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S 發表於 2008-9-9 08:44:36

小弟嚐試解讀照片中的文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封面
戰士授田憑據
證字第○○○○○○號
國防部發
左上角紅色印章:功勳戰士 加二成授田
鋼印:解讀中……, 不過大概沒辦法了。


內容第一頁
中華民國四十五年六月
關防:國防部印


內容第二頁
姓名:○○○  年齡:四○   籍貫:○○○○○○
服務單位:      服務年限:廿三年   原籍住址:○○○
家屬   謂稱   姓名

注意事項
一、憑此據換取授田證書
二、本據不得轉讓抵押
三、本據由戰士妥為保存
四、本據如有遺失應即申請補發


封底
反共抗俄戰士授田,為政府既定國策,經立法院制定條例,行政院提前頒發授田憑據,程序隆重,意義重大。
凡領得此項授田憑據之戰士,均在反共抗俄戰爭中立下重大功勳和勞績,戰士授田乃為政府及全國國民對有功戰士崇敬之表示。
現在大陸尚未收復,故鄉父老猶在水火之中,此項救國救民國策之貫徹,有待三軍將士協力完成之。

[ 本帖最後由 DDS 於 2008-9-9 09:07 編輯 ]

立平 發表於 2008-9-10 08:01:10

回覆 11哨 DDS 的帖子

報告學長
鋼印內容是
                                 田授士戰俄抗共反
                                        戰功
                                        士勛
                                 章田授成二加

[ 本帖最後由 立平 於 2008-9-10 08:02 編輯 ]

DDS 發表於 2008-9-10 10:12:23

回覆 12哨 立平 的帖子

謝謝!!!

小弟最近迷上老照片老文件
尤其是上面若有文字的, 就會想辦法去解讀
這回手又癢了......

不過連鋼印都有「加二成授田章」, 這倒是第一次知道。

evan3833 發表於 2008-9-10 11:51:32

原帖由 立平 於 2008-9-9 08:38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軍人子弟的心情很特別,父親雖然隨著部隊南征北討
但對自己這一生是又愛又恨,恨的是戰敗了沒機會回家鄉了
愛的是自由的可貴,政府開放探親了,長輩們含著淚回鄉
人事已非,又要流一次淚,哪裡才是自己的家,矛盾 ...

政府開放兩岸探親後
數十萬人老榮民終得以”回到出生的地方”看一看
家父也在其中

其實早在政府開放前
這就已跑的兇
不外乎是透過第三地的東南亞國家轉機香港再轉進大陸
大陸派人在香港常駐辦這事
他們歡迎你回家
還全程相陪

有幸
咱老奶奶長命百歲
家父70歲時
還見到相隔40幾年的90幾歲老奶奶
試想
拜別母親40幾年後
見到老母親而雙膝下跪的場景
多少個夜晚思念老母親思念那片出生的土地
見了面後又是另一種掙扎
到底那邊才是家



趙傳 - 你我的約定

敘述的就是趙傳父親與趙傳堂叔分隔兩岸的心情

那年你決定朝北而去而我卻必須往南而行
你渡過那條潺潺小河而我卻翻越這座高山
經過多少年一切都已無法找回你我卻都背負著各自的疲憊
是否該丟掉心中的累贅擦乾這些年來的眼淚

別忘了當年你我的約定希望能總有一天再次相聚
共同分享彼此過去的經歷再從頭展現當年的豪氣

那年你堅持往左的路而我卻抱定向右的心
你走進那做茫茫城市而我卻離開這片鄉里
經過多少年一切都已無法找回你我卻都背著各自的疲憊
是否該丟掉心中的累贅擦乾這些年的眼淚

別忘了當年你我的約定希望能總有一天再次相聚
共同分享彼此過去的經歷再從頭展現當年的豪氣

張致華 發表於 2008-9-10 22:34:32

回覆 14哨 evan3833 的帖子

我比較傾向王傑的一首歌
家!太遠了

作詞:陳大力 作曲:Ricky Ho 編曲:Ricky Ho

風 太大了 難道只是為了吹乾眼淚
雨 太急了 彷彿真是為了洗去哀傷

山 太高了 難道只因早已無處可躲
河 太寬了 彷彿注定永遠無法渡過

家 太遠了 難道只是因為時間 因為距離
夢 太長了 彷彿只是為了絕望 為了逃避

死 太多了 難道真是為了仇恨 為了生存
愛 太短了 彷彿只是為了分別 為了回憶

鮮血 浸透了土地也開不出花
永遠 短暫如彩虹抓也抓不住

我們沒有家 我們沒有家
孤兒是我們的名字 回家是夢裡的呼喚

太遠了 我們的家

因為~~回到老家後,反而更迷失,迷失的是,這是不復記憶中的家
破碎的家,分離的家,這還像是個家嗎
懷著當年離開著殘存的記憶,所見到的已是面目全非了
真的!!那個家,已經好遠好遠了
老爹不恨當年的決定,因為若是沒離開,也不會活到現在
離開了,卻永遠無法割捨那故鄉的情,回去了,反而失落感更重
當年,領了20幾萬就趕緊辦返鄉探親,結果~~~沒人了,都走光回去賣鴨蛋了
唯一還記得他的是:一位滿臉驚訝的老太婆,不敢相信的這消失近一甲子的人
竟然~~~出現在眼前,還好有人記得他,不然~~~回家的感覺都沒了

補充一點:
當年戰士授田證,老兵之間有著麼一句話流傳
這個要幹啥,老家走個3天也看不到一個村落,這個田要分到哪裡,該不會是~~北大荒吧

[ 本帖最後由 張致華 於 2008-9-10 22:37 編輯 ]

jiungo.5197 發表於 2017-6-5 23:22:30

戰士受田證∼∼∼
小時候父母都將”它”藏者,可能是怕小孩子拿去玩吧!

戰士受田證大小就像我們的退伍令相當,上面寫著受田多少,不過到了不知多少年後,變成發放現金,∼∼發放戰士受田證,我的感覺是,騙騙這些∼∼∼笨蛋老兵,讓∼你∼存∼有∼一∼點∼幻∼想∼∼∼∼吧!

abb431128 發表於 2017-6-10 07:46:52

50年代小學時,老爸老媽都是國小老師。
山東籍的外省校長,很拽樣的神氣。
郭校長說:若是反攻大陸,他會回家鄉當縣長。
我於61年下部隊,62年看老士官退伍,領授田證。
始知反攻大陸後的用途及身份。
最後換了5個萬。
跟老婆說:我差點到新疆省,當烏魯木齊市長。

155262 發表於 2017-6-10 13:53:08

當時政府在中壢忠愛莊戰地政務工作總隊調訓公教人員以儲備光復地區政務接收人員      所以老校長所言非虛

邱明宗 發表於 2017-6-10 19:20:26

戰士授田證,是大時代悲劇下的產物,如今當初領取戰士授田證的老兵,到如今已經是凋零了!再加上現在的執政黨,更加不可能承認這個產物。

邱明宗 發表於 2017-6-10 19:21:15

戰士授田證,是大時代悲劇下的產物,如今當初領取戰士授田證的老兵,到如今已經是凋零了!再加上現在的執政黨,更加不可能承認這個產物。
頁: 1 [2] 3
檢視完整版本: 戰士授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