L
我們戲稱為「活動棺材」!:titter:

抱歉!找不到 CM-24 的圖片!

auau 發表於 2007-3-21 01:48:13

原帖由 小智 於 2007-3-21 00:20 發表


雖然實際數字不清礎,但是我想可能因為自走砲是車輛的關係,覺得比較龐大的感覺!
當然自走砲通常有"砲口抑制器"(不是"砲管帽"或"防火帽":loveliness: )感覺也會比較長!
...
感謝小智兄詳細的文章:loveliness: 使我對本島砲兵多了解一些 , 外島跟本島砲兵固然
同門~操作確有些差異 , 我們因陣地跟任務關係標竿大多是固定式 , 也不用挖助鋤洞 , 有些砲架是用軌道式固定 , 有些是特制水泥地~砲架抵住固定就可發射 , 簡化某些動作增加快速反應 , 訓練重點是快速 , 精準 , 確實 , 外島砲兵大多是常態戰備單位 , SC兄的高砲連更是(永遠戰備連) , 因為是反擊跟戰備主力~火砲要求能在極短時間內發射 , 這也使我們操作上些許不同 , 本島砲兵正統專業知識應當比我們更豐富:handshake

[ 本帖最後由 auau 於 2007-3-21 01:49 編輯 ]
頁: 1 2 3 4 5 6 [7] 8 9
檢視完整版本: 為什麼叫""火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