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86677515 發表於 2008-8-17 13:15:24

經歷高考時刻<大陸高考制度>

                  
                                                          高考驚魂
話說高考最后一月將近,壓力陡增,進行最后一次摸底,我還是全班倒數第二,全年級也排在幾百人的最后幾十名。我對自己的高考前景預估很是凄慘,向各位老師匯報,我不想高考了,等來年了再復讀吧。其實我在高中之前的中學學習成績還是很好的,只是后來升了高年級,比較貪玩了,成天跟一幫同學踢足球,完了就是玩游戲上網。結果就是學業成績慘不忍睹。我那個時候一直是一個人生活的,上學重來都是一個人,老媽在深圳的。
在老師再三的勸說下,我終于打通了這個思想關節,決定還是嘗試一下吧,不要刀還未出就掛在路上吧。看著別人每天復習功課,抱著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在那里背誦我真的很郁悶。因為我根本看不懂那些東西,高中三年我全在玩。高中三年的基本生活是,空余時間踢足球,上課時間睡瞌睡看小說,晚上上網打游戲,還別說,那個時候一口氣把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等人的小說翻了好幾遍。
臨到高考前填志愿了(注:就是選大學,我們那個時候考試是在成績還沒有出來的時候就先把自己想上的大學先給填了來),別人都在絞盡腦汁,看提前批次應該選什么學校,重點大學填什么學校,一般本科大學填什么學校。我這樣的成績前面根本沒有門路,專科也沒戲,只有看看高職了。不過我死愛面子。提前批次寫的是國防科技大學,重點的3個批次寫的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記得還有個南京大學。本科三所大學忘記了,反正也知道自己考不上,不過這個專科就有研究了,說不定那天祖墳上了高香給自己撞上了呢,于是我就填了按照去年錄取情況最差的幾個學校,其中就有我后來上學的西昌大學。志愿上面還要寫自己的政治成分。我寫了個群眾。但是其他同學全是團員。讓我汗顏,老師最后臨時給我補充入團,團員證還是考試完了2個月之后我才拿到。
高考那天到了,學校組織了30多輛大巴車,全校高山師生向著考場進發。
臨考前一天晚上,住在同一個宿舍的某位同學睡不著,他說他很緊張,無法順利入睡,害怕幾年學習因為自己發揮不好而最終失敗,不過這個時候我倒是很坦然了,仿佛看破了紅層。對那兄弟說了句,色既是空,空即是色來安慰他,我當時是胡亂講的,不過竟也吧他給糊弄了去睡覺。睡到半夜,突然聽見外面寢室門外有人竊竊私語,仔細一聽:‘兄弟,明天就靠你了,到時候把試卷放好,我能看見就可以了。’另外一人躊躇半天. ‘這樣不好吧,我還是擔心被抓住了,這樣懲罰很嚴重的,要隔年才能再考’。我一想,感情這哥們兒是來找人預先通融了。沒有管他們繼續睡我的覺,就讓高考的一切一切教給老天爺吧。
我琢磨著我現在這不緊不慢,雷打不死的性質估計就是高考給磨練出來的,看來這個高考還是有點用處的,至少把我軍艱苦奮斗的作風給繼承了。
高考結果,是哪年考試題目普遍偏難,把成績一般好的給刷了下來,頂尖的還是頂尖,成績臭的例如我這樣的,基本沒有大影響。想我們這樣丟塞子做選擇題的不管難題,還是簡單的分數都一樣。稀里糊涂的我還上了個專科。這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把我樂得比上了清華北大還高興,天天也不踢球了,另外找了個差事。去河里面釣魚,還比較悠閑,又可以去河里面游泳。
講個高考考試時候的小趣事,聽聞上屆高三的學長告訴我們,考試的時候喝紅牛很來勁,我一傻,在考第一門的時候喝了2瓶,結果考試還沒有完我就想尿尿了。只好提前交卷出場了。



[ 本帖最後由 t86677515 於 2008-8-17 20:24 編輯 ]

t86677515 發表於 2008-8-17 13:19:10

注:關于大陸高考 一

注:關于大陸高考(以下注解摘自百度百科為方便各位學長了解。)
1、 高考時間

1949年之前,中國各所大學招生考試的時間由學校決定,並不是同時舉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力和時間安排去不同的大學進行多次高考。現在,在中國大部分地區,高考每年只舉行一次,2003年以前在7月舉行,2003年開始改為每年6月舉行。
在很多省市,高考每年僅舉行一次(近年來部分省市每年舉行兩次高考,多增加的一次在1月舉行,稱為春季高考)。舊時高考時間(2003年前)為每年7月,2003年以後,新的高考時間改為每年6月。其統一考試為6月7日、8日。 6月7日上午9:00-11:30考語文;下午15:00-17:00考數學。 6月8日上午9:00-11:30考綜合(文科綜合/理科綜合);下午15:00-17:00考外語(英語/日語/俄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其中英語/日語/俄語有聽力考試)。
由於部分省(市)按新方案實施高考或科目設置不同,高考結束時間不一,上海、山東於9日上午,廣東、海南於9日下午,江蘇於10日上午結束。


