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 發表於 2006-5-23 06:26:16

霧社事件簡述

因為是歷史事件 所以在這邊發表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塞德克.巴萊
霧社事件主要的歷史背景
就是日治台時期 泰雅族抗日的點點滴滴
時間點大約是在1930年
另外這個是公視的網站 "風中緋櫻" 裡頭有更詳細的歷史說明
看過一下 當中有一個嚴重的錯誤必須要先提出來....
就是 泰雅族的戰士 必須出草獵取一個首級 才能黥面
還有 泰雅族的成年女性 必須學會織布才能黥面結婚....
這當中 必須要修正的是 黥面 應該要改成 紋面
黥面是古代的一種刑罰 是一種屈辱....
但是泰雅族的紋面 是一種至高的榮耀因此不能用黥面這個說法
大家在瀏覽的時候 有看到要注意一下.....
一些舊課本 也是寫黥面....那是不正確的 這個觀念應該要導正.....
∼∼∼∼∼∼∼∼∼∼∼∼
另外補上 塞德克.巴萊這部試拍片的網站

[ 本帖最後由 克里斯 於 2006-5-23 23:23 編輯 ]

byronliao 發表於 2006-5-23 15:04:30

回復 #1 克里斯 的帖子

小克里斯, 資料不正確,
黥面是種刑罰.....這是古老中國周代的解釋 (所以不適用在台灣原住民身上)
黥面在台灣原住民的說法, 也不只出草獵取首級, 還包括獵山豬..雲豹等 !!!
就像是阿魯巴 (台灣是種遊戲)..在國際上 (是某國家名稱)

另外公視製作的 (風劇) 外界有諸多批評, 編劇組很用心沒錯,
不過劇中多項內容與真實不符, 畢竟電視劇是給觀眾看的, 全以商業行為為考量 !

[ 本帖最後由 byronliao 於 2006-5-23 15:07 編輯 ]

雲生 發表於 2006-5-23 15:33:25

回復 #1 克里斯 的帖子

黥面在台灣原住民的說法是最高榮耀
目前在台灣的已經不多
之前政府想辦法要留住這項文化
但卻後繼無人

克里斯 發表於 2006-5-23 21:23:50

原帖由 byronliao 於 2006-5-23 15:04 發表
小克里斯, 資料不正確,
黥面是種刑罰.....這是古老中國周代的解釋 (所以不適用在台灣原住民身上)
黥面在台灣原住民的說法, 也不只出草獵取首級, 還包括獵山豬..雲豹等 !!!
就像是阿魯巴 (台灣是種遊戲)..在國際 ...
在多元開放的時代,對無文字部落文明應調整過報對不自覺的歧視心態與語文上的歧視用詞,例如應以"紋面"代替"黥面",理由是甚麼?

在臉上刺字、塗墨。古代多用為對犯人的刑罰。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傳˙倭傳: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差。三國志˙卷十二˙魏書˙毛玠傳:漢律,罪人妻子沒為奴婢,黥面。

古代的一種刑罰,在犯人臉上刺字塗墨。後亦用於奴婢、士兵,以防其逃跑。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傳:「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南史˙卷五十一˙梁宗室傳上˙臨川靖惠王宏傳:「蓄奴僮數百,皆黥其面。」

由此可知 黥面為一種刑罰 但原住民部落常有的面部刺青是一種精神或地位的象徵 並非是刑罰 所以改以"紋面" 像是紋身的意思 比較不失原意
~~~~~~~~~~上面這個是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
關於第一篇 引用到對"黥面"的簡述 不能說不正確 應該說"非專題解說"不夠完整...
我主要是針對"黥面"的用法 做修正...整體史料的部分 算是很詳細
另外 我也問過我泰雅族的同學 他們也對"黥面" 這個說法很反感
另外 我國/高中 國文/社會/歷史科老師 也特別強調過 不應當使用"黥面"這個說法
這對原住民是相當不禮貌的 因為"黥"它的本意 在古代就是刑罰
這跟原住民的"紋面"意義 差距甚大
塞德克.巴萊的試拍片段 是在網路找到短片 畫面拍攝效果很好 是值得看看的...
另外 公視網站那裡的資料 主要就是看他的史料部分 不是連續劇內容....
這邊特別澄清一下....
另一篇關於紋身藝術的連結

[ 本帖最後由 克里斯 於 2006-5-23 23:21 編輯 ]

aldrich 發表於 2006-5-23 22:48:29

原帖由 克里斯 於 2006-5-23 06:26 發表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 公共電視拍攝的歷史劇片段
風中緋櫻 ...


克里斯兄,您提供的片段來源並非公共電視拍攝的歷史劇片段,而是[賽德克.巴萊]的試拍片段,原始來源網址小弟提供如下:

賽德克.巴萊

導演 魏德聖說:
〔1997年,我正關心電視新聞上香港回歸的報導,卻臨時插入了一則東部原住民到行政院抗議「還我土地」運動的領導者被捕的新聞…其實抗議的人數不過幾十人,強壯的身體、深邃剽悍面孔,面對的是帶著歷史威嚴的行政建築,背對的是城市裡不聞不問的汽機車及路人…相較於「香港回歸」問題及「還我土地」運動的諷刺性對比,我們所遺失的是不是只有土地…

我一向對原住民問題不願太多了解。那則「還我土地」的抗議新聞,讓我想起從前唸書的時候似乎記得有一個事件叫做「霧社事件」,有一個頭目叫做「莫那魯道」…隔天,我到書局找到了幾本談論霧社事件的書籍…面對這一則因反抗殖民政府而幾近被滅族的賽德克歷史,我一頁一頁地翻著,全身的血液也跟著翻騰了起來…是同情嗎?是憐憫嗎?…是我看見了一個族群所應有的驕傲與尊嚴。〕

[ 本帖最後由 aldrich 於 2006-5-23 23:04 編輯 ]

克里斯 發表於 2006-5-23 23:19:34

原帖由 aldrich 於 2006-5-23 22:48 發表
克里斯兄,您提供的片段來源並非公共電視拍攝的歷史劇片段,而是的試拍片段,原始來源網址小弟提供如下:

賽德克.巴萊

導演 魏德聖說:
〔1997年,我正關心電視新聞上香港回歸的報導,卻臨時插入了 ...
原來如此.....文章已經做修正了
剛剛瀏覽了一下...可以確定的是
這部片子的背景 就是霧社事件那個時期...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霧社事件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