2、高考制度




高考自2001年取消年齡與婚否的限制,任何具有適宜文化程度者均可以報名參加高考。高考統一採取筆試方法,其考試科目根據個人選擇而不同。必考內容分別為語文、數學和英語。其他科目的考試方式分別為:
* “3+2”方式;即“3”——“語文、數學、外語”、“2”——文科(政治、歷史、地理)之中選2,或理科(物理、化學、生物)之中選2”。
* “3+X”方式;即“3”——“語文、數學、外語”、 “X”指由指學生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從文科、理科2個綜合科目中選擇一個或兩個考試科目。
*其他;其他考試方式還包含“4+X”等。


3 、高考錄取



高考的錄取方式多數採用網上錄取,對考生的錄取是根據考生的分數及所填報的志願來進行的。目前所採用的志願填報方式,將全國的大學分為若干批次,主要有“提前批”(軍事類院校)、“第一批”(重點大學)、“第二批”(普通本科大學)、“第三批”(專科學校或者專科專業,但在浙江等省該批次為本科大學所辦獨立學院的專門批次)等。
二、成人高考



成人高考是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考試的簡稱,它和高考一樣是國家級大考。設立之初,是為解決在崗人員的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問題,參加者也多為成年人。
與普通高考一樣,考生需要參加全國成人高校統一招生考試,考試一年一次,以往每年5月份考試,自2004年起,改為10月份第二個週末考試。目前高中起點成人高考考試科目設置和普通高校招生考試科目比較接近,更便於高中畢業生參加考試。考生考試結束後,達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取得入學資格後,即可開始接受高等教育。
成人高考的招生對象、學習形式和招生院校不同於普通高考。普通高考主要是高三應屆畢業生,成人高考考生主要是在職從業人員。近兩年來,中職畢業生的比例正在上升。承擔成人高等教育的院校分為普通高校和獨立設置的成人高校,以業餘學習為主,學習形式分三種,一為成人脫產班,一為函授(自學為主,面授為輔),一為夜大(主要用晚上和周末時間學習)。學生畢業後可獲得國家承認的專、本科學歷文憑。
成人高考的報考對象為國家承認學歷的各類高、中等學校在校生以外的在職從業人員和社會其他人員。報考高中起點本科或專科的考生應具有高中畢業文化程度。報考專科起點本科的考生必須是已取得經教育部審定核准的國民教育系列高等學校、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機會機構頒發的專科畢業證書的人員。
成人高考的錄取與普通高考的錄取有所區別。普通高考的錄取有重點與非重點之分,重點大學先錄,非重點大學在重點大學錄取完後再錄。成人高考不分重點與非重點,只分批次,如提前藝術類批次、高起本及專升本批次、高起專批次等。在同一批次的錄取中,重點大學與非重點大學是同步錄取的。

[ 本帖最後由 t86677515 於 2008-8-17 13:39 編輯 ]

t86677515 發表於 2008-8-17 13:19:49

注:關于大陸高考 二

三、高考變遷

*1949年高等學校單獨招生。
*1950年同一地區高校聯合招生。
*1951年以全國大行政區範圍統一招生。
*1952年全國統一招生。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廢除高考,高校停止招生。
*1971年高等學校逐步舉辦試辦班,恢復招生。招收的新生初中畢業即可,但須經過兩年以上勞動鍛煉,廢除招生考試,改為“自願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准,學校複審”。工農兵大學生由此出現。
*1977年6月29日至7月15日,當年第一次高校招生座談會,討論參加高考的學生資格。
*1977年8月13日至9月25日,當年第二次高校招生座談會舉行,確定高考招生辦法。具體包括:1、勞動知識青年和應屆高中畢業生都可以報名;2、具有高中畢業的文化程度才可以報名,而且必須通過大學入學考試;3、政治審查主要看本人表現,破除唯“成分論”;4、德智體全面考核,擇優錄取。
*1977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正式恢復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製度。據統計,當年的報考人數570萬,錄取人數27萬人,錄取率4.7%。
*1977年11月3日,教育部、中國科學院聯合發出《關於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 “文化大革命”期間長期中斷的招收培養研究生的工作從此開始恢復。 1949年,高等學校單獨招生。
*1978年,教育部門的統計顯示,當年全國就有570萬人參加了高考,錄取了27萬人,錄取比例為27:1。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規定在中央部門或國防科工委系統所屬的某些院校,按一定比例實行面向農村或農場、牧場、礦區、油田等艱苦行業的定向招生。
*1985年,教育部規定:可以從參加統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數國家計劃外的自費生。一向由國家“統包”的招生製度,變成了不收費的國家計劃招生和收費的國家調節招生同時並存的“雙軌制”。同年,從美國引進標準化考試,並於當年首先在廣東省進行了英語、數學兩科的試點。
*1985年以後,高考改革的總體趨勢向減少高考科目方向發展。先是將理科7門、文科6門各減為3+2共5門,上海則實行3+1方案。同年,國家教委決定在北京大學等43所高等學校進行招收保送生的試點。
*1989年8月,國家教委決定將標準化考試逐步在全國推行。
*1996年,中國高等教育試行並軌招生,高校學費開始增加。後續幾年中,高校學費年增長幅度達到了30%,甚至50%。 2000年,一直由國家“全包”的師範專業也實行收費,招生並軌改革完成。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並軌改革。
*1999年,擴大高校招生規模,並揭開了新一輪高考改革的序幕。教育部開始推行“3+X”科目考試方案。廣東省率先開始在高考科目設置和考試內容上進行改革。目前全國大多省區市均實行了“3+X方案。”
*2000年,北京、上海、安徽進行了春季招生的改革。 2001年,北京、上海、安徽和內蒙古自治區繼續進行了此項改革。
*2001年,教育部出台新政策,允許25周歲以上公民參加高考,徹底放開高校招生的年齡限制。
*2001年,江蘇省3所高校率先實行了“自主招生”的試點工作。截至2007年,已有53所高等院校開始自主招生。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歷史性的第一次全面實現了網上錄取,全國網上錄取新生率達到了85%。
*2003年,北大、清華等22所高校被賦予5%的自主招生權。 2006年,自主招生的高校擴大到了53所。同年,教育部允許香港高校在內地自主招生。實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制度終於迎來變革,高考時間提前1個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的7、8日(個別省份會有所延長,如江蘇、廣東),高考告別酷暑。
*2007年,山東、寧夏、廣東、海南4省區作為全國高中新課程改革的首批實驗區,即將迎來課程改革後的第一次高考。 *2007年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實行師範生免費教育。師範生免費教育重返大學校園。
2008年四川大地震,四川地震重災區的高考向後推遲約一個月,並且取消外語科聽力考試。

[ 本帖最後由 t86677515 於 2008-8-17 13:41 編輯 ]

t86677515 發表於 2008-8-17 13:23:17

注:關于大陸高考 三

四、評價高考





1、高考的優點


1、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才科學公平的選拔
2、磨練青少年的意志
3、提高基礎教育的水平
4、為農村學子改變自身經濟地位提供條件
5、形成崇尚知識的良好氛圍文章引用自:


2、高考的缺點



一次性筆試
高考地區歧視:高考的地區歧視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大學是按照省份來分配相應的錄取名額的,通常對於本地區考生保留更多的名額,這樣就使得本地區的錄取分數線相應下降。這種現像對於著名大學集中的北京來說尤為突出。由於很多考生希望考取北京的大學,但大學對其他省份的招收名額有限,其他地區考生分數遠高於北京地區考生而不能被大學錄取的情況甚為常見,在一些省份可以進入重點學校的學生若按照另一些省份高考難度和分數線有可能可以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牌學府,上本科的則有可能可以上那些省份的重點院校。有人批評這是對考生的歧視,網上激烈的爭論未間斷過,各地學生也多對此憤憤不平,但又只能接受現狀。
一考定終身:由於高考具有相當的權威性,所以所有大學都根據高考分數錄取學生。因此很多人把高考認為是決定人生的關鍵,即“一考定終身”。

[ 本帖最後由 t86677515 於 2008-8-17 13:42 編輯 ]

sharka 發表於 2008-8-17 18:33:37

看完高考的介紹我已經暈了
沒想到大陸高考比台灣現在的制度還要複雜。

流年 發表於 2008-8-17 18:40:44

你们真幸福,我的高三生活很痛苦,我是山东的,哪里高考竞争是最激烈的,而且名牌大学要的也是很少的,整个高三就是炼狱生活,我那时天天除了做习题就是作习题结果也只是个二本水平的提前批院校。像大城市的学生,只要高考的成绩不太离谱,就能上好学校。大陆的高考录取制度是太不公平了!
頁: [1]
檢視完整版本: 經歷高考時刻<大陸高考制度